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研所十周 第二周 理論概述(吐司地獄週) Part 2

【DAY-9】基本中種法(18小時) 【DAY-10】特殊發酵法

2-4(3)

一、基本中種:(18小時)長時間發酵中種麵糰

此種方法有點類似坊間或網路低溫長時間發酵法,利用時間讓麵筋

完全作用,並且得到良好的風味。在配方訂製上有以下參考原則:

1.中種麵糰的水:4-8小時58-60%/8-12小時56-58%/

  12小時以上55% ★水量多水合與水解作用充足,發酵速率快

2.中種酵母比例:一般中種常用酵母2%*4小時。基本中種可用反比例

  推算2%*4/(所需發酵時間)=酵母量

3.中種麵糰攪拌理想溫度:發酵後溫度-(時間*1.1)=攪拌後麵糰溫

   ★發酵作用1小時升溫1.1度    例:30℃-(18*1.1)=10℃

4.中種麵粉比例:4-8小時80/20~70/30  8-12小時70/30-60/40

12小時以上 60/40~50/50

   ★時間愈長,作用愈充足,麵粉比例愈低。

   低於50%作用上就比較類似與偏向老麵作法。

5.材料計算上,先以配方總量-中種用量=主麵糰用量

二、基本中種吐司配方:白吐司與紅豆吐司在製作基本中種時,

可以合併攪打一次就好。打完再分割所要的,進行基本發酵。

材料

帶蓋白吐司

紅豆吐司

基本中種法

實際公克

基本中種法

實際公克

高粉

60

900

55

 495

55

495

55

 272

酵母

0.3

5

0.3

 3

高粉

40

600

45

405

奶粉

4

60

4

36

**

**

**

**

2

30

1.5

14

酵母

2

30

3

27

**

**

**

***

白油

**

**

奶油**

**

 

 

 

全蛋**

**

紅豆

   

**

***

合計

185.3

2780

229.8

2068

理想溫度

10/28

 10/28

基發時間

18小時

 18小時

延發時間

40

 50

分割重量

180*15 (5*3條 三連模)

255*8 (半條模*4)

後發時間

50

50

上下烤溫

210/210

190/210

烤焙時間

35

30

 

 2-5(3)

 

三、特殊發酵法:在中種時也許會有人想問,有80/20 70/20 那100/0?結果是,可以的,但這樣我們再回頭想想,是否是相當接近直接法呢?我們這可以樣得出結論,攪拌與發酵 二者間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直接法攪拌多發酵少,中種攪拌少而發酵多,在麵包製作方法上如下

0001  

 

1.翻麵:製作麵包常見技巧 其目的a.使溫度平均 b.平均物理力量c.促進麵筋熟成 d.分散發酵速率適合在a.成份低水份高(如ciabatta)b.成份高又柔軟(如brioche)

 2.二次攪拌法:把8-15%水份留在第二次攪拌 優點a.類似中種法b.基本發酵時水份低好掌握發酵狀況c.以水控制麵糰溫度

 3.無鹽法:將鹽保留,在第二次攪拌時再加入。優點a.類似中種法b.基發時酸性較高-麵包內部較白 缺點:會忘了加.溫度不易控制

 4.100%中種法:a.基本發酵不宜太長b.成品風味佳.柔軟.c.延續發配時間短d.中種添加油,可潤滑麵糰易於伸展。

 ★如果製作全麥麵包,為了讓全麥粉能充份吸水,建議中種裡加入,

水量提高至63-65%。

2-5(2)

 

材料

二次攪拌吐司

無鹽法吐司

二次攪拌法

無鹽法

高粉

100

100

奶粉

4

4

**

**

***

 **

酵母

**

**

水(1st)

**

**

奶油

*

白油*

全蛋

8

 

合計

190.5

185.5

水(2nd)

10

鹽 2

理想溫度

25/28

26/28

基發時間

120

100

延發時間

15

20 

後發時間

50

50

2-5(4)  

                                                                                                駙馬 圖/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