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歪果仁郎世寧。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1688年生於義大利米蘭,義大利宮廷畫家、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來中國傳教,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郎世寧還將歐洲的繪畫技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現出不同於歷代宮廷繪畫的新穎畫貌和獨特風格。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帝、乾隆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逝世於1766年。

再次普及一下提問中所說的這幅畫的資料,此畫作名為《乾隆帝后妃嬪圖卷》。據傳原藏於圓明園,現藏於克利夫蘭美術館。圖卷為絹本設色。畫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呈現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每個圖像的右側都附上榜題。乾隆皇帝畫像的榜題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十二位后妃嬪的順序為: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圖卷展出時的文字說明為:「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寧等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嬪的畫的像。其中皇帝、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其餘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

中國古代有個古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乾隆皇帝在此畫的開端用心寫治平這四個字來為這個畫作題寫了這樣一個名字,故而《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又稱《心寫治平圖》。

在準備繪製這幅《心寫治平圖》的檔口中野史中傳說有個小故事:某天,乾隆皇帝帶著后妃們來到郎世寧的畫室中,看他作畫,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見郎世寧問他,昨天那幾個妃子哪個最漂亮?郎世寧說哎呀,陛下在看畫的時候我在數地下的瓷磚有多少塊,後來乾隆皇帝就叫太監去數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寧說的完全契合。不過最末了,乾隆皇帝還是把這個作畫的任務交給了郎世寧。安心踏實的把他的女人們給郎世寧做模特作畫了。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老豬把這個畫作的真品原作發出來,給大家上眼,至於那個好看,那真的就看你們的眼光了,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中西合璧郎世寧

郎世寧原本是一個義大利青年畫家,加入教會之後就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了中國。初來中國的他便開始潛心學習毛筆和宣紙作畫的技巧。

在乾隆登基的時候,郎世寧早已成為了宮廷畫師,這時候乾隆就命令他畫一副乾隆的肖像畫。這時候郎世寧稍微改變了倫勃朗的光源處理方法,在人物正面設置光源,在鼻翼兩側和脖子處加重一點陰影效果,這樣使得肖像更加立體清晰。這種畫法受到乾隆的喜愛和賞賜,所以之後乾隆的妃子估計也是用這種畫法繪製出來的。

哪個最漂亮?

在郎世寧畫的這些乾隆的后妃中,個人覺得現在審美標準和當時也不一樣,所以沒有看出哪個特別特別漂亮。相反有些人的錐子臉都有點不協調了。如果硬要選擇畫像中誰最看著稍微漂亮一點,個人還是選擇純皇后吧。至少看上去有些端莊的樣子。


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郎世寧應乾隆帝之邀,為乾隆及十二位妃嬪畫下「乾隆及后妃畫卷」。需要說明的是,這十二幅肖像畫中,只有乾隆帝、富察皇后、令妃三人是郎世寧所畫,其餘七人為郎世寧弟子所畫,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

其實要說漂亮與否,按今天的審美來看,這12位妃子其實都不怎麼漂亮,因為事實上皇帝選妃最看重的並不是顏值,而是出身與家世。就像這12位妃子,基本上都是滿洲上五旗出身,而且大多父親或兄弟都是朝廷命官。下面筆者就從這12位妃子中挑選幾位筆者覺得「相對漂亮」的來簡單說說其基本情況。

孝賢皇后富察氏,作為乾隆最愛的女人之一,值得多說一下。富察皇后出身滿洲鑲黃旗,父親兄弟都是朝廷大官,家世出身在12位妃子中算是最好的幾個之一。富察氏16歲時就成了當時還只是皇四子的弘曆的福晉,而且是正位。弘曆繼位後,富察氏被封為皇后,時年25歲。富察皇后為乾隆生有4個兒女,但最後只有和敬公主活了下來。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東巡,拜謁孔林並登泰山,富察皇后陪行。三月,乾隆來到濟南巡視並攜富察氏遊玩各處景點。三月十一日,乾隆一行從德州返京,但就在此時富察皇后卻突然病逝,年僅37歲。關於富察氏的真正死因,史家尚無定論。

