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记录上课大纲与自己记得的片段重点,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亲自来上课才能学到完整的观念及操作方法)
 
本周介绍各种滤色片的原理及应用,并搭配了许多图解来详述各种滤色片的效果。
 
[原理]
滤色片大致上分成暖色系及冷色系两大类。暖色系的滤色片会让红、橙、黄等暖色调的光通过,并阻挡蓝、绿等冷色调的光,所以暖色调的部分会变亮,冷色调变暗;相反地,冷色系的滤色片会让暖色调变暗,冷色调变亮。
 
[优点]
相对于透过增感来拉对比的方式,使用滤色片可以在拍摄当下就把不同色调的对比拉开,不用承受颗粒变粗的副作用,也不用以整卷底片为单位做处理。而且在蓝天白云、红花绿叶等题材中,因为主要反差在于颜色而不在亮度,故使用暖色系的滤色片能够做出增感无法做到的对比效果。
 
[缺点]
因为滤色片说到底就是一片有色滤镜,对画质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光学素质较差的滤色片;光学素质用钱或许还可以解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滤色片之后,光的整体亮度势必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失,必须做曝光补偿,牺牲的不是景深就是快门时间。
 
而不同品牌与型号的滤色片,曝光补偿的值都不一样,这就要看该滤镜的使用说明了。
 
[暖色系]
主要有红、橙、黄三种。
 
黄:又称减蓝滤色片,使用于拍摄人像时,可以让皮肤变亮;拍摄风景时,可以让天空的蓝色变暗,突显云的细节,也可以使受光面的亮度增加。若有经济考量只能挑选一种滤色片的话,黄色是最推荐的。
 
红:黄色滤色片的加强版,会让蓝天白云的对比变得很夸张,逆光的时候也很好用,不会让天空爆掉。但缺点是会让树林、河海等暗部失去细节。
 
橙:黄色效果自然、红色效果夸张,橙色介于中间,Max 老师较不推荐,因为感觉不上不下。
 
[冷色系]
主要有蓝、绿两种。在黑白摄影中,冷色系滤色片其实是比较不实用的系列,不管是拍摄人像、风景都会使反差变小。少数用途之一是拍摄白人男性的时候可以让肤色变深,让被摄者看起来比较 man。
 
[深红]
红外线滤镜,又称 IR 滤镜,需搭配红外线底片才能产生效果。早期用于农业、军事方面用途,之后才逐渐被广泛使用。红外线摄影可以让风景题材产生梦幻般的效果,或是让人体发光,这部分应该平常有接触摄影的人都多少看过。
 
比较特别的用法是将闪光灯也加上红外线滤镜时,即使是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下也不会被人察觉闪光灯的击发,这不仅让红外线摄影成为狗仔队的神器,也有人将这种特性用于人体艺术摄影,它会大幅度过滤静脉的蓝光,让人看起来血管暴张、眼白变浊黑,产生活尸般的效果。
 
其实红外线底片只要用红色滤镜就有效果,至于底片的选择以及使用上的技巧,Max 老师讲了很多,碍于篇幅这边就不多记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上课或自行研究。
 
[摄影家]
1. Joseph Paduano
以红外线摄影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摄影家,Max 老师介绍的这本 "Infrared Nude Photography” 收录女性裸体融入大自然中的作品,是蛮特别的一本摄影集。
 
2. Simon Marsden - Ghosthunter
这是一本走访法国各大闹鬼古堡的摄影集,使用红外线摄影增加了场景的诡谲气氛 (可见梦幻与诡谲只在一念之间)。除了摄影作品外,作者也很用心写下各个拍摄地点的故事,是一本有趣的摄影集兼故事书。
 
3. Weegee
Weegee 是一位自由摄影师,靠著出售街头事件的照片给报社维生,也以街头摄影闻名。Max 老师特别介绍他以闪光灯加红外线滤色片,在电影院内拍照如入无人之境。 
 
 
[对暗房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土砲黑白暗房研究社分享任何暗房相关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