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人世美好,也值得縱情享受。節日的哀思送給先人,清明的美景留給人間。

  文 | 吳鉤

  又到清明時節,正是慎終追遠的時刻。不由想起幾年前的舊聞:清明節前夕,四川樂山某居民小區掛出橫幅,上寫“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陝西渭南的電信運營商給四星客戶羣發節日祝福短信:“您好!清明將至,提前祝您節日快樂”。看到祝福語的小區業主與手機用戶都很鬱悶:清明節不是祭拜先人、寄託哀思的日子麼?怎麼可以祝“節日快樂”?

  其實,從節日淵源與傳統民俗的角度來說,古代的清明節確實是一個充滿歡笑聲的節日,古人過清明,是很快樂的。

  這得從春季的三大傳統節日說起:上巳、寒食、清明。我們現在所繼承的清明節,實際上是融合了上巳節、寒食節與清明節而來。歷史上,這三個節日的時間非常接近,上巳是農曆三月初三;寒食節按歷陽計算,爲冬至後第一百零四日至一百零六日,連續三天;而寒食節一結束,即是清明節。也因此,古人基本上將上巳、寒食、清明連着過。

  因爲時間靠得太近,使得三個節日的民俗相互融合。不過,若要溯源,它們的節日內涵還是不同的。簡單地說,上巳節的主要習俗是在水邊飲宴遊樂,所以杜甫有詩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著名的“曲水流觴”便是上巳節的傳統節目。

  寒食節則是一個傷感的日子,節日期間要禁火三天,只能喫冷食,故名“寒食”,相傳是爲了紀念先秦時被火燒死的名士介子推。紀念逝者、喫冷食,決定了這個節日的冷色調,民間也漸漸形成了“寒食上墳”的習俗。

  到唐朝時,政府正式將寒食節確定爲掃墓的日子,玄宗皇帝於開元二十年發佈敕令:“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埽禮,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爲例程。”所以白居易有“寒食詩”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墓雨人歸去。”

  而清明節呢?是開始新生活的日子,因爲此時寒食剛剛結束,從皇室到民間,要重新生火,取得新火種,開始正常的生活。宋朝時,每至清明日,皇家都要舉行“鑽燧改火”的儀式:命小內侍用榆木鑽火,先取得火種者,賞賜金碗、絹三匹,並宣賜臣僚巨燭。民間也有清明日饋贈新火的習俗。

  從節氣來看,曆書說,“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時節正是萬物滋長、生命萌動的好時節,所以,古人也習慣在清明時節出遊踏青,不負春光。陸遊有一首《春遊》詩,寫的正是宋時紹興市民遊鏡湖的盛況:“鏡湖春遊甲吳越,鶯花如海城南陌。十里笙歌聲不絕,不待清明寒食節。”你看,鶯花如海,十里笙歌。古人過清明,哪裏有一絲一毫的憂傷?不必奇怪,因爲唐宋時期,清明本來就是歡快的日子。

  你若不信,我們可以繼續來看宋朝人對清明習俗的描述——

  《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每年的清明節,開封的市民都會出城賞春,“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夢粱錄》載:南宋時杭州,每至清明日,“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貪歡,不覺日晚,紅霞映水,月掛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

  明人《西湖遊覽志餘》也載,宋時杭州西湖,清明之日,總是“車馬闐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遊,或張幕藉草,並舫隨波,日暮忘返。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撤沙、吞刀、吐火、躍圈、觔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不但遊客雲集,而且有各色藝伎人表演雜技,以娛遊人。

  多麼歡快的節日。如果我們向宋朝人送上“清明節快樂”的祝福,他們一定欣然接受,心裏不會有什麼芥蒂。

  我們前面說過,飲宴遊樂本是上巳節的習俗,但宋朝人習慣在清明時節出遊宴樂,等於是將上巳節的民俗挪到了清明節,如此一來,上巳節便顯得有些多餘了,於是漸漸的,上巳節便在宋代衰落下去,沒有人再過上巳節。這是節日融合的一個表現。

  我們還說過,唐朝時政府將寒食節確立爲上墳掃墓之日。但是,基於種種原因,掃墓不可能在一日之內全民完成,只能是陸陸續續、分散進行,用宋人的話來說,“或寒食日陰雨,及有墳墓異地者,必擇良辰,相繼而出。”由於祭祖活動“經月不絕”,民間又有諺語稱“寒食一月節”,意思是說,寒食節之後一個月時間,都可以上墳。清明日自然也會有掃墓活動。宋時甚至出現“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之俗,大概是因爲,宋人祭拜新墳要燒紙錢,而寒食禁火,燒不了紙錢,須等到清明日纔可以生火。就這樣,寒食節與清明節也發生了融合。

  祭拜逝者的淡淡哀思,並不影響宋人清明遊春的歡愉。由於墓塚總是建於山野間,掃墓與踏青正好同時進行。祭拜完祖墳之後,宋人往往會放鬆心情,遊樂一番。有一首宋詩這麼寫道:“節序愁中都忘卻,見人插柳是清明。登陴戍出吹彈樂,上冢船歸語笑聲。”

  宋朝之後,寒食上墳的民俗完全融入清明節,寒食節便逐漸消失了,就像之前上巳節的消失。祭祖掃墓遂成了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儘管如此,清明出遊的傳統也一直保留下來,踏青與掃墓同步,比如在明代,清明祭祖之人,例要給墓塚除草添土,焚燒紙錢,“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這可能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人世美好,也值得縱情享受。節日的哀思送給先人,清明的美景留給人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在這清明時節,草長鶯飛,雜花生樹,我們祭拜先人,慎終追遠;我們也珍惜當下,不負春光。如此說來,送上一句“清明快樂”的祝福,又有何不可?當然,我寫此文,倒不是想替樂山小區的物業管理處與渭南的電信運營商辯護,相信清明節的節日淵源與文化內涵,他們也未必曉得,他們發祝福語,不過是“無心插柳”罷了。

  ——哦,對了,“插柳”也是傳統清明節的習俗,但今人應該忘得差不多了。

  來源|南都週刊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