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正確的?什麼樣的教育才適合今天的孩子?



  陳默作爲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特聘兒童青少年專家諮詢師,在她看來,當今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有幾個和父輩、祖輩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徵。如果不能從本質上把握這些心理特徵,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難在點子上。

  


理解當今特大城市的孩子的特點





1 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今天生活在大都市裏的孩子大都是獨套公寓裏的獨子。這使得這些孩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你可以去試試,到菜市場去買一隻剛剛生出來的小雞,不要多買,只買一隻。養着它,給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兩個禮拜以後小雞就死掉了,因爲小雞孤獨死了。”

  

  由於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孩子們常常會有這些現象:一是會無端傷感,莫名其妙流眼淚;二是早早開始思考人生的終極問題:生死問題。

  

  “有的4歲的孩子就會坐着發呆了,你不知道他的小腦袋想的是什麼。他想的可能是:隔壁的奶奶死了,死是什麼?我以後會死嗎?死後會去哪裏?”

  

  生死這樣的終極問題,很多父母和老師自己都沒有考慮過。一個人帶着這樣無解的問題在生存,和一個人從來沒有這樣的內心世界,怎麼會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你有多少思考?哪個學校給他解惑了?他一路成長,得到什麼教育了?他想要的東西給了嗎?

  



2 空前的學習壓力


  

  和我們小時候相比,如今孩子的學業壓力非常大。家長們也很焦慮,學校也很焦慮。孩子們每天和焦慮者相伴。

  

  學業壓力之外,孩子們的情感負擔也非常重。在陳默看來,一個孩子得到全家六個大人的全部關注和情感給於,其實也會帶來孩子的情感負擔。

  

  “六個人愛一個孩子,你能體會到這個孩子的感受嗎?你知道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嗎?他內心裏面的苦悶你知道嗎?”

  

  陳默說,人都有一種想要報恩的本能,但父母在其它方面都不需要孩子的報答,孩子只能希望通過學習來回報,就往往會產生這種想法:“我要報答我的父母,因爲他們對我太好了,我要上名牌大學,否則我怎麼面對他們?”

  

  無處不在的焦慮感和空前的學業壓力,使得孩子的競爭感被培養得非常強,但競爭力卻未必很強。孩子發現無力通過考試回報父母,往往就會表現出厭學的行爲。

  

  因此,陳默建議家長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學業壓力和情感負擔。“現在孩子的心理負擔,是我們小時候所沒有的,你一定要理解孩子,你才能真的幫助他。”

  



3 話語權要求高


 

  現在的孩子對話語權要求非常高,“他們在家裏沒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對話,爲什麼你說話我不可以說話呢?”

  

  但我們很多教育者和父母還是秉承老一套,不給孩子平等的話語權,有的孩子就會把耳朵關起來:“你講好了。差不多了講好了吧?我可以進教室了吧?”他根本不聽。

  

  陳默建議家長要做一個可以和孩子平等對話的家長。“孩子可以有他的情緒表達、觀念表達,你接受嗎?如果你是這樣的好家長,你可以接受他有自己的觀念和情緒。如果你可以接受,將來你的孩子一定自立。”

  



4 知識面廣


  

  現在的孩子見多識廣,知識面大,老師和家長的權威性因此被削弱。比如教地理,老師說澳大利亞如何如何,有孩子可能就站起來說:“老師,我在澳大利亞住了三年,我看到的情況是如何如何。”

  



5 超高的道德思想境界


  

  現在的孩子因爲從小不缺愛,生活條件好,個個都很善良,有愛心,有同情心。

  

  陳默認爲,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這些閃光點,要看到有時候孩子的道德水準遠遠高過我們。“有的時候孩子講什麼話,我們要反省一下,孩子是對的,而你未必是對的。你以爲你很有社會經驗?其實孩子的境界要高一層。”

  



6 現實感很薄弱


 

  現在的孩子因爲被要求一心讀書,缺乏實際事物的操作機會,因此現實感會很弱。他們往往會在虛擬世界裏去尋找真實感,在真實的世界裏找到虛擬感。

  

  因此,陳默建議家長們要給孩子現實感的刺激。比如家裏的大事和孩子討論,聽取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會很快提高。

  



7 個性化生活要求很高


 

  現在的孩子對個性化生活的需求很高,他們需要展現自己的個性,要與壓抑個性的事物相抗爭。“我來過了就要雁過留聲,我來過了你們怎麼可以不知道我來過?你們不知道我來過,我就一定要秀給你看。”

  

  在陳默看來,這實際上是孩子在尋找自己,因爲要和別人不一樣纔可以找到自己。“這是好事情,我們不要壓抑他。”

  


什麼樣的孩子未來會幸福



  

  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未來可以成功、幸福。但什麼樣的人未來纔可能幸福、成功呢?

