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那屆日本國青由79、80年出生的球員構成,在前一年舉行的U19亞青賽上,日本獲得亞軍,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中場球員小野伸二獲得了賽會的MVP,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個獲得亞青賽MVP的球員。

當時參加亞青賽時,中國和日本同分在一個小組,中國和日本踢成2-2,為中國隊破門的是沈晗和李彥,日本隊由本山雅志梅開二度。那屆參加世青賽的日本隊中的相當一部分球員構成了後來日本國家隊的班底,也正是從那一代球員開始,日本全面超越了中國。

每個國家都會有黃金一代,指的是某一撥球員中成為未來國家隊核心或者踢出名堂來的球員特別多。參加99年世青賽的日本隊就是日本足球的黃金一代。

在那個年代,亞洲球員進入五大聯賽的球員非常少。小野伸二、稻本潤一、加地亮、高原直泰、小笠原滿男都有成功的留洋經驗,其中小野伸二、稻本潤一和高原直泰分別在德甲和英超站穩了腳跟。

當年和中國交鋒的日本U19首發11人中,只有守門員榎本達也和兩名後衛手島和希與市川大佑以及前鋒高原直泰告別了綠茵場,還有7名球員仍活躍在球場。石川達也(1979.12.25 後衛 J2 山形山神 )、加地亮(1980.1.13 後衛 J2 岡山雉雞 )、稻本潤一(1979.9.18 中場 J1 札幌北海道人)、本山雅志(1979.6.20 中場 J3 北九州向日葵)、小野伸二(1979.9.27 中場 J1 札幌北海道人)、播戶龍二(1979.8.2 前鋒 J1 大宮松鼠)、遠藤保仁(1980.1.28 中場 J1 大阪鋼巴)。另外那場比賽中沒有首發的小笠原滿男本賽季也還在鹿島鹿角效力,除了在意甲墨西拿踢了一個賽季以外,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鹿島鹿角效力,今年是他為球隊征戰的第20個年頭,他在J聯賽出場接近500場。當年參加亞青賽的中國隊只有鄭智仍在踢職業聯賽。

從生涯的履歷可以看出,當年那支參加世青賽的日本天賦出眾的球員雲集,在青年級別已經具備了和世界強隊抗衡的能力。

賽會制比賽,除了硬實力外,還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當然,即便日本不是最後進入決賽,即便只打進8強或四強,對於亞洲球隊來說也依然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

一代人取得好成績可能由於趕上了天賦雲集的球員,存在一定偶然,但如果連續幾代青年球員都在世界大賽取得不俗的戰績。那麼一定是由於有出色的體系和合理的制度源源不斷的輸入人才,那才是一個國家的整體足球水平提升的標誌。


99年那屆日本國青很牛,同時擁有很多牛人,很多直接去了大國腳。最有名的應該是小野伸二,其次稻本潤一、遠藤保仁、小笠原滿男、高原直泰、中田浩二、加地亮。

這一屆剛好是日本1993年發展足球職業聯賽後,激發巨大的熱情,大家都充滿熱情去投入這個新事業,而需要的人才多了,明星和著名教練加盟,見識廣了,訓練大大提高,也開始有了較為完備規劃的青訓,年輕球員富有斗心,而且也有相當的聯賽歷練,開始形成可觀的產出,就有了非常牛的一屆國青。


日本為什麼會拿到亞軍,因為在半決賽和烏拉圭的比賽中隊長小野伸二獲得了黃牌從而缺席了決賽,其他日本中前場球員完全不是哈維等西班牙人的對手,所以決賽輸球並不奇怪。

日本這一代球員是79批次,也就是曾經和健力寶交手獲勝的一批人,健力寶基本是77年齡的,小兩歲的日本球員能夠全面壓制住中國三十年內最強的一批青年球員,可見他們的實力。

中國79年齡段應該是李毅,沈涵這批,由於不是奧運適齡球員所以完全不是日本的對手。

好了,在回頭看看日本的球員。

中場,小野伸二,教法細膩,傳球相當出色,如果不是中田和中村兩個在國家隊,他肯定是核心球員,各大遊戲中擁有司令塔,制霸中場的男人(有點中二了)。

稻本潤一,身體非常出色的日本球員,一改日本中場防守球員身材矮小,力量不足,技術也相當出色,當時是憑實力入選阿森納,不過如果去一家小一點的球會可能更合適。

本山雅志,小個子突破手,傳統類型球員。

加的亮,邊路防守型球員,左右都可以。

遠藤保仁,目前仍然是大阪鋼巴的核心,zz和他對位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小笠原満男,傳統日本球員,腳法細膩,靈活,速度快。

看,如此多的中場,使得日本足球的控制力非常的強,也使得他們有了和強隊對抗的資本,但這些並不是本質的突破。

當初的門將就是非常有名的南雄太,當年他的水平算不錯的,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前面幾個防守球員遷本冒輝 金古聖司 手島和希 都不算矮小,加上防守能力極強的183身高的中田浩二,日本改變了害怕高空球的特點,防守到位了進攻就能夠安心。

前鋒高原直泰 ,曾經在德甲效力,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他的身材能夠站的住,控的住球,後面的中場才能安心插上這才是最主要的,這也改變了前面日本前鋒偏軟的特點。

最後說說陣型,日本用的3-6-1(我在實況中輸日本國奧最多,所以研究過)。6個中場變化特別多,可以後排兩個邊的球員回防,形成5後衛,也可以後腰中田浩二回來補位跟出去的後衛,前鋒拿球後,三個站位靠前的中場可以改變位置前插,當然,日本足球沒有達到巴薩那種控球,不過中場球員多使得球隊可以更好的控制中場。(如果看不懂可以腦補三團控開團的場面)。

日本足球在此前並不強,98世界盃雖然第一次進決賽,但輸了三場,連牙買加都在他們身上拿分,所以比賽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防守的一方,在世青賽第一場他們應該是輸了,所以面對大舉壓上的對手,日本控球的優勢明顯,體力也充沛,打起反擊來也很強,也是從這批球員開始,日本自由球角球水平大幅提高,使得日本多了一個得分手段,而隊中高原直泰是非常少見的搶點能力強的日本球員,所以獲得亞軍並不奇怪。


感謝邀請回答,喜歡的請關注小編哦!

當屆世青賽日本隊名單

GK :

1 榎本 達也

18 南 雄太

DF:

2 手島 和希

3 辻本 茂輝

4 石川 竜也

5 加地 亮

17 氏家 英行

MF:

6 稻本 潤一

7 酒井 友之

8 小笠原 滿男

10 本山 雅志

11 遠藤 保仁

12 中田 浩二

13 小野 伸二

FW:

9 高原 直泰

14 永井 雄一郎

15 高田 保則

16 播戶 竜二

當年日本隊贏是靠控球啊,那時這麼玩的國家沒幾個 ,自打巴薩小白 哈維梅西這一代把這種風格玩到極致,全世界傳接球的精準度都上了台階。日本之前擅長的傳控就沒有那麼優勢突出了

不得不說的是日本那批人趕上了好時候。

首先從出生時間來說,那批日本人出生在日本經濟的黃金時代,使得這一代人在日本可以享受到良好的營養條件。

到了1993年,這批青少年又在日本職業聯賽開啟的時代開啟了自己的足球運動生涯。

在中國,職業化是專業比賽的商業化,但在自古連政府都按照商業模式運作的日本,職業化對於日本青少年的刺激顯而易見。

因此,日本足球在1999年獲得了空前爆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