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要做大,為何一定要與國民同行?國民正在發生哪些轉變?消費升級的真正內涵是什麼?以下,本文將為大家分析消費升級趨勢下的發展新思維。

會賺錢的人,都在想方設法讓消費者玩起來 新聞 第1張一、抓住消費升級趨勢:與國民同行

從2002年開始創業到現在,17年的時間,我們做酒店一直在與國民同行。

其實,無論你是做技術開發、研發,還是做專業的服務,做任何一個產業,一定都是服務於大眾的消費市場。

一個好的行業能夠有機會變成大的行業,它具有最鮮明的特點:與國民同行。

因為商業本身就是在整個國家商業社會中進行,為你的消費者服務。所以,如果能夠找到一個與國民同行的產業,纔有機會往前走。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我們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大經濟到小經濟,再到今天又有點大經濟。

大概是15-20年前從大經濟到小經濟,另外從集中的沿海經濟向全國性的地域經濟發展,所以這兩個特點從大到小,從點到面,這樣帶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機會,那就是人的流動。

因為小就會顯得更加靈活,而散變得流動更加廣泛,資源就更多。所以如家那時正應了國運、家運,這是國民的基本需求。

2002年如家成立,2006年我將它帶到美國上市,到2016年,我們覺得應該在國內有更好的發展,於是我們退市,回到中國在A股上市。

如家的規模是同行業世界前八的公司,其實世界上,這樣的酒店行業沒有從一家到上千家。

為什麼會從無到有?就是因為與國民同行。同時抓住了中國市場非常重要的優勢資源,以及市場化的機會,當你抓住了就成功了。

但我們想想,過去能做成的事,今天返過去還想做成,存在的共性是什麼?有哪些共性可以繼續往前走?其實比較簡單,那就是要與國民同行,每三年我會想想國民的變化。

今天當我們做戰略回顧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國民跟十年前有什麼變化,與五年前有什麼變化,跟五年後還有什麼樣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國民”這個詞。

我想從酒店行業本身來探討一下,我們的國民正在發生哪些轉變。

二、國民正在發生哪些轉變?1. 消費正在升級

經過改革開放,國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像90後、95後、00後,因為有前輩的積累,加上獨生子女政策,他們的消費是由6個人的收入來組成。所以,生下來就是中產階級,是新型消費者。

當你去歐洲時,經常會看到一些酒店的設施不一樣,雖然標的四星級、五星級,但基本設施就像我們的三星級酒店一樣。

但是他這個酒店經常可以看到撒切爾夫人住過,會有一些文化,包括一些小餐廳、一些火車站,會把火車站當時基建的時候放在牆上,這個酒店什麼人住過,舉辦過什麼歷史性的活動。

意大利有個小城,我記得我偶爾路過一個牛肉店,那個經理跟我們說他們的牛肉有160種做法,他們專做牛肉。我在那裡待一個星期,基本每天來一次就給你吃一種牛肉,但回到國內就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牛肉。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當我們把文化的因素拿掉,中國現在所處的社會是發展中階段。

往後看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中國的消費人羣已經走過了第一階段,你的內心需求,已經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所以你在國外旅遊住宿的體驗,會感受到它對你的吸引力,這就是我們說的社會文化的精彩。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大規模的簡單標準化的東西,正在逐漸退出中國的消費市場。

消費升級的內涵,是人心不斷地自我滿足的過程。

消費升級就是買貴的東西嗎?不盡然。今天我們看消費升級做了很多調研和研究,第一個需求永遠遵循馬斯洛消費金字塔,從吃、住、溫飽開始到實現自我願望,這其實是消費升級的內涵。

2. 社會的技術和人羣的變化

技術的變化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物聯網、人工智能、AR、VR都會改變世界的連接,改變世界互相之間的應用、觸點、交互。

另外因為這些技術的產生,讓人羣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今天人對娛樂,對所謂的玩法、體驗,所謂的社羣、社交都有了比以往更加豐富、更加執着的追求。所以“三硬三軟”。

硬的是技術本身,軟是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三硬三軟”讓人的活法發生變化。

3. 消費升級是活法的進化

消費升級本質上是活法的進化。如果你是真正的網民,你可以用遊戲去區分,哪一代的遊戲,你可以以很多的維度去分。

但是歸根到底就是今天的人更具有特性,能夠看到這樣一種活法的改變。

具體化來說,在你的產品、服務中及商業模式中,在你與別人去建造更大商業的聯合體過程中,你的觸點是什麼?你的連接點是什麼?你的交互介質是什麼?

我以酒店業作為我的思考焦點。

我相信很多行業,都需要做這樣的思考,因為最終我們不是說酒店業的消費趨勢,而是社會整體人羣生活方式的變化,未來還會帶動和引領整個消費趨勢的變化。

我想這是從消費升級的維度上去看,當我們今天重新判斷與定義這一趨勢,將這個趨勢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形成你這一專業的產品、服務或新型商業模式。

但這背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未來消費趨勢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對於運作商業的人來說,就是如何運營現在的消費方式,怎樣和現在消費方式的變化去相互匹配?