孝儀皇后魏氏,魏氏原本是漢軍出身,後因家族抬旗而入滿洲鑲黃旗,由此改天換命。乾隆三十年,魏氏晉陞為皇貴妃,由於富察皇后去世後,後宮不再立皇后,所以魏氏實際上成了六宮之主。魏氏為乾隆生下6個兒女,後來的嘉慶皇帝便是其所生,所以魏氏死後才會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淑嘉皇貴妃金氏,金氏的出身情況和魏氏差不多,她原本是內務府漢軍旗人,後來家族抬旗成了正黃旗人。金氏還有個擔任高官的兄長,即吏部尚書金簡。金氏一生為乾隆生育3個皇子,其中皇十一子永瑆繼承了乾隆帝的強大基因,頗有才華,尤其擅長書法。

最後筆者要側重講下筆者以為12為妃嬪中最漂亮的純惠皇貴妃蘇氏。蘇氏的曾祖是兩江總督蘇康恆,康熙朝時蘇家是有名的大族,只是到了她父親蘇召南這一輩,家道就走向中落了。而且蘇氏出身漢族,所以出身和家世相比於其他11位妃嬪,蘇氏算是最差的那一類了。但是蘇氏最終卻能成為皇貴妃,可見她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定然不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蘇氏的樣貌應該是不錯,要不然不足以彌補她與其他妃嬪的差距。另外,很多清史專家也認為,在乾隆後宮諸多妃嬪中,蘇氏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那一類。

除了這幅肖像畫,郎世寧還為蘇氏畫過一幅油畫——《純惠皇貴妃半身朝服像》。這幅油畫被稱為中國版的「蒙娜麗莎」,是郎世寧最具代表性的油畫作品。因為是油畫作品,所以我們更能看清蘇氏的臉部輪廓及細節。在這幅油畫中,蘇氏的面容顯得非常的飽滿、嬌嫩,真是我見猶憐,所以筆者有理由相信純惠皇貴妃蘇氏是十二位妃嬪中最漂亮的那一位。


我認為最好看的還是皇后,畢竟人家是皇后啊,各位可以看一下圖片,其實長得都差不多,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在皇宮裡面,稍稍有不注意,就是殺頭的罪過,畫的差不多,還可以說,皇后和各位娘娘都有傾國傾城之姿,沉魚落葉之貌,如果才配得上皇上啊。但是我感覺祈嬪是畫得是最有特點的,圓臉,圓眼,一水的小嘴。所以我認為都還挺好看,畢竟皇上的妃子基本都是當官家裡的,也見不到什麼太好看的,太好看的人家老爸也不捨得,要不是認個丫鬟當女兒代替,要不讓小女兒或者什麼的進宮了。


先上一份郎世寧大人的簡歷:

姓名: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

性別:男

出生年月:1688年7月

去世年月:1766年7月

居住地:北京

出生地:義大利米蘭

畢業院校:熱那亞耶穌會

信仰:天主教

職業:宮廷畫家、傳教士

擅長:畫畫

代表作:《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

這裡要展示的為《乾隆及后妃圖卷》,也就是《心寫治平圖》,畫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高52.9厘米,長688.3厘米,原藏於圓明園,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

《乾隆及后妃圖卷》中的畫像根據當時的稱號位份進行排序:乾隆、皇后(孝賢),貴妃(慧賢)、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循嬪。先一睹為快:

▲皇后娘娘

▲貴妃娘娘▲令妃娘娘▲嘉妃娘娘▲純妃娘娘▲舒妃娘娘

▲惇妃娘娘▲順妃娘娘▲穎嬪娘娘▲慶嬪娘娘▲忻嬪娘娘

▲循嬪娘娘

這些妃子都是他滴:

▲乾隆皇帝

看了十二宮妃的畫像,感覺有點傻傻分不清,甚至有人驚呼:有些簡直一模一樣!洋畫師有點偷工減料!

