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图片来源:esquire)

男主角缩小自己 希望可以找到意义
然而最终发现在哪里都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
重点绝非你

 

电影简评 

 (★★★.5↑ 值得一看;★★★.5↓ 普普通通,不用特别去看)

电影评分/院线类

❶故事(创新+)

❷演员

❸场景

❹导演

❺整体手法(创新+ 特效+ 奖项+)

缩小人生 ★★★★(4.2)

4

4

4

4

5

 

本文是看电影前或看完电影后都很适合看的一篇观影解析,需要跟著思考,但不至太深

本剧解析第一点*角色对比:保罗  vs 陈玉兰

 

从前男主角无法成为一个外科医生
因为他告诉自己现实让他没办法成为一个外科医生
(他很会照顾人,剧中提到他婚前一直照顾著生病的母亲)

 

原以为来到缩小世界就可以逃离一切现实

 

然而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
却依然有人为了生计在拼命
在主人公为了失婚而荒废人生时
不管是大世界、小世界都充满著打拼的人们努力生活著

2.jpg

(图片来源:IMDB-Downsizing(2017))

 

缩小世界并不是逃避的地方

 

我们看到陈玉兰虽穷,但却活得比男主角还精彩
腿受伤还是每天都排满行程
看尽虚荣华贵后看到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可爱的是陈玉兰说过一句:「我总是太忙了没办法去挪威」
这句话男主角听在耳里,仿佛看到自己,仿佛看著这么单纯纯粹的陈玉兰,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心上,反省自己的狭隘、自己不知足
 

 

本剧解析第二点*人生vs世界;微vs宏观

最终的设定更是绝妙

 

无论如何 人终究一死

 

不论你的人生如何
终究有一天也会不存在
 

这是故事讲的是微型 一个人的人生
也是宏观 全世界的物种

 

微小的人生存下来了
陈玉兰在大环境中生存下来了
比人还要小的微型人在世界末日存活下来了
万物中越小的,反而发挥了更大的韧性

 

本剧解析第三点*隧道的象征:

每一次过隧道都象征保罗来到一个新的自己
第一个隧道(到贫民窟的)象征他的第一次踏出原本的世界
第二个隧道(地底隧道)象征他的第二次

 

而你是否愿意进到新的世界变成一个课题,因为一踏入你就无法回头了

3.jpg

(图片来源:Twitter)

 

每次过了隧道
男主角都会发现

这么多人为了世界在向前
而大半辈子却在汲汲营营在思考自己、停滞不前、找不到方向

 

就算世界末日了
原先的日子还是需要继续
眼前的人更需要你的帮助
自己的存在更重要

 

4.jpg

(图片来源:IMDB-Downsizing(2017))

 

 

本剧解析第四点*本剧看点:不停的「转折」

这部片非常非常有观影趣味的地方是
眼看要这样进行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剧情又来了一个转折
(剧本真的写的真好)

 

(*插播另一个解析,本剧解析第五点:寻找自我

比如说:男主角看到一个方向,他就想走下去,他觉得那是他的解答,事实上是又一次的逃离而已

 

就像原本的他以为缩小世界会找到他要的答案一样
其实答案一直在他眼前
你不需要在挪威的村子这里证明你的价值

 

自己的价值一直都在,就在你原本的地方
然而永远都在说太忙,找借口因为自己做不到没机会做,所以成为不了当初理想的那个人

 

然而到了这里 故事变成男主角是个找寻自我的人为主

5.jpg

(图片来源:IMDB-Downsizing(2017))

 

然而另外一个角度,男主角又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

到了这一幕 前头的一切又只是生命的一个经过

 

男主角虽然不知道前方有什么 但依然做了选择去做
至少这一次/然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说自己是不得已的

 

最终他终于了解了 他 一直都是保罗
最终他终于找到自己,结束旅程,认清自己
回归现实第一次这么真切的是确认自己是谁,每件事情都是知道为什么而做自我的活著
以上是抽象上,而后来实质上他也助人,找到自己活著的意义

6.jpg

(图片来源:IMDB-Downsizing(2017))

 

本片每一个环节都充满铺陈 充满寓意 充满意义

 

观众可以看到
最终其实什么都没改变
他还是原本那个他
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他
最终他终于接受一切,但认清自己后又知道自己可以更好,的真实的过下去
就算成不了医生,依然像医生一样的助人 一样的存在著

 

好多寓意的一部片

 

接回*本剧看点:不停的「转折」


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片值得一看的就是当你以为他在说这个的时候,另一个方向来了所以变成在说这个
但是后来又当你以为就这么进展下去的时候,下一个寓意又来了
 

真的是寓意充满转折,好多好多寓意的一部片
 

而这部片就算不看寓意,也可以从表面上看出他构思的这世界的绝妙之处
一切都是这么新奇有趣,每个点子都这么的让人会心一笑

7.jpg

(图片来源:IMDB-Downsizing(2017))

 

观众看保罗,就好像保罗看陈玉兰

看著看著,我们都懂了,终于懂了

而或许又有另一个人翻著书页,我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书中人,他们看著我们,也懂了,而我们变成了保罗 (这也是西洋文学中的一种概念,读著透过文本中的角色看到自己,看书中人物以理解自己的过程)

 

 

今天的解析就分享到此

别忘了↓↓

喜欢我的文章请一定要分享按赞

新成立-欢迎至电影影集简评中心 官方网站 看更多电影文章

adobe-spark-5_1_orig.jpg

 

新成立-欢迎追踪电影影集简评中心 Facebook粉丝专页 获得最新电影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