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迎來了新一任行長。

  當地時間4月5日,世界銀行官網公佈,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一致批准原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戴維·馬爾帕斯擔任下一任世行行長。

  馬爾帕斯將出任世界銀行新行長。 東方IC 圖

  馬爾帕斯的當選可謂毫無懸念。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月6日馬爾帕斯後,世界銀行3月14日宣佈,其執行董事會只收到馬爾帕斯一個提名。按照不成文的傳統,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由歐洲人擔任。

  馬爾帕斯要當選行長,必須經過世行執行委員會的同意。該委員會有25個成員,美國的投票權佔比最高,將近16%,歐盟投票份額合計將近26.5%,日本將近7%,三方投票權之和已超過50%。其次,美國與歐洲之間長期存有一個慣例,即由美國提名的候選人擔任世行行長,而歐洲則把持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

  自世行建立以來,12任世行行長均是由美國提名的候選人擔任。美國總統的提名尚未出現董事會不認可的局面。

  特朗普競選最早期的幕僚之一

  根據世行公佈的簡歷顯示,馬爾帕斯2017年8月出任美財政部副部長,負責國際事務,代表美國出席七國集團(G7)、二十國集團(G20)、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金融穩定理事會的部分會議。

  此前他在華爾街投行貝爾斯登擔任首席經濟學家長達15年。貝爾斯登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幾乎倒閉,其後被摩根大通收購,馬爾帕斯也離開創立自己的諮詢公司Encima。2016年,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期間,馬爾帕斯擔任他的經濟顧問,成爲其早期重要幕僚之一。此後,馬爾帕斯成爲特朗普減稅等經濟政策的支持者和宣傳者。

  現年62歲的馬爾帕斯曾在里根政府中擔任負責發展中國家事務的財政部副助理部長,在老布什政府中擔任負責拉丁美洲經濟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在這兩個職位上,他參與了1986年減稅、拉美債務危機、美國政府的多邊外交等事務。他還曾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擔任稅務和貿易高級分析師,在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中任職。另外,馬爾帕斯還在包括紐約經濟俱樂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非政府組織和諸多營利實體的董事會中任職。

  一位質疑全球主義和多邊主義的行長

  但是,馬爾帕斯對多邊組織的態度卻並不“友善”。

  他曾多次表示對多邊主義的懷疑和批評,指責世行消除全球貧困的使命乏善可陳,並曾經參與討論過取消IMF。馬爾帕斯曾通過世行這些多邊組織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施加來自美國的地緣政治壓力。此前,馬爾帕斯是特朗普總統競選團隊中的經濟顧問,爲其競選活動籌集資金。

  提名後的近兩個月裏,馬爾帕斯前後與數十位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領導人會晤“拉票",包括中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德國和意大利等。

  此外,針對外界的擔憂,馬爾帕斯多次發表正名言論。2月12日,馬爾帕斯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如果我成爲下一任世行行長》,在文中他寫道,“我相信,世界銀行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走上成功的道路,讓世界經濟更穩定、更強勁。”

  但在這篇文章中他並未提及世行的重大議題之一——氣候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文中着力強調了與伊萬卡·特朗普的合作,“我曾有幸與伊萬卡?特朗普(Ivanka Trump)、世行、二十國集團(G20)和其他各方一起,發起了‘女性創業融資倡議’(Women Entrepreneurs Finance Initiative),這只是支持發展的項目的一個例子。該項目應對的是發展中國家女性參與經濟的系統性障礙。它讓貧困國家的女性能夠創辦企業、取得成功,充分參與到本國經濟之中。”

  未來——“美國優先”?

  世行致力於發展,力求消除貧困,世行該在氣候變化領域的角色是其一大傳統。金墉辭職的原因被認爲是與特朗普在這一問題上有重大分歧,特朗普上任之初就退出了《巴黎協定》,而幫助數百萬因氣候衝擊、衝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的人,是金墉任內推出的創新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之一。

  氣候變化問題可能成爲馬爾帕斯任世行行長之後最引人注目的領域,目前,馬爾帕斯也不斷表態,認爲世行在氣候變化方面的角色不應該出現重大轉變。

  2018年,馬爾帕斯推動完成了世行130億美元的增資計劃,中國的投票權再次提高,達到5.7%。但隨之而來的改革,也將對中國等中高所得國家限制貸款,並提高貸款成本。

  馬爾帕斯多次表示,發展中國家從世行等多邊機構中得到的貸款已經夠多了,應把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更加貧困的發展中國家。今年2月末,原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國和韓國局局長郝福滿(Bert Hofman)因個人原因宣佈辭職,他在世行工作超過22年,其中16年在東亞。

  隨着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發展中國家的改制努力在投票權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果。2010年4月,世行通過了投票權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3.13%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的總體投票權提高到了47.19%。中國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了4.42%,超越德國、英國與法國,成爲世行第三大股東國。除中國外,土耳其、墨西哥、希臘、巴西、印度、韓國等國的票數也有增加。與此同時,世行的重大事項要得到85%以上的票數才能通過,美國依然握有一票“否決權”,發展中國家並未撼動美國的主導地位。

  可以預見的是,馬爾帕斯就任之後,“美國優先”政策或將得到進一步貫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