作為皇帝的妃子,這些都是經過層層篩選而來的,至於哪個好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自己去評價吧!

不過在我看來,都沒有電視上的好看!!!


郎世寧(1688-1766年),義大利人,27歲來中國傳教,歷經康、雍、乾三朝,他是一個畫家,山水、人物、走獸不一不通,常年作為宮廷畫家的存在;他還是個學者,與年希堯(年羹堯哥哥)合編一部《視學》,數學、幾何的英譯漢、插圖全出自朗世寧之手;他也是開創了中西合璧「郎氏」繪畫技巧,也是少有的被中國人認可的外國人,代表作有《百駿圖》、《乾隆大閱》等,還有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乾隆與皇后、11位妃嬪的畫像,當然畫像肯定做了美化,與真實的容貌有差異,但仍然可從中略窺一班。

郎世寧一共在中國生活51年,官居正三品,死後葬於北京傳教士墓園。

乾隆這人的嘴巴有點刁,從他摒棄郎世寧為雍正的明暗畫法,為自己研究正面光畫法可以看出,乾隆的這十幾位後宮女子個人猜測也不會太丑,小編斗膽尋幾圖一一對對,各位看客可隨意斧正。

皇后,富察氏,乾隆第一任皇后。

貴妃,高佳氏,後升為皇貴妃。

純妃,後升為皇貴妃。

嘉妃,後升為嘉貴妃,死後追為皇貴妃。

惇妃。

令妃,嘉慶生母,後封為皇貴妃,死後追封為皇后。

舒妃。

順妃,後被降為順貴人。

慶嬪,後封為慶貴妃,嘉慶追封為慶皇貴妃。

忻嬪,後封為忻妃,死後追為忻貴妃。

循嬪,後封為循貴妃。

穎嬪,後封為穎貴妃。


前段時間我在吃飯的時候,偶然間從家人所看的電視上看了一點現在正在熱播的清宮劇《延禧攻略》,當時我在看到女主角的長相時還曾經感到過疑惑。

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一般這種宮斗劇選女主角要不選長相極為美艷、要不就是長相極為端莊的,而這部電視劇為什麼在選女主角的時候會選這種臉型比較狹長的女演員呢?那個時候疑惑在我的心底里埋下。

直到後來我看到了乾隆各大妃子的畫像,這個時候我的疑惑才開始有了答案。

那部劇中的女主角是以乾隆皇帝的妃子令妃為原型的,可能在拍這部電視劇前導演有參考過歷史中令妃的長相,所以為了尊重歷史,他們才選擇了那位長相比較有特點的女演員演了令妃。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位令妃以及乾隆其他11位妃子的畫像。

令妃,魏佳氏,出身清朝漢八旗,祖上是投靠滿清的漢人,她生前地位最高的時候曾經被封為過皇貴妃,在她去世後,她的兒子嘉慶被乾隆封為皇太子,她也因此被乾隆皇帝追封為皇后。皇后,富察皇后,滿清鑲黃旗出身,祖父在朝廷中位居高職,曾經擔任過戶部尚書,她的父親更是曾經擔任過一地的總督,她的家族在滿清八旗中地位非常顯赫。循嬪,乾隆皇帝宮中最晚入宮的妃嬪。慧賢皇貴妃,她的父親是大學士高斌,是滿清的漢人包衣。純惠皇貴妃,滿清八旗漢人包衣出身淑嘉皇貴妃,滿清漢人包衣。穎妃,滿清蒙古鑲紅旗出身,在晚年的時候被乾隆封為貴妃。祈嬪,滿清鑲黃旗出身,在他死後被乾隆封為貴妃。惇妃,滿清正白旗出身,她的女兒後來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舒妃,滿清正黃旗出身,納蘭明珠的曾孫女。順妃,鈕枯祿氏、滿清正紅旗出身。

慶嬪,滿清八旗漢人包衣出身,對嘉慶皇帝有撫育之恩,死後被追封為皇貴妃。

以上就是乾隆十二個妃子的畫像,這些妃子中皇后、令妃是清朝時期著名的外國畫家郎世寧所畫,還有七個人是他的弟子所畫,剩下三個人則是其他皇宮內的畫師所畫。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時候副畫像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反正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一個感覺,亂!