  

  在陳默看來,孩子要想過得好,需要具備這些特質。

  



1 身心健康的人


  

  身體要健康,而且能夠和周圍的環境相適應。

  



2 收入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人



  陳默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母親來諮詢,因爲她的女兒雖然名校畢業,但執意要去小學當老師,而不肯去更加高薪的外企。

  

  陳默告訴這個媽媽,小學老師的收入大概是社會平均水平,如果女兒喜歡當小學老師,這份薪水也可以滿足她的需求,她會很開心地做這份工作並不斷提升自己,成爲很好的老師。如果女兒聽從媽媽的灌輸,爲了高薪去外企,做一段時間又發現投行薪水更高,然後想要跳槽。如果跳槽不成功,她會心態失衡;如果跳槽成功,她總會發現收入更高的地方,還是會感覺不幸福。

  

  經濟收入是很多人非常看重的。那麼,到底多少收入才能確保幸福呢?陳默認爲,只要收入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孩子內心很平靜,而且在做自己非常願意做的事情,過得很知足,有滋有味,能夠取得一定的社會成就,這就是成功的。

  



3 能夠自我悅納的人


  

  孩子將來要有內心裏的愉悅感,而不能僅僅爲別人的評價活着。這樣的人,他不會有太多外界的逼迫,內心是強大的。

  



4 終身學習的人


  

  孩子要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培養起終身學習的能力。“一生學習不輟,這個人的人生是充實的,人生是飽滿的,他是過得好的。”

  



5 能欣賞美的人




  孩子能夠鑑賞美,會爲美而感動,這個人才像一個人,有人的心靈,這是他享受到人的樂趣,過得好的條件。

  



6 獨處不焦慮的人


  

  一個人自己可以安定的,內心一定有豐富的資源夠他用,所以他是有魂的人,悠然自處,獨享人生的樂趣,我們很多人做不到,這是強大的。

  



7 羣處不焦慮的人


  

  他在人羣裏很自然,需要和誰發展關係他會很主動。

  



8 有助人能力的人


  

  “有的家長問,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差怎麼辦。教孩子助人。有的家長問,孩子有競爭感沒有競爭力,競爭力如何培養?教孩子助人。”

  

  在陳默看來,教孩子幫助別人可以讓孩子獲得強大的感覺,能量會越來越強,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將來人緣好,就是過得好。

  



9 與同伴親密相處的人


  

  網絡上有個段子是說,要想知道你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借錢試試就行了。在陳默看來,真正的朋友是那種平時哪怕不怎麼聯繫,但遇到問題你可以放心大膽找他而他會全力幫你的。“如果一個人有幾個這樣的朋友,他活的底氣都會不一樣。”

  

  家長應該要求孩子心裏要裝着別人,從小願意和別人分享,他將來纔能有兩肋插刀的朋友。

 



10 與伴侶親密相處的人


  

  陳默解釋說,親密是一種能力。婚姻裏面,沒有誰好誰錯,講到底就是人格成熟的問題。家長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格成熟的人,學會和配偶如何相處。

  



11 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人


  

  最後,一個孩子要想過得好,還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家長要幫孩子樹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圖文、音頻、視頻,文章轉自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

7門師資認證培訓課程簡介  
                        

→理論講解+方法說明+操作演練+過程體驗+遊戲互動

 →清晰完整的訓練實操示範

 →全身心的體驗訓練步驟和規則

直接點擊文字就是課程簡介提示

師資認證培訓:

4月16-19日【注意力訓練師】47期

4月20-23日【情商訓練師】18期

4月24-26日【幼兒情商+注意力】

5月14-16日【全腦快速閱讀】

5月17-20日【家庭教育高級講師】21期

5月21-25日【學習能力指導師】46期

5月26-29日【注意力訓練師】48期

4月開課地點:南京大學,5月北京大學

★★★課程詳細介紹加我諮詢

★★★【課程諮詢】

黃老師,

QQ:2442850737

★★★微信號和電話:17712408195  


長按下方二維碼

     

授課方式:系統講解+案例示範+角色演練+互動體驗,

課程容易複製,容易實操,課程教案和課件直接提供給學員,回去就可落地開班

認證課程提供免費複訓

2019年 課程時間表

                          文小尊智能機器人,

                      無限智慧,無限可能!

歡迎各大教育機構,企業,個人預定,

招商省級,市級,限級,合夥人代理,


單課程項目:

全腦快速閱讀,超級注意力訓練班,超級學習法,超級記憶力訓練

思維導圖訓練,青少年情商訓練

幼兒課程項目:

幼兒情商+幼兒注意力+親子

師資課程項目合作代理詳情諮詢:黃老師:電話177124081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