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十三刀

又可被稱之為九刀十三式。此屬於木刀的劍道基本技術訓練法,雙人對練型。 所謂的劍道的基礎招式,應該稱「劍道基本技」 基本羅列如下:

1. 一本技:Ippon waza(正擊面 Shomen-uchi、擊手 Kote-uchi、擊胴 Do-uchi、刺擊 Tsuki) 攻擊型招式:Shikake waza

2. 連續技(又稱二三段技):Nisandan waza

3. 拂擊技(又稱掃擊技):Harai waza

4. 退擊技(又稱引技):Hiki waza 應對反應型招式:O-ji waza

5. 拔擊技:Nuki waza

6. 擦擊技:Suriage waza

7. 出端技:Debana waza

8. 返技:Kaeshi waza

9. 打落技:Uchiotoshi waza

劍道型

長刀型(大太刀)

一.面拔擊面(MEN-NUKI-MEN)

二.手拔擊手(KOTE-NUKI-KOTE)

三.刺返擊刺(TSUKI-KAESHI-TSUKI)

四.刺返擊面(TSUKI-KAESHI-MEN)

五.面擦擊面(MEN-SURIAGE-MEN)

六.手擦擊手(KOTE-SURIAGE-KOTE)

七.面拔擊腹(MEN-NUKI-DO)

短刀型(小太刀)

一.面擋滑擊右面(MEN-UKENAGASHI-MIGI MEN)

二.面擋滑擊左面(MEN-UKENAGASHI-HIDARI MEN)

三.制刀法(SETOHO)


我這個答案非常政治錯誤,可能會受到很多劍道愛好者的抨擊,說我不守傳統,不懂劍道形什麼的。我無所謂了。我只是說說自己,一個三段練習者的真實感受

我覺得劍道形對劍道練習,比賽,基本上沒用。(當然, 我達不到7段8段那種高度,也可能是不理解劍道形)

劍道的劍理,其實根本不需要劍道形,用竹劍一樣能夠體現。比如距離啊,中心線啊,中心啊之類的,沒必要使用木刀。劍道的技法,也不需要劍道形,用竹劍對抗完全可以表現。養成的錯誤動作,錯誤習慣,其實也不需要劍道形來修正,用竹劍訓練一樣可以修正壞習慣,錯動作。

那為啥還要劍道形呢?

我認為劍道形就是一個儀式。

如果不明白一個儀式的意義,那麼儀式就毫無意義。 只有知道了儀式的意義,那麼儀式纔有意義。

劍道畢竟是從古劍術演變而來的,劍道再體育運動化,也逃脫不了它的起源是械鬥。

劍道形這種儀式的作用,是要讓人不忘記劍道的起源,不要把劍道徹底變成一項拿竹棍互相擊打的體育運動,保留其精神內涵。 如果沒有劍道形,劍道會向著竹棍敲打術更進一步。

劍道形儀式中,闡述了劍理,以及劍道的精神內涵。

比如第一本,闡述了距離的劍理,以及堂堂正正斬殺敵人的正劍之心。

第二本,闡述了中心線的劍理,以及保留對手生命,僅僅奪去對方戰鬥能力的仁慈之心。

第三本,闡述了中心搶奪的劍理,不殺不傷,在中心爭奪中,體現出強大的實力和氣勢,逼迫對方後退,放棄戰鬥,以兵不血刃的方式結束爭鬥,表現出大勇之心。

劍道形還展現了劍道的攻的理念。用攻來壓迫對方,迫使對方露出破綻,再進行打擊的理念。

這是劍道練習者永遠不能忘記的東西。這也是劍道和竹棍敲打術之間本質的區別。

劍道需要劍道形這個儀式。每一個練習者都要練習劍道形,記住劍道的本源,記住劍道的精神內涵,以免在長期的竹劍對抗中,忘記了「真劍」之心,忘記了劍道的「道」。並把真劍之心和劍道理念一代一代傳播下去。

當然,最實用的回答就是:升段考試必須得練啊!!!!實戰通過了,劍道形掛了那種憂傷簡直令人蛋疼,下次還得再參加考試,煩不煩啊。


形を學ぶ意義

學習劍道型的意義在於

①剣道観を広め深める

加深劍道觀

②刃筋の方向が理解できる

理解刃筋的方向

③技術上の癖を取り除くことができる

糾正技術上的不良習慣

④正しい姿勢が身につく

學習正確的姿勢

⑤間合いに明るくなる

更好地把握間距

⑥気位が高くなるなどの効果があると説かれています

增加自信等

簡單說來,練習劍道型可以很好地鞏固基礎

出典:日本剣道形を學ぶ意義


很簡單,好用啊,劍道型看起來是套路演武,實戰中把動作加快幅度變小就是極為實用的得本技巧。看看一本集,除了沖面之外的得本,那個一個不在劍道型和九刀十三式裏能找到原型?


型、試斬、稽古是日本傳統劍術(包括所有兵器技巧)的三大要素,缺了任何一個你都不叫劍術

不練型你學不會技巧,不練試斬你不知道怎麼砍人,不稽古你到實戰就要抓瞎。

舉個實例,當年給三島由紀夫介錯的那位森田君,劍道五段還是三段來著,拿著把關孫六,吭哧吭哧刀都砍豁了也沒把三島的頭剁下來。

這就是不試斬的後果,不練斬法,你手裡就是根棍子;再不練型,那連劍術都算不上了。

現代劍道是被人為閹割過的,而且閹了很多次,之所以還留著劍道型,說白了就是沒閹乾淨。哪天閹乾淨了,這個劍道的劍字也可以不要了。


謝邀。比較直接的,考段的時候要考。另外,竹劍之前是用於武士平時訓練用的,在禁刀以前,竹劍可以說是輔而真刀是主。禁刀以後,尤其是現代劍道運動發展成熟以後,竹劍反而成了主而真刀成為了輔。劍理和道,實際是源自於真刀。所以練習劍道型,應該是溯源去解理求道的一種方式。雖然我只是在考段前突擊劍道型。。。


就像美國殺光了印第安人,還要給印第安人搞個自留區,還有博物館什麼的。或者食人族殺了敵對部落的人,把對方的頭骨插在樁子上。威嚇其他過路人。

保留九刀可以用來嚇其他實戰流派的高手——我敢把劍術改的面目全非,看我牛逼不?


謝邀

劍道型是比竹劍,更加接近於真劍的。同樣有劍鋒,劍背。

竹劍打擊中的很多技巧,都是從劍道型中改良而來,只有練好九型十三刀,就算上甲,打實戰,照樣可以打的很好。你就可以打出來許多反擊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