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蕙的那首歌,金曲獎表演前陳小霞小姐和陳奕迅商量過,她認為男生不用唱得和女生一樣婉轉曲折,我想她的意見是很專業的。

金曲獎表演後,經紀人告訴陳奕迅,表演時她旁邊坐了幾位長者,長得好像老闆的樣子,可能是聽得懂閩南語吧,年紀又比較大,聽歌的時候很高興。

有的人真是雞蛋裏都可以挑出骨頭來。

每個人口味不同,一碗麪不合你味口就說明衛生有問題?

個人評價:唱得好是應該的,不過能把國語,粵語,英語,閩南語都唱得字正腔圓的,大概只有陳奕迅了吧,又默默仰慕了一把。


--------2019/7/16 更新 ---------

這幾天重新看了一次視頻,忘了提到關於盧凱彤的部分。之前在如何評價陳奕迅 Eason and the duo band《LOVE IS LIVE》音樂會? 裏有提到過,「樂隊在盧凱彤的位置,放了她的吉他和一束花紀念她」。

在這次頒獎禮上,我感受到醫生在低調的致敬盧凱彤,正如下面這些片段:

「感謝這一刻為我彈吉他的人,

感謝吉他讓我想起愛過的人,

感謝愛人感動這愛音樂的人,

讓我能夠用我的聲音去感動人」

以 special thanks to 開始,在短短50幾秒的片段中,卻能感受到醫生用歌聲在表達對盧凱彤的想念,以至於在後續的演出中,吉他始終在正中間,如同同臺演出那樣。

大家有心的話,可以在到2009年的DUO演唱會中,看到同款吉他。

在隨後的頒獎禮中,L.O.V.E 大碟獲獎時,岑寧兒也提到了感謝她的話。

或許正如海里睡人所唱:

「笑在知道不永久 幸福感覺卻不朽

若能再重來 也不必重來 不能更愛

你我註定能擁有 彼此付出的溫柔」

對一個人的思念可以很美好,祝福在天堂的盧凱彤開心~

--------結束線---------

今年醫生的串燒,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說。

1、首先說臨場發揮,醫生天生就是一個live型的歌手,對於現場氛圍的掌控有很深的功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金曲獎會兩次請他表演的原因。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本次串燒中,當曲目從「甲你攬牢牢「轉到了「 黑喫黑」這首歌的時候,他一下子活躍起來,而作為現場觀眾,也會更容易被這樣的演繹沉浸到到歌曲的氛圍中。

2、其次說唱功,一直以來,醫生都是粵語的歌曲比國語唱得更好,聽起來也更有感覺。相比較 《八號風球》的國粵混搭,今年幾乎全程國語+臺語的歌曲。對於他的唱功算是一個挑戰,不過本身歌曲就是一種情緒音樂,與其糾結咬字不那麼準,不如去聽聽他是如何在重音,換氣中將很短的幾句歌詞唱到讓你感動。

3、最後說說編曲:雖然不知道串燒的音樂編曲是他自己選的,還是有製作團隊的要求。但感覺得到每次的串燒,都像是對一個故事的娓娓道來。今年的《金氏記錄》,如果仔細聽,可以聽得出更多的是對當下生活的一種思考,這種有大愛的高度,或許本身就更符合這個年紀的陳奕迅該有的社會責任。

之前有朋友提到過對於部分歌曲的演繹缺少靈魂,我個人倒是認為,歌曲本身的演繹取決於歌者的理解。而歌者的理解,源於他們對生活的經歷和心理的感受。所以一首歌唱的好不好,來自於共鳴,而共鳴本身就是很主觀的。並不存在對錯。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對於我而言。自從26屆金曲獎的 《八號風球》 演繹之後,我就很期待每年醫生的串燒.今年大愛special thanks to的編曲,回想起某年還在某美資公司去上海出差.拍了一堆黑白片.然後突然想到這首歌的時候感慨萬千。我不否認那個時候經歷的無助。也感謝那個年代有這個偶像的陪伴。


《spcial thanks to 》這樣編排很有意思,最後一句"這就是音樂"有點震撼到。

瑕疵在《安靜》。如果再高標準點說,《頑固》沒有五月天那種少年感。


陳奕迅對旋律的內化力不足,尤其是江蕙的《甲你攬牢牢》

完全沒有唱出閩南歌的曲折婉轉

明明技術上沒有什麼失誤,整個表演卻缺乏感動力

還是那句話:演唱詮釋能力纔是真正的唱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