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來跟大家介紹日劇,其實我是因為看到蔡依林的報導,看到她分享看了這部劇的心得,所以決定來追追看!

故事在講述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帶著憧憬進入大都會,經歷了一連串在感情,生活及工作上的各種轉變後,最後逐漸蛻變成了一個身心靈都成熟的女人。主角原本是一個天真爛漫而未經世事的小女孩,後來到了東京之後,開始進入職場,開始談一場成熟的戀愛,開始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當主角終於獲得自己一開始心裡所想的一切之後,卻沒辦法只滿足於現況,她想要的不只是這些,她還要更多,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 於是,主角更努力地去追求更高的地位,更價值不菲的愛情和生活。然而,主角卻在這樣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在這樣的都市叢林裡,她什麼都擁有了,也什麼都失去了。

 

『比較』和『嫉妒』或許是一個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的兩個詞吧,其實不限於女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那種可以讓人羨慕的人,或者比別人更好更不一樣的人。小的時候我們比誰有比較好的玩具; 國高中的時候比成績比排名比誰拿了有網路的手機; 大學的時候比男朋友比誰可以出國交換出國留學; 畢業的時候比誰能考上好的研究所比誰能進入好的公司工作; 工作幾年之後,比誰的薪水高比誰先被男朋友求婚; 結婚之後比誰的生活比較好比誰先生小孩; 有了小孩之後又開始比誰的小孩比較聰明。這就像一個永無止盡的循環吧,往好處想會讓你有動機想要提升自己,然而大多數時候,比較帶來更多的可能是心靈上的耗竭和自我的失去。

東京是深不可見得無底洞嗎?或許追求權力和慾望本身,就是無底洞吧。我們一生都在尋求證明自己的機會,然後用數字來衡量每個人的人生,包含我自己也是啊,希望以後能夠賺很多錢,能夠跟條件很好的對象在一起,擁有完美的人生。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還是這是社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要做的?你有了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對象,才代表你很重要很有能力。然而什麼樣的工作才叫好的工作呢?什麼樣的對象才符合條件?或許大家看到這裡,心裡面都有一些答案或者想要辯論的地方。但是,我想要的並不是去否認世俗框架的重要性,而是我們能夠在認知到框架的同時,又能夠覺察到自我的完整性。其實我不喜歡把自我成長或自我實現當作一個目標,我更喜歡把它當作一個過程,它沒有一定的形式和標準,它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如同主角一樣吧,在經歷了生活的大風大浪之後,有了一番體會,然而卻有更多值得她去摸索的還在後頭。聽起來好累人啊,但大家不要把它想成考試的話,或許就不會這麼累了吧XD?!

(我真的有想要讓自己的文章變短一點啦,謝謝大家耐心的看完它)

到了故事的尾聲,主角在一番體悟後,終於發現 - 原來平凡的幸福,才是人生最終的追求。這不禁讓我想到某兩次與父親的對話,第一次的對話是當時是我志氣高昂的在講未來的規劃,然而一方面也在擔心著自己課業上面的表現及生活的適應,記得父親沒有對我的規劃多做什麼評論,他只說 “其實你和姊姊做什麼樣的工作,或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和你媽媽都會無條件支持你們。但重點是,你要快樂。“ 第二次的對話則是我前陣子和父親談到我現在終於開始適應,但生活卻沒什麼起伏,每天作息都差不多,吃的也差不多,好像沒什麼特別的驚喜,而父親只淡淡回了我一句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是啊,這不就是人生嗎? 年輕的我們總是希望生活可以多彩多姿,甚至希望能夠如同電影一般有許許多多的高潮迭起,然而或許我們都忽略了,常常故事的結尾並不是主角經歷了多精彩的人生,而是主角終於開始學會珍惜當下度過的每一個時刻,發現幸福原來就在身邊。

 

對你們來說,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
無論你現在的答案是什麼,都祝福你。

 

 

p.s. 大家有空去看看這部日劇啦!真的蠻好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