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和《隋唐英雄》對於李元霸的刻畫是很鮮明的,呆傻魯莽,但天生神力,武功奇高,是名副其實的隋唐第一好漢。

論武功,李元霸穩坐隋唐好漢榜的頭把交椅,就是同武功第二的宇文成都比武,也是不知勝過多少籌。清代歷史演義長篇小說《說唐》描述:宇文成都號稱天下無敵大將軍,殿前比試全力卻撼不動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過把手一掃,宇文成都撲通一聲,仰後就是一跤,後來更被他活活撕裂。如此驚人神力,更有何人可敵?

《說唐》中的李元霸,簡直就是個「永動機」,幾乎不存在能量消耗。宇文成以一敵三: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在氣力大量消耗後,抵擋不住排在他後面的裴元慶。李元霸只憑匹馬雙錘,將十八路反王的所有大將打得俯首臣服。

後來,評書《興唐傳》和《隋唐英雄》中,都是精彩地描繪李元霸手提擂鼓瓮金錘、坐騎千里趕雲煙,傲視群雄,屠敵百萬!

他的原型該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舊唐書》和《新唐書》中,真正屬於李玄霸的內容,文字都很短,都只兩三句話。《舊唐書》卷六十四說:「衛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早薨無子。武德元年,追贈衛王,謚曰懷。」《新唐書》卷七十九載:「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謚,又贈秦州總管、司空。」此兩處,最能交代他的人生亮點的,就是《新唐書》中的「幼辯惠」。辯惠,聰明而富於辯才。看來我們熟悉的隋唐第一好漢,原來是一個聰明的演說家,而非一介莽撞的武夫。

李玄霸於隋大業十年十六歲而亡,此時乃父李淵奉隋煬帝之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兼知關右諸軍事。李淵在太原起兵時,為李玄霸死後三年的事情了。可以說,李玄霸不是戰死沙場,而是病逝床榻。

也有人根據《新唐書》卷七十九「楚哀王智雲初名稚詮。善射,工書、弈」,說是李淵的第五子李智雲。

但按名字來看,當是李玄霸,與李世民同父同母,是再造者褚人獲與如蓮居士避康熙帝玄燁名諱,而改為李元霸。兩作者只是歷史人物名字,來編造隋衰唐興的故事,純屬人名雷同、情節虛構。


李元霸,《說唐全傳》、《興唐傳》中的虛構人物。是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戰無不勝,天下無敵。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使一對鐵鎚;共重八百斤。坐騎""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李淵第三子、唐太宗弟弟,被封為衛懷王。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得年十六,並無兒女。後來以唐太宗(當時還是秦王)第四子李泰為越王,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做李玄霸的後嗣(李泰歸宗),李保定死而無子,玄霸這一支的封國也就正式被削除了。

李元霸出自清代歷史演義長篇小說《說唐》,隋唐第一條好漢,手持兩把大鎚,縱橫天下。但因違反師訓,殺死了使鎦金鏜之人(宇文成都),遭雷轟而亡,死於天譴。

由於其出自清代小說中的人物,原型又是李玄霸,因避諱康熙玄燁改名為李元霸,我想都是可能的!


李元霸,根據記載,確有其人。此人本是農民。確機緣巧合得到一位得道高人指點。打通經脈,釋放出了人類的潛能力。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超能力。後來被李淵遇到。收為義子。並非親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天下第一條好漢,戰無不勝 一錘擊敗羅成,手撕

伍天錫

,三錘擊敗

裴元慶

,擊殺

宇文成都

獨自一人擊退百萬大軍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他那對鐵鎚;重八百斤。坐騎『』

萬里雲

『』;日行一萬,夜走八千。但是缺陷慢慢就出來了。有超能力的人大多數都是腦子有問題。李元霸因為大腦缺陷,李淵才有意隱瞞有這麼一個義子


有。真名李玄霸,20左右就得病死了,古代人一旦患病不好治。隋唐演義是說書人的作品,古代說書人文化不高,所以弄錯了一個字。


對對對,樓主這個解答清新脫俗,肥而不膩那是非常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