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讀中國歷史,總覺得各個朝代正如各自人生,生老病死世情之常,有壽夭的也有高壽者,保養得當,身體康健且長命,保養不當的未及壯年便夭折。人會汲取經驗教訓,朝代也如此,歷朝歷代,在避開前朝栽下去的糞坑之後,無意間又踩入另一個坑,有新的,也有舊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明太祖朱元璋為強化皇權廢除了丞相制,設立錦衣衛加強皇權,乾綱獨斷,對朝臣形成控制制衡,成祖朱棣由於奪侄子皇位心不自安,恢復了錦衣衛後並於1420年信用宦官,設立東廠,擴大皇帝監控範圍,大臣、錦衣衛、東廠互相牽制,使皇權高高在上,隨著時間推移,到土木堡之變後英宗復辟,傳位兒子朱見深即明憲宗,其時三股力量漸失平衡,且積習難返,未能發揮設立初衷的作用。1477年,憲宗設立西廠,重新注入鬥爭新活力,推動幾股力量運轉制衡。這一幕,仿似東漢時外戚宦官鬥爭的再現。(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因提督汪直肆無忌憚橫行不法,憲宗廢棄了西廠,至他的孫子武宗時,形勢又發生變化,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正德元年(1506年)復開西廠,由太監谷大用統領,東西廠同屬劉瑾管轄,為平衡內部,劉瑾又組建了一個內行廠,明朝便形成皇帝、朝臣、宦官三股勢力,有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

由於制衡作用,每個後設機構都被皇帝賦予極大權力,西廠設立時便壓過東廠。「民間斗詈雞狗瑣事,輒置重法,人情大擾。(汪)直每出,隨從甚眾,公卿皆避道。兵部尚書項忠不避,迫辱之,權焰出東廠上」。至劉瑾掌權時,勢力更熾。(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劉瑾本姓談,因被劉姓太監收留便改姓,自幼凈身入宮,熟諳宮中人脈往來,細心侍奉武宗朱厚照,善於揣摩皇帝心意而大受武宗寵信,數次升遷,官至閹人之首司禮監掌印太監。執掌東西廠後專擅朝政,魚肉百姓,時人稱他為「立皇帝」,而武宗為"坐皇帝"。

劉瑾的亂作為使朝政更加混亂,他的大肆索賄受賄直接導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導致民變不斷,1510年在安化王之亂平定後,劉瑾被揭發十七宗罪狀包括「謀逆」罪,武宗為之震驚,在朝臣推動下,下旨查抄劉瑾的家。從中搜出金銀數百萬兩,還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正德五年,劉瑾被清算倒台,凌遲處死,重新設立五年的西廠再次被廢止,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