在我看來,中國經歷過幾個時代:

第一個是跑馬圈地,以規模致勝,拉粉拉流量。

第二個是以模式致勝,O2O等各種各樣的模式。

但今天怎樣讓客戶、消費者體會到我們產品或服務,是我們最薄弱的地方。

目前,我們所見的所有產品也好,包括這家酒店,這家酒店建完以後,他真正的精力還沒有投入到這家酒店的運營或者是定位的能力上,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對運營能力方面的打造不夠。

我們特別容易從宏觀上分析消費趨勢,其實對每家企業來說,最缺的是運營能力。怎樣讓定義後的模式、產品及內容,最後能夠呈現給你的顧客,這個能力現在是最差的。

所以,未來三、四十年我們要在存量資源的利用和現有運營的能力提升上去打造,抓住第二波紅利。

我們用四十年做了一個字:“新”。 後面要花三十年才能真正呈現,新的東西呈現了,但是怎樣運營出來這非常重要。

三、真正的商業邏輯來自生活邏輯

比如如家小鎮的商業邏輯:找大人羣。商務酒店成長到一個階段,再往前拓展300、500、1000家店其實就是持續發展的事。

在未來10年、20年,有什麼樣的人羣是會繼續增長的?你就會想,商務已經在幹了,無外乎就是旅遊。

但是旅遊再有特色,延伸到後面無外乎兩個字:休閑。老百姓的休閑,會不會成為大市場呢?

1. 休閑

如果我們認為“老百姓的休閑”能成為一個休閑度假或者很大的市場,你的認知基礎是什麼?基礎是過去的40多年老百姓有錢了,到了可支配收入增多的階段,這是第一。

比如十一黃金周,漫山遍野去看都是人,換句話說,就是休閑旅遊已經慢慢變成中國老百姓的一種生活方式了。

生活方式很有意思,以前我們看不懂老外,他們沒有錢還要貸款旅遊,為什麼?這就是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不是錢的問題,出去旅遊是必須的。

生活方式是不可逆的。

只要生活中有這個需求,只有需求多和少的區別,這跟人口基數有關,隨着消費能力的增加,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就變成大羣體了。

2. 中產階級2.0

中國這一代年輕人是天生的中產階級2.0,不用奮鬥就是中產階級,住酒店:爸媽住如家,自己住和頤至尊,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但是將來競爭很激烈,因為這代人即使沒有錢了,借錢也要出去旅遊。從小就是週末要出去,一年出去旅遊兩三次,現在怎麼不出去了?這個不行。

中國的老年人給人的印象,是勤儉節約不願意花錢。我們以前一致認為消費市場對老年人來說是量大,但是消費的等級並不一定一樣。

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他們還沒有退休,也正在跑,所以我們不能用停滯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老人,他們的消費能力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另外是供給,休閑旅遊,中國有什麼酒店?

中國的休閑旅遊1.0時代:先進的、悠閑的纔去度假,就像企業的療養院,老百姓沒有這個資格。

休閑旅遊2.0時代:到此一遊。突然間大家都可以去那就去了,要證明我來過這裏,刷存在感。所以人性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差別,想反應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中國的旅遊正在切換中,再過5年會進入3.0時代:就是自主帶自駕,自助的類型,以自由、自主的概念形式為主。這是我對中國休閑旅遊的想法。

自主不是你給我作主,是我做主。但是我做主又不能每個地方躺下來,你要給他一個空間,所以未來休閑旅遊是歇腳的空間。

美麗鄉村很好,但基本上就是房地產,只要國家一宣傳就變成房地產了,拿了地不知道幹什麼?

造了房子等明天漲價,沒有實質的東西,這個其實現在沒有很好的產品,所以有這個需求還要看供應鏈。

四、誰有機會成為引領者?

什麼樣的模式,什麼樣的產品有機會成為引領者?

當初如家小鎮的定位是鄉野俱樂部,現在也一直在改,如家小鎮是城市郊野旅遊的迷你營地,或者是迷你空間,為什麼逐漸變化呢?因為美麗農村鄉野的範圍太大。我們要聚焦再聚焦。

1. 黃金周、週末

在大城市周邊1.5小時到2小時駕乘佔中國休閑旅遊的60%,也就是說休閑旅遊大多數的出發點是城市。

兩小時車程,為什麼是城市?未來的趨勢是農村人口城市生活化,因為到城市生活,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好,老人的醫療好,方便,但是反過來休閑旅遊是城市人口郊野鄉村度假化。

休閑旅遊一定要出去,很多人都是來自於農村郊野,心中對郊野自然是蠻留戀的,矛盾嗎?城市人跑到外面來,外面農家的人都說,城市的人都有毛病,這有什麼好玩的。

透過這兩個基本要素思考,“郊野旅遊”這個概念出來了。

2. 用戶調研

產品考察時,跟目的地越近,機會越大,比如你問他去哪?他就說浙江,但你問那個地方的準確描述,對方說太湖邊上,但到了太湖還會走太湖嗎?沒有人走太湖。

這個問題最終會反應在你的選點上,但最終是不要在太湖邊上,是不確定的,因為人的心理是不可琢磨的。

3. 最關鍵的是“做什麼樣的空間?”

