【少林寺官網訊】2019年3月24日,少林寺藏經閣修繕落成大典在少林寺藏經閣前隆重舉行。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港、中國國家博物館李陸、故宮博物院張偉、河南省圖書館館長申少春、北京榮寶齋方政、古籍收藏家張玉坤等出席典禮併爲藏經閣修繕竣工剪綵。

少林寺新修繕藏經閣

永信大和尚拈香主法,爲修繕落成藏經閣祈福

少林寺藏經閣又稱法堂,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約公元1345年),之後歷明永樂朝,清順治朝,每有修葺。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時,原藏經閣藏經移貯法堂,故法堂又稱“藏經閣”。少林寺藏經閣原建築毀於1928年大火,1993年按舊制重修。時隔二十餘年,由於藏經閣內樑柱是木質結構,遭到蟲蟻迫害嚴重,於2018年5月末重修少林寺藏經閣,今承十方善信之力,功德圓滿,經閣再度重輝。

歷史上,藏經閣作爲少林寺重要的文化中心,是譯經、講經的核心場所,存放有大量佛經、文化典籍以及宗教聖物。新世紀以來,爲恢復藏經閣的主體功能,少林寺重點加強了珍貴古籍的徵集與保護力度。在國家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的指導與幫助下,少林寺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併成功申請爲佛教界首個“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第四批)。

永信大和尚致辭

居士代表鄧清華致辭

河南省圖書館館長申少春致辭

北京榮寶齋佛教典籍部負責人李林昊致辭

永信大和尚及嘉賓爲藏經閣剪綵

少林寺藏經閣現擁有古籍總計三萬餘冊,善本一萬二千餘冊。其中,元明清版大藏經5480卷,唐敦煌寫經《大般涅槃經》一卷,宋資福藏本《大般涅槃經》一卷,宋崇寧藏本《十住斷結經》一卷。珍貴的古籍還有木刻《少林寺志》、清康熙嶽生堂刊刻《說嵩》以及少林寺的祕藏拳譜等。

藏經閣現代圖書則以佛醫、武術爲特色,二者的收藏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少林寺在釋永信大和尚的主持下,先後編纂出版了《中國佛教醫藥全書》《中國武術大典》《禪宗大典》等大型叢書。

此次藏經閣修繕工作,少林寺多次徵詢領導部門及古建專家建議,在原有基建基礎上,選取優質木料,極力恢復原貌,並採用現代技術,結合佛教慈悲精神,科學防潮防蟲,目前藏經閣部分功能得以恢復,殿內供奉漢白玉臥觀音像重現榮光。

上午九點,兩序大衆及居士排班迎請永信大和尚,永信大和尚拈香主法,遍灑楊枝甘露,爲修繕落成藏經閣灑淨祈福。

開光典禮上,河南省圖書館館長申少春盛讚少林寺在古籍保護中做出的努力,少林寺是佛教界首個“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爲佛教界文物古籍保護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藏少林”佛經大展

永信方丈講到,少林寺藏經閣如同少林寺的歷史,歷經劫難,而始終屹立不倒。希望藉助這次隆重的落成典禮,在已有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成績,也希望大家關注佛教圖書館的建設。

爲慶祝少林寺藏經閣修繕落成,釋永信大和尚還宣佈,3月24至28日,少林寺將與擁有數百年品牌的北京榮寶齋共同舉辦“法藏少林”佛經大展,三十餘件散落民間的寫刻藏經以及少林寺祕藏千年的歷代佛經,涵蓋了7世紀唐代的寫經寶卷,西夏文寫本刻經,宋元刻本大藏,明清宮廷寫經,千年瑰寶悉數展出,使大衆得以近距離接觸古佛經文化與古印刷文化。其中中國第一部刻本大藏經《開寶藏》,也是目前發現的全世界第十三件開寶藏原件,將於此次展出首次亮相。

少林寺藏經閣藏主延個法師爲大家講解“法藏少林”緣起時,講到,少林是有“法”的,少林的法是禪宗的法,是需要參究的;獨特的少林寺“法”孕育了獨樹一幟的少林功夫,“少林功夫”這一法是需要下真實的功夫的;此外,少林寺藏經閣歷史上也叫法堂,是講經的聖地,不獨是單純的藏經匯聚地,是謂“法藏少林”。

同時,爲豐富藏經閣典藏,少林寺號召諸方善信、朋友,踊躍捐贈古籍與圖書,並向大衆徵集設計藏經閣印一枚,以共襄文化之功德。(圖/文:嶽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