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20問世之前,中國空軍的主要運力都是依靠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運輸機,當前,中國總共有20多架伊爾-76運輸機,並且將部分改裝爲空警2000。從數量上看,這些飛機明顯無法滿足中國空軍戰略轉型的需求。而有了運-20之後,局面明顯大爲改觀。截至今天,運-20已經服役了有將近3個年頭。作爲起飛重量達220噸的一款大型運輸機,不僅解決了我國空軍運力不足的問題,也彌補了大型武器裝備轉場運輸的問題。

運-20解決最關鍵問題,生產線火力全開,最少要造500架

伊爾-76

而有的軍迷說,近些年來中國海軍發展速度極快,軍艦服役的速度就像“下餃子”,而空軍就沒有類似的情況。其實,運20的生產速度也可以稱得上是下餃子。

早在去年中航工業的宣傳片中,就已經曝光了運-20的生產線。而運-20飛行員在不久前的受訪中提到:運-20今年將耳目一新。何爲耳目一新?在這裏我們不由想到了幾年前總師唐長虹總師就表示過,運-20將在2年後換裝國產發動機,按照時間點推算,極有可能就是2019年!

運-20解決最關鍵問題,生產線火力全開,最少要造500架

運-20

目前,運-20裝備的發動機依然是俄羅斯的D-30大涵道比發動機。但其實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爲運-20準備了兩套國產發動機方案,其一是基於D-30改進升級的國產版本渦扇-18;其二則是完全不同的渦扇-20國產大涵道比發動機。與前者相比,後者在推力上有明顯優勢。

如今,渦扇-18發動機已經在轟-6K上得到了應用,並且表現良好。不過它並非運-20的最佳選項。所以說,換裝渦扇-18發動機,並不能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運-20解決最關鍵問題,生產線火力全開,最少要造500架

運-20試飛渦扇-20

而結合不久前網上曝光的運-20疑似試飛渦扇-20的衛星圖。我們有理由相信,渦扇-20馬上就要成熟了,而最新版的運-20,很可能就是搭載“國產心”的全新型號。才能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今運20生產線全速運轉,據說新生產的運20已經把工廠外的停機坪都佔滿了,不過,這樣的速度恐怕只是勉強滿足中國空軍的需要。

運-20解決最關鍵問題,生產線火力全開,最少要造500架

運-20

對比美國,大型運輸機不僅種類多,而且數量也非常多。同時美國的空中加油機、偵察機、預警機等都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國與之相比,有500乃至1000架的缺口。而這些飛機的平臺全是大型運輸機,可想而知我們得生產多少運20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

當然,中國空軍也不可能一口氣吃成胖子,之前我們是沒有相應的運輸機產品,想開足馬力生產都不行。現在我們有了運20,今後還可能有運30甚至是更先進運輸機,相信彌補和美國的數量差距只是時間的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