她們實在長得太像了,像到我的腦子都有點轉不過來了,以至於到現在都是一片糨糊。

而她們之所以長得這麼像我覺得有幾個關鍵的原因,首先是當時美術水平的問題,因為當時乾隆的那些畫師們都還沒有掌握立體的畫法,所以在他們平面的臨摹下,自然就出現了讓我們難以分辨的錯覺。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也很關鍵,之前看到有人說因為她們都是滿人,所以長得像是不奇怪的,但是在乾隆的這些妃子中,可不僅僅只有滿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漢人的包衣以及少數的蒙古人,所以她們之所以長這麼像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跟當時後宮篩選嬪妃嬪的審美有關,在清朝,皇帝們選妃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不是他們覺得哪個漂亮就可以選哪個成為妃子的,在當時挑選妃子,首先要具備的條件是長相端莊。

至於這個端莊,只是一種概念,我們現代人眼中的端莊是一個模樣,在滿清人眼中的端莊可能就是另一個模樣,我們通過這些畫像以及清朝後期留下來的妃嬪照片,就可以確定那個時代的審美與現代的審美是有很大差距的。

可能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乾隆的12個妃子們才會如此的相像吧。

所以說這就是乾隆12位妃子的畫像,如果真要說到她們哪個最好看的話,大家請恕我無能為力,因為我根本沒有從她們中尋找到美的眼光,她們的美只應是天上有、人世間難以品位的。
自古情人眼裡出西施,我還是相信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一樣,人家慈禧都長的那麼丑,還有人生說慈禧是個大美人呢!

以前人們對慈禧的認知是這樣的。

到了如今的21世紀,慈禧轉身一變,哎呀!這特么就是一個美少女啊!

郎世寧是出生在義大利米蘭的一位畫家,18世紀的時候,來到中國傳教,有機會成為了了一名皇家宮廷畫家,來到中國的郎世寧遇到了60歲的康熙,兩個人一見如故,康熙皇帝對這位遠方而來的畫師十分的欣賞,並且留下了郎世寧。

而到了乾隆年間,20多歲的乾隆皇帝也被西方這個畫師所吸引,經常跑到郎世寧的畫室去看這些稀奇古怪的新東西,乾隆皇帝的一生幾乎都被郎世寧給畫了下來,有乾隆皇帝打獵場景、出征場景、宴會場景幾乎都被郎世寧畫了一遍。

郎世寧所畫的乾隆的12名妃子,這幅畫的名字叫《心寫治平》,也叫《乾隆帝及后妃圖卷》,曾經在圓明園中珍藏,但是晚清戰爭之後,圓明園中的寶貝幾乎被掠奪一空,而這幅畫現如今收藏在美國在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博物館中。

每次看這幅畫,我都不由的感覺,哇!這畫的是真好啊,就是不知道乾隆的這些妃子是不是真的長這個樣子,再看看晚清的慈禧,哎!扎心了!

《乾隆帝及后妃圖卷》這幅畫一共有13個人物,但是這13個人物卻不都是郎世寧所畫。

郎世寧所畫:乾隆皇帝、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皇后、慧賢皇貴妃妃高氏(3人)

郎世寧弟子所畫: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7人)

宮廷畫家:敦妃、順妃、循嬪(3人)

乾隆的這12個妃子中,仔細看這幅畫,咦!居然都是瓜子臉,想要看看那個妃子好看,我覺得還是令妃好看,其它的妃子們長的實在是有點像,恕我臉盲,感覺不知道她們這些妃子誰好看,誰不好看,恩!我臉盲!

