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雪爪淤泥)

  【1938年3月15日】王銘章小傳:一座縣城阻擋日軍4天,出川抗日,死戰報國

  1893年7月4日,王銘章出生於今四川成都新都區。1909年(16歲),王銘章小學畢業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第五期。

  1911年(18歲),四川保路運動興起,王銘章參加保路同志軍,對清軍作戰。1912年,因反對改組陸軍小學堂,王銘章離開故鄉來到南京。二次革命時,王銘章參加了上海討袁軍。

  (中國壯士羣雕廣場王銘章雕像)

  二次革命失敗後,他返回四川,進入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1914年畢業後,在川軍中任排長。他在川軍中,摸爬滾打了十來年,1925年(32歲)升任川軍師長。

  1933年(40歲),川軍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發起“三路圍攻”,王銘章任左縱隊總指揮,擔任主攻,與紅軍多次交戰。1935年,王銘章任122師師長,授陸軍少將。第二年,晉升爲中將。

  隨着日軍侵佔東北,染指華北,王銘章滿懷民族仇恨,支持“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他在寫給表弟的信中說:“此間正按中央整軍方案,進行部隊編練,以期達到枕戈待戰,朝令夕發共赴國難。”

  1937年(44歲),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王銘章主動請纓,請求率部開赴前線作戰。10月,王銘章率122師出川,渡過黃河,進入山西抗日前線。王銘章要求全體將士:“受命不辱,臨危不苟,負傷不退,被俘不屈。”

  1937年底,日軍佔領南京。1938年(45歲),王銘章被調到滕縣(今山東棗莊滕州市)防守。

  3月15日,日軍逼近,面對敵強己弱的形勢,王銘章抱定以死報國之心:“身爲軍人,犧牲原爲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

  3月16日,日軍發動猛攻,十餘架飛機狂轟濫炸。王銘章告全城官兵:“我和大家一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日軍一直猛攻到下午,被守城部隊擊退。日軍遺屍累累,守軍亦傷亡慘重。

  這時,湯恩伯部的援軍,遭到日軍攻擊而潰退。而其他各部,都不敢向前。而22集團軍總部,因遭到攻擊而搬遷。滕縣守軍與外界失去聯繫,完全陷入日軍的包圍之中。

  (川軍抗戰館滕縣保衛戰場景)

  3月17日夜,日軍調集精銳部隊,配備數十輛裝甲戰車,集中炮兵火力,猛攻滕縣。二十餘架敵機瘋狂投彈掃射,整個滕縣城硝煙瀰漫,房倒屋塌,成爲一片火海。

  3月18日下午2時,日軍以重炮猛轟,在坦克掩護下,攻佔了南城牆。守軍英勇戰鬥,傷亡殆盡。王銘章“決心死拼,以報國家”,親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揮作戰。

  下午5時,日軍攻佔西城牆,大勢已去。王銘章命令城內各部與敵巷戰,絕不退縮。隨後,王銘章身中數彈,當場犧牲。守城官兵繼續與日軍搏鬥,幾乎全部犧牲。

  滕縣之戰,王銘章拼死一戰,打出了川軍血性。以一座小縣城,阻止了日軍4天,爲徐州一帶中國軍隊的集結贏得了時間,爲之後的臺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

  1938年4月6日,國民政府特令褒揚王銘章,追贈陸軍上將。

  (民衆自發祭奠王銘章)

  毛澤東贈輓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爲中華民族爭光”。

  朱德贈輓聯:“一旅守孤城,爲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真是炎黃子孫,流芳青史;萬人興義憤,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使淪亡大地,復興中華。”

  蔣介石親自祭奠,並親筆題詞:“民族光榮”、“死重泰山”、“烈比睢陽”。

  (成都羣衆自發紀念王銘章)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71篇作品,營員“雪爪淤泥”的第21篇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