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莫郅驊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4家運營商發放5G商用拍照。文遠知行WeRide COO張力表示,5G應用將護航無人駕駛未來的落地發展,“利用5G網絡低時延、大帶寬、高可靠性的特點,可實現無人駕駛汽車遠程控制、無人駕駛非核心算力向雲端的遷移等更多的重要應用,從而大幅度提升無人駕駛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效率。”文遠知行WeRide與聯通集團自2018年開始5G相關的合作,共同研發無人駕駛在5G網絡下的前沿應用,目前已在研發遠程控制、邊緣計算等功能。

5G護航無人駕駛,未來車上沒有司機和方向盤,還能玩VR遊戲 新聞 第1張文遠知行WeRide L4級自動駕駛汽車。

未來1個工程師將可支持10-20輛汽車自動駕駛

2018年8月,文遠知行WeRide推出無人駕駛遠程控制系統(Remote Control),並於一個月後在廣州與中國聯通聯手,完成了全國首個在5G網絡下的遠程控制應用。COO張力表示,“這是未來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運營必不可少的安全機制。”

據瞭解,從4G網絡向5G網絡升級,文遠知行WeRide運營中心可做到實時獲得異地車輛回傳的視像信息,並以最高30-40千米/小時的速度完成對車輛的遠程操控,比4G網絡提速超過6-8倍。此時,遠程控制能夠及時並有效地對極端情況進行處理,提升運營的安全性。“比如,當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發生故障而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時,身在運營中心的工程師便可通過遠程控制,在操控臺上接管該車輛。利用5G網絡進行快速的緊急處理,將車輛開到馬路邊,或者開到最近的停車點,或者是最近的維修點,保證車上乘客以及道路交通的安全。”張力說。

而從成本角度考慮,隨着自動駕駛車隊的不斷擴大、安全員配置的取消,“在遠程控制中心的協助下,自動駕駛將從現在每輛車1-2個安全員,變成一個工程師支持10-20輛汽車的運行管理,大大提升了無人駕駛的成本優勢。”張力表示,遠程控制是未來自動駕駛出行非常必要的補充手段,將有效解決安全、服務和成本等問題。

研發邊緣計算(MEC),無人駕駛車內可以玩VR遊戲

隨着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入,中國聯通在文遠知行WeRide全球總部所在地廣州國際生物島上全面覆蓋了5G基站,共同打造成5G自動駕駛示範區。張力表示,隨着5G網絡的全面開通,雙方將開展針對無人駕駛邊緣計算(MEC)的研發。

據其介紹,無人駕駛對算力的要求非常高,在單車智能的情況下,車上需要安裝性能強大的工作站,進行自動駕駛包括環境感知、路徑規劃等的計算,“在5G網絡的支持下,我們可以把自動駕駛車輛上非核心的算力,比如時效性要求較低的計算項目遷移至邊緣雲上解決,再利用5G網絡快速回傳到車上。”

這就意味着,邊緣計算在自動駕駛上的應用將大幅度減輕車載計算的負擔、車載硬件的投入,大大提升車內的空間,並緩解不同氣候對車上自動駕駛系統的影響。而隨着V2X技術的成熟,物體可以主動發出相關有效信息,通過5G信號傳輸到自動駕駛車輛的後臺,進一步減輕自動駕駛系統感知的工作量。

那麼,具備了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會變成什麼樣?“跟現在完全不一樣,沒有司機、沒有方向盤,它就是一個移動的第三空間。”張力解釋說,利用5G網絡低時延、大帶寬的優勢,可以讓消費級物聯網在自動駕駛場景裏得到充分發揮,“人們可以在車內進行非常流暢的視頻會議、看3D電影、玩VR遊戲等活動,從A點到B點已經不是簡單的通勤,而是進入另外一個帶有生產力、消費力的空間。”

單車智能讓無人駕駛更安全

5G護航無人駕駛,能夠讓車輛行駛得更快、更高效、更安全。但張力更強調的是,無人駕駛首先是保證單車智能,然後再是5G聯網、智能網聯、V2X技術,“無論未來通信網絡發展到什麼程度,每一輛無人駕駛車都必須具備在缺乏網絡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安全的自動駕駛。”

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稱,每一輛汽車都自帶車燈,當車開在城市裡,可以不用打開車燈,無處不在的路燈可以滿足需要。但是當車開到偏遠的地方,如果沒有車燈,晚上開車幾乎是不可能,會變得非常危險,“5G和單車智能之於無人駕駛,就如同路燈和車燈一樣,因此我們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和準備商業化落地時,都在不斷地提前做好相應的技術和運營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