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政

  4年前,《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獲批,這份規劃主要涵蓋了北京在2015年到2021年要建設的地鐵線。如今時間過半,這份規劃也出現了優化和調整,目前已啓動環評。近日鐵科院公佈的環評報告書中,披露了更詳細的規劃調整方案。

  方案顯示,“二期建設規劃調整”涉及5條線。其中平谷線、CBD線和新機場線都是原建設規劃中就有的項目,而13號線擴能提升和冬奧支線則是最新調整增加的項目。

  據介紹,5條線路總長度共計200.8公里,其中新建里程 161.1公里,既有線改造39.7公里;涉及車站71座,其中新建車站56座,改造車站15座。

  平谷線:車站翻倍 連接北三縣

  2016年底時,平谷線曾宣佈開工,但之後相關部門又對原有方案進行了大調。

  原批覆方案中平谷線工程自東風北橋至泃河灣站,線路長度71公里,設站11座。本次調整後,平谷線連接城市副中心,線路路由、制式都發生調整,地下線路長度大幅度增加。

  詳細來看,平谷線起點由東風北橋站調整至東大橋站,終點由泃河灣站調整爲平谷站。線路長度由原71公里調整爲78.6公里,車站由原11座調整爲20座。

  調整平谷線,也是爲解決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通勤需求,增強副中心對於北三縣地區以及東北部外圍新城的輻射帶動作用。平谷線計劃於2019年開工,2022年建成通車。

  新機場線:起點從牡丹園改至麗澤

  這次的環評報告書中,也透露了一個“祕密”:雖然新機場線目前起點在草橋,但原批覆方案中新機場線全長達到59.8公里,南起新機場南航站樓,北至中心城牡丹園。

  2016年12月26日,新機場線一期工程(北航站樓到草橋段)正式開工建設,這一段在今年9月就會與新機場同步開通試運營。

  新機場線的最新方案是延伸至麗澤金融商務區。麗澤商務區土地開發規模大、人流客流密集,是城市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客流主客源地。

  據悉,新機場線今年就將啓動向北延伸至麗澤,這一段全長3.5公里,設麗澤金融商務區站與在建的14、16號線和規劃的11號線換乘,並在麗澤商務區北區選址建設城市航站樓一座。這樣一來,新機場線未來全線貫通後的線路長度,就由原規劃的59.8公里調整爲47.5公里,車站由原規劃的6座調整爲5座。

  28號線:銜接服務北京東站

  最近一兩年,CBD線曾啓動過環評,但沒有真正開工。而根據最新的方案調整,CBD線“升級歸來”:這條線路已經由過去僅服務特定區域的地鐵CBD線升級成線網大動脈28號線。

  原批覆方案中28號線由東大橋至九龍山,線路全長4.9公里,均爲地下線,共設車站8座。爲了實現更多線路與28號線實現換乘,彌補中心城東部“井”字形軌道交通線網的不足,同時銜接北京東站鐵路樞紐,提升中心城與副中心聯絡的通達性,CBD線向外延伸,解決東西向的交通問題。

  如此一來,28號線的線路終點由原規劃的九龍山站調整爲廣渠東路站。線路由4.9公里調整爲8.77公里。車站由8座調整爲9座,由北向南分別是:東大橋站(換乘6號線、17號線)、京廣橋站(即金臺夕照站換乘10號線)、光華路站(換乘規劃中的R4線)、核心區站、大望路站(換乘1號線、14號線)、北京東站、大郊亭站(換乘7號線)、百子灣站、廣渠東路站。8.77公里有9座車站,也就是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會有一座車站。

  28號線的車輛制式也變了。最初,這條線路計劃採用APM線,也就是首都機場T3航站樓裏的“小火車”。如今經研究決定採用直線電機技術,4輛編組變6輛編組,也能搭載更多的乘客。

  據悉,28號線(原CBD線)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運營。

  冬奧支線:連接5大功能區

  冬奧支線屬於本次二期建設規劃調整新增項目,其實是11號線的一部分。根據首次環評公示的信息,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工程北起金頂街站,沿石門路、金頂西街向南敷設,過阜石路後由北辛安路轉向首鋼地區,之後沿規劃的修理廠西路向南,過石景山路後至本期工程終點。線路長約3.6公里,設站4座,分別爲金頂街站、金安橋站、北辛安路站、首鋼站。

  冬奧支線連接了首鋼北區的冬奧廣場、石景山景觀公園、首鋼工業遺址公園、城市織補創新工場、公共服務配套區5大功能區及外圍的1個換乘中心金安橋站和兩條中、大運量軌道交通線路(S1線、6號線),構建區域內南北骨幹線。

  11號線西段(金頂街站-首鋼站)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從目前地鐵運營和建設情況看,11號線西段僅有金安橋站爲換乘站,可與地鐵6號線和S1線換乘。遠期,11號線西段還可以在首鋼站換乘R1線。

  13號線擴能:緩解北部供需矛盾

  與其它線路不同,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屬於既有項目改造,主要是爲了緩解北部軌道交通線路的供需矛盾。

  坐過13號線的乘客深有體會,回龍觀、天通苑的車站是線網中早高峯進站量最大的車站;天通苑、回龍觀的所有車站均限流,部分車站排隊時長達到25至30分鐘,是限流最爲嚴重的車站。

  然而,13號線受西直門折返能力的限制,本身系統能力嚴重不足,車站站臺窄、出入口少、樓扶梯通過能力有限、設備系統接近使用壽命、供電及信號系統難以滿足運能提升……爲此,迫切需要通過制定合理的擴能改造方案來緩解北部區域的擁堵。

  按照最新的規劃,13號線被拆分爲AB兩段。13A線由車公莊站至天通苑東站,線路全長30.28公里,其中新建16.76公里,全線設車站18座,新建車站13座,改造5座,採用8B編組;13B線由東直門至馬連窪,線路全長32.0公里,其中新建5.8公里,車站15座,新建車站6座,採用6B編組。據悉,該工程計劃2019年開工,2022年開通運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