這又回到商業的核心,你想定位做什麼?如果你只想做一個有特色的東西,隨便做什麼,只要喜歡,有能力做的都可行的。

但如家做這個事情是希望將來會做一批出來,不能只是個性化,一定有共性和個性之分,就像當時做如家商務酒店的共性是什麼?乾淨。

當時這一點,就擊倒很多酒店,但今天講乾淨就不行,多一個理由就好很多,以前是乾淨就夠了,後來再加一個免費WIFI,因為滿足用戶商務需求,所以乾淨加免費WIFI,一招全部打壓去了。

全世界的人,有三件事情是具有共性的:

① 當地美食

人有一個器官叫嘴,所以就要吃,local當地美食,有時候說為什麼不把你的產品挖過來。當地美食是一個核心,我們到一個地方先去鎮上吃一頓。

未來人對當地的概念會越來越強,比如IBM這種公司,核心的競爭力是當地的,其實從當地住宿逐漸在走入是當地生活,我認為這家公司真的很偉大,不是共享商業模式,而是當地。

每個人都想要當地的東西,但如果你是當地生活平臺,是什麼概念?美團現在做不牢的途家也做不下,我們是交易平臺,不是生活平臺,同樣做共享空間第三方平臺,但是內涵相差太遠了。

現在在當地做美食,就相當於城市生活網紅,其實有這個基礎搭建起來,所以這是第一個共性:當地美食。

② 競技

競技,這是人的共性,一個組織你要管好,一定讓組織的人有興趣,不要搞業務上的競爭。競技,可以放到工作之餘的項目,讓他體驗競爭從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發泄、釋放。

比如足球,短短90分鐘,其實整個過程就是發泄的過程。

競技是讓這個社會人的情緒最好釋放的方式,以前上海每天禮拜一早上開市長常務會議,就看昨天晚上申花隊的球踢的怎麼樣,踢的好,很開心,其實是一個社會事件讓人和諧。

所以一定找一些社會的介質,就是競技。

③ 音樂

音樂是無國界的,也是釋放情緒的,大學時失戀了,在澡堂裏就唱歌。

籃球打贏了,在澡堂裏亂唱高興得要死,要飛的更高,其實就是在釋放自己,一失戀了自己在那彈唱輕輕的唱,也不影響別人,也不影響自己,本質還是一樣。

休閑旅遊,人最終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特別是休閑旅遊不是一個產品工程,是一個心情工程,讓社會的人心情得到足夠的釋放和釋懷,找到自己釋放的出口。

男同志們很喜歡看戰爭片,看的時候釋放了,就是這個道理。人培養或者是歷練自己,不是說把自己憋死,一定要找到合適的讓自己釋放釋懷。

做小鎮到底做什麼?以什麼為基礎?能夠抒懷讓人靜,讓人美和讓人能夠真正放鬆,所以才會有吃,有運動等等這些東西,做這些也不是憑空的。

這個是產品的模式,怎麼運營?誰去運營?我到美國,美國人說孫先生,你最好的職業就是賣車賣房,如果你在美國做銷售員你一定是最好的銷售員。

如何運營呢?本質上還是人對情感釋放,對環境體驗的釋放,它的重要性超越很多專業的東西。比如我也不懂車和房,為什麼他們覺得我可以?就是我可以跟你聊天,聊一會你就可以慢慢的懂了。

或者晚上一起喝酒,大家高興高興,你也很願意付錢,因為你覺得在這裏舒服了。

所以,我們要培養一羣真正能夠在這個環境中讓人覺得舒服的人,這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本領,怎麼樣去運營?

也是一點點的過程,至於未來得發展模式、營銷模式,其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我們的使命:讓中國人玩起來

現在的一個小鎮,未來可能多個小鎮,然後形成休閑旅遊的顧客平臺。

通過共享,讓人可以享用各個地方的資源,所以如家小鎮,不按房價賣,而是你在這裏的消費吃住用都包含了。

體驗式經濟中,在住宿業中做的比較好的也就是俱樂部。在主題樂園上,做的比較好的像迪斯尼環球,裡面都是體驗式的,用生活態度,用人與人之間最簡單的,不能復雜的,就是簡潔明瞭。

復雜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這種是最好的,不管你專業或不專業都可行的。

今天又進入一個全新的社交營銷階段,手機還可以錦上添花,不斷把自己的體驗分享出來,分享了再體驗。

所以我們接的最多的團隊活動有很多的同學遊,像復旦大學很多的同學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非常自然開開玩笑。非常的放鬆,然後在船塢酒吧喝喝酒,情緒被慢慢的調動起來。

但中國人很可悲,不會玩,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使命就是讓中國人玩起來。

總結一下,無外乎愛與助人,你要做的就是幫助這些人。

體驗經濟的結果就是玩的舒服,用戶也會為這個舒服買單,這點沒有人懷疑。你給他,他自己會定義這個價值,所以我覺得非常重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講者:孫堅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