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了很多了老理和智慧,其中有一句俗話“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話粗理不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爲什麼一個人不能進廟呢?這可是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呢?其中第一種說法是,一個人進廟難免有心術不正的說法,因爲一個人進廟,必有所圖、而且非奸即盜。古代的人們對於廟宇是非常尊敬的,廟宇是供人們祭拜的的地方。人們在這裏虔誠禮佛,渴望得到佛祖的庇佑。

  即便再沒有錢也會燒上幾柱香順便向佛祖祈求美好的願望。正因爲廟宇得到了很多信徒們供奉,也難免被賊惦記。所以在古代,尤其是戰亂橫行的年代,如果一個人進寺廟,很容易被人懷疑有偷盜的嫌疑。另外一種說法也和戰爭有關,在古代廟宇也經常成爲盜匪的避難所,如果一個人進入廟宇,很容易遇到危險。所以大家覺得“一人不進廟”是古代人們大現代也有一定的道理,大意就是告訴人們不要被某些假象所矇蔽。

  那麼”二人不看井“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是不是覺得很難理呢?其實兩人不看井形容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這個故事的由來也是有原因的,相傳在古代有一對冤家,兩人在井邊打水是不期而遇,冤家見面分外眼紅,眼看着兩人就要動手,其中一個人故意忍讓,乘着另一個人無防備時,直接將他推進了井底。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有何含義呢?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人與人相處時,一定要留個心眼,不要過於相信他人,否則會落入他人的圈套。

  好吧!前兩句老話都合情合理,最後一句”三人不抱樹“我們又該怎麼理解呢?大家可以想象一般的樹木只需要2個人擡就可以了,什麼情況下會出現三個人共同擡一根樹木呢?只有在樹木特別重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情況,而中間的人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呀,一旦前端和後端的人放手,中間的人就很容易受傷。而其而且毫無察覺。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加入不熟悉的團隊,難免會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需要大家量力而行。只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才能做出決定。

  這三句俗語之中,主要是在告訴不要只看表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話粗理不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