乾隆:臉盲不知妃子美!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刪除!


每年皇帝都要命令畫師來畫畫,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後宮妃嬪和自己能夠流芳百世,或者是說讓後人記住他們,在昭君出塞的故事裡面就有這樣一個片段,那就是皇帝的女人實在是太多了,寵幸不過來,因此皇帝就準備讓一個畫師把這些人的樣子都給畫下來,這樣也可以方便皇帝去選擇,於是妃嬪們紛紛去用金銀珠寶賄賂畫師,由於昭君是個清白的女子,堂堂正正,也不屑一顧去愚弄皇帝,所以在被挑選成為和親的人的時候,昭君就被推出去了。

由於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畫畫的師傅們技術高明還是不高明就體現在這裡了。而郎世寧是皇家御用的畫師,身份不言而喻,比市井上那些畫師要來的更加的優秀。在乾隆皇帝的後宮妃嬪圖裡面就有我們非常熟悉的令妃和其它妃嬪。

郎世寧是高手,因此皇帝皇后都非常信任他,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了,因此皇帝皇后和令妃的畫像就是他來畫的。其餘的七個妃子都是由他的關門弟子來畫的,每一個妃子都穿著吉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正裝。仔細的看著這幾幅畫,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郎世寧是採用了中西合併的方法來繪畫的,又油畫的風采也有中國古典的風格。

郎世寧原來是義大利的畫家,後來來中國進行傳教,康熙皇帝又是非常重視西方科技的人,因此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康熙皇帝的畫作都非常清楚的原因了,也是非常接近他本人的。郎世寧在學習了中方的技術之後就開始把自己知道的西方技術給融會貫通起來,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畫風。康熙皇帝非常喜歡。

要說妃子裡面誰最好看,肯定要有令妃的,因為令妃的畫像非常的經典,而且為了更加逼真,他還在脖子和鼻翼兩側加了一點點陰影,這也就是為什麼令妃的畫像比其他妃子的更加精緻,由此可知,皇帝對令妃有多喜愛了,不僅如此,皇帝還對她很上心,從小小的畫作就可以看出來。

在令妃生前被冊封過皇貴妃,之後生的孩子還被封為了皇太子,能夠享受到如此殊榮的妃子可以說是不多了,令妃在許多的影視劇裡面都是非常善良又溫柔的代表,這也可能是為什麼皇帝對令妃心水的原因之一吧。有些溫柔的眼睛帶點深情,而且也不是那種非常尖尖的臉蛋,放在現在來說就可能是古典臉的代表吧。

而皇后的畫像也是挺美麗的,正襟危坐還一直表情溫和,繁瑣又栩栩如生的服飾被郎世寧給畫出來了,雖然皇后和皇帝伉儷情深,可是妃子中最漂亮的不是她,皇后只適合那種非常正經的場合,感覺有點嚴肅,不敢接近,雖然笑容溫和。郎世寧是個學貫中西的畫師,十九歲的時候就加入耶穌教,並且運用自己的技術吸引教會的人,但是他天生就喜歡冒險,聽說東方有個美麗的東方國家,因此他就主動想去東方。

到中國後,他的油畫技術,因為太過於高超,但是根本就不易保存,因此康熙皇帝非常不喜歡西方的油畫。然後他靈機一動,把中方技術和西方技術結合起來,創造出了技術,有東方特色的畫作和帶有西方技術的畫作。並且他還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都傾囊相授。傳給了當時的宮廷畫家,還培養了許多自己的關門弟子,將這種繪畫技術繼續傳承下去。

綜上所述,皇帝對於自己的妃子都非常的上心,除了自己的原配夫人富察皇后之後,最喜歡的妃子應該就是令妃,並且,郎世寧還對令妃的畫作進行了一些改編,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總的來說,我覺得最好看的妃子應該就是令妃。而這種中西合併的方式,康熙皇帝也非常喜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