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爺撿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瓜。

就在昨天,微博熱搜裡面出來這麼一條公告。

影壇新人鍾楚曦

發公文澄清,自己沒打過Angelababy,呼籲謠言止於智者。

隨後,baby也在留言區回應,表示這樣的段子真心有點過時。

底下的網友們,也紛紛表示了不解,要是不出聲明,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檔子事兒。

娛樂圈明星為了資源和咖位互撕的新聞,派爺聽的耳朵都快出老繭了。

當年的《畫皮2

》,傳聞趙薇周迅為此還踢凳子。

還惹得迅哥兒自己下場闢謠。

這次的這出,看著也有點當年的妖氣。

憑藉多年的農作物培育經驗,派爺覺得——

任何瓜,都得從它發芽的階段開始進行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吃瓜方法。

不出所料,多數用戶都把矛盾的起源,鎖定在了《跑男》2018年的第四期上面。

那期的嘉賓,就有鍾楚曦。

在節目中後段,有一個互動遊戲,是搶被子

鍾楚曦和baby火力全開的搶奪方式,特別是裡面的一張截圖,成了這個瓜的導火索。

不過,派爺今天不是來吃瓜的,而是來教大家——

如何種瓜。

所謂種瓜,就是告訴大家,如何製造一個大新聞。

要想掌握這獨門絕技,咱得先回到節目中來。

看《跑男》的觀眾應該知道,這是一檔以遊戲互動為主的明星真人秀

銀幕上的明星,是跟普通大眾有距離感的,端著的人。

而這檔綜藝,就試圖用這種真實感,消弭明星身上的高冷光環,讓他們表現出親和的一面

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觀眾的喜愛,積攢人氣

鄭愷、李晨,乃至本次事件的主角之一Angelababy,都是因為在節目里表現出來的「真實感」,才獲得了高人氣。

播到現在,節目組為了彰顯真實,還會刻意捕捉明星們看著不怎麼雅觀的素材播出。

不過,《跑男》和其他綜藝一樣,終究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產品

所謂的「真實感」,也是免不了戲劇性包裝這個環節的。

像搶被子這樣競爭激烈的互動項目中,節目組要突出的,要麼是反差的搞笑

要麼就是你死我活的衝突

但跟那些有劇情大綱的節目不一樣——

真人秀節目可能會根據嘉賓的大致特點,最大程度讓他們自由發揮

隨後,根據拍攝素材裡面各人的表現,選擇用何種角度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比如這個環節當中第一對,昆凌和Selina。

節目故意在前面抓住昆凌的那句話,把她包裝成非常厲害的選手。

而Selina在那兒哭天嗆地,裝出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可結果呢,她反而勝出。

節目組巧妙地把一句話,變成了一個懸念。

然後利用這個懸念營造的反差,給這一小段,增加戲劇衝突。

接下來第二對,藍盈瑩和宋祖兒。

此前,刻意強調藍盈瑩腳大,有39碼。

她出場的時候,還加了各種字幕和特效,強調她的威懾力。

最後,她取得了碾壓式的勝利。

同樣的強弱對比,這次用了強者更強,而不是弱者逆襲的戲碼。

有戲劇衝突,但也和此前有了些微差別。

這類綜藝節目,對於觀眾在每個互動環節的心理期待,都會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迎合。

好,接下來就是baby和鍾楚曦的PK。

在這裡,因為不想重複此前的戲碼。

節目組把鍾楚曦包裝成了一個深藏不露的狠角。

之前對於她的戰鬥力,沒有像昆凌和藍盈瑩那樣做任何鋪墊。

而是一上來,就讓她突然發力。

接下來,就抓住這個戲劇點,不斷進行強化

比如,引用旁人的話,強調她的猛。

比如,整個搶奪過程中,更多的搶奪鏡頭,給了鍾。

更多被動搶的鏡頭,給了baby。

然後,在選擇正面鏡頭時,也以突出鍾楚曦的狠勁為主。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

Baby和鍾楚曦,都在拼盡全力完成這個比賽。

而人在用力的狀態下,很容易做出不少面部扭曲的表情。

為了戲劇效果,這類素材肯定會是剪輯們的最愛。

同樣,為了加深這種戲劇效果,在素材的選擇,和人物設定的塑造上,都會出現類似的情形。

正因如此,給接下來那些種瓜大戶,埋下了伏筆。

其實,這類煽風點火的方式,再簡單不過。

四字訣竅:斷章取義。

因為經過了節目的藝術加工,鍾楚曦和baby之間的戲劇衝突,是直觀呈現的結果

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挑出這個事件中,最具挑唆性的素材(那張發狠的圖片)。

然後將倆人的行為動機,做一個放大。

先是挖背景,倆人都是公司力捧的女星。

然後找矛盾,一個當紅,一個新人,一個的作品口碑欠佳,一個的《芳華》橫空出世。

到此,一套看似言之有物的敘事邏輯,就呼之欲出——

老人焦慮被取代,新人死命博出位。

於是,一個撕逼的故事腳本,就誕生了。

其實,派爺如果也像他們那樣,別有用心一點的話。

這期節目里的戲劇衝突點,能造片瓜田出來。

下面,派爺吃瓜社進入信口開河隨口編兩段時間。

——以下內容,純屬虛構——

A:鄭愷昆凌戲假情真,維也納馬車上甜蜜互拍。

B:宋祖兒太妹相太重,騎住藍盈瑩險釀意外。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

把藝術加工後的戲劇衝突,解讀成現實中的陰謀論。

只要群眾們稍微有點信息差,不了解前因後果,就非常容易入套。

派爺少時讀《水滸》,說到宋江醉酒寫了一句「敢笑黃巢不丈夫」。

就被當年的檸檬精黃文炳借題發揮,成了反詩。

如果說古代那些叫文字獄的話,那麼現今玩段子的這些,大可稱作「圖片獄」。

因為一張截圖,可供解讀的空間,實在太多太多。

任其蔓延吧,指不定哪天說著說著就成真了。

發個聲明吧,別人覺得你小題大做蹭熱點。

可能連派爺這種心平氣和談下節目背後的加工原理的,都會被人當作來洗地的。

因為,這些瓜的始作俑者,一般群眾根本無從得知

他可能是利用炒作拉動收視率的利益相關方,也可能是喜歡沒事找事的明星粉絲團,還可能是閑著沒事想證明自己有這方面能力的網路話題操盤手。

到目前為止,派爺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曾經有部電影,叫《放大》。

裡面的攝影師,無意之間拍了一張照片,洗出來之後,他總是覺得照片後面,有個死人。

為了這個放大後的細節,他整日魂不守舍,到處查探。

結果是:沒有結果。

習慣了吃瓜,漸漸地,可能不是瓜的,也成了瓜。

Baby和鍾楚曦到底有沒有恩怨,是一回事。

但我相信倆人在節目里,只是儘力配合演出的藝人。

倆人的將來如何,自然可以通過作品來說話。

派爺只是希望,綜藝節目里的藝術加工,和網路推手們的添油加醋,得分分清楚。

咱們群眾,最好不要把自己變成《放大》里那個自尋煩惱的攝影師。

眼睛亮了,有些東西,自然成不了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