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案例分析

某街道是一個人口密度較大、老年人口特別是空巢老人較多,同時存在相當數量的患病、貧困老人的老舊城區。該市近期推廣居家養老模式,使老人在家裡就能享受護理、送餐、心理諮詢等服務。上述街道是此次試點之一,為此,街道對60 歲以上空巢老人進行了普查,以瞭解老人經濟情況、居住條件、生活自理情況等。老人們都配合填表,但調查表中「存在需求」一欄卻幾乎無人填寫。有人說這些東西沒什麼用,沒有老人主動要求服務。然而現實是許多老人無法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卻拒絕別人的幫助。老人家屬也不理解,認為社區提供這些服務暗示他們不孝順,沒有照顧老人。於是,該街道在推廣居家養老時,遇到了極大的障礙。

請針對上述情況,分析居家養老工作難以推廣的原因,並設計社工服務方案。

答:(1)居家養老工作難以推廣的原因:

①認識上的滯後和偏差。對於大多數公眾而言,更多的還是沿襲中國傳統的養老理念---養兒防老。很多老人認為社會服務是給極少數經濟沒能力和生活貧困的人提供的,家屬也因怕遭受輿論譴責而拒絕接受社會服務。

②宣傳不到位。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力度不夠,社區居民對這項服務模式的瞭解程度不高,導致居家養老遭遇抵觸。

(2)社工服務方案:

①服務活動主題:宣傳居家養老,瞭解老人需求。

②活動地點:街道廣場

③活動對象:社區居民

④活動目的:

a.大力宣傳居家養老工作,使社區居民更瞭解這種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養老服務所等專業機

構為服務實體、以老年人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社會各界與志願者廣泛參與,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b.瞭解社區居民對居家養老的真實看法,打消他們心中的顧慮,調查社區老人的真實需求。

⑤活動內容:

a.社區居民需求調查和留言板塊。發放簡單問卷,在廣場設置留言板等。

b.社工宣傳服務。包括居家養老宣傳單的派發、懸掛宣傳橫幅、展示宣傳海報、發放社工聯繫卡等。

c.社區義診服務。聯繫社區衛生醫療資源,為參加活動的居民和社區老人免費檢查身體,讓他們體會在家中得到服務的感受。

d.社工與社區居民互動環節。通過問答、遊戲等讓社區居民更加了解居家養老服務。

社會工作案例分析

本市某小區內有一位現年80 歲的老太太,名叫孫阿婆。孫阿婆一生養育了9 個子女,老伴已經去世多年,平時她跟獨身的小兒子一起居住,其他8 個子女則分別居住在本市的其他地方。2008 年冬天,孫阿婆的小兒子因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孫阿婆一下子變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獨居老人,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幾年來,孫阿婆的其他8 個子女在照顧母親的問題上,相互推諉,互不相讓,誰都不肯承擔照顧和贍養母親的責任。現在,年老多病的孫阿婆孤身一人獨自生活,因行動不便也很少出門;有時燒一頓飯要喫好幾天,有時燒不動就只有餓肚子,有一頓沒一頓地苦熬著日子。

問題:

(1)在上述案例中,孫阿婆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是什麼?

(2)針對孫阿婆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採取什麼樣的介入策略?

答:(1)孫阿婆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年老多病,生活無人照料;孤身一人生活,身邊無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

(2)針對孫阿婆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採取以下主要介入策略:

①與孫阿婆的8 個子女進行聯繫,要求他們通過協商,確定照顧孫阿婆的實施方案,或將孫阿婆接到他們自己家中居住照顧(固定或輪流居住照顧),或輪流定期前來料理孫阿婆的日常生活,或為孫阿婆請一名保姆照顧其日常生活,或將孫阿婆送進敬老院,實施院舍照顧;必要時,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社區法律援助中心實施法律監督,督促孫阿婆的子女切實擔負起照顧和贍養母親的責任。

②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聯繫,請醫生定期上門為孫阿婆做身體健康檢查,或設立家庭病牀開展醫療服務。

③組織社區志願者上門看望孫阿婆,與孫阿婆聊天談心,開展精神慰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