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之前玩天際線就是越規劃越亂,玩不下去了,紀元城市規劃感覺簡單些,但還是覺得自己規劃的好亂啊


耀日羽:紀元1800經驗分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先說規劃的基礎:建築建築的服務範圍

第一部分:基礎結論

①《紀元1800》服務性建築的影響範圍是基於路網延伸的

②深綠色為100%服務,淺綠色為50%服務,50%服務延伸的距離是100%的服務的一倍。多個淺綠色不會疊加成深綠色。

③當有多條路徑通往建築物時,以最短路徑為準

①《紀元1800》服務性建築的影響範圍是基於路網延伸的,如圖1:

圖1:教堂(NGA某位老哥那借的圖)

圖1中,教堂的100%服務(深綠色)範圍為沿著路網,向外延伸的33格

圖2:學校

③圖2,留意紅色格30:當有多條路徑通往建築物時,取最短路徑(圖2中為上方那條路)

圖3:商店

圖4:酒吧

……數格子之後,我們知道,100%服務(深綠色)距離分別為:

消防局——22,酒吧——27,教堂、學校、商店——33

第二部分:推論

①由於路網只能轉直角彎,所以當我們把住房片區模塊化後,可以發現,單個建築的服務範圍,在地圖上看,大致是菱形的:

②所以,最節省的布局方案是在菱形的頂點放置服務性建築:


1404用的大都是2*5的大區塊,為了能多造一點屋子。這一代隨著覆蓋方式的變化,我開始用2*3的區塊。模塊化的好處是讓你可以比較從容應對隨著發展進程不斷增加的服務類建築。但是這樣工整的城市誠然是滿足了強迫症的癖好,卻似乎有些單調和不真實。

然後我看到了燈塔國的紐約:

全都是工整的狹長區塊啊!

然後我就釋懷了。

工整的城市真舒服。


這作公共建築的輻射範圍是以路格為計算單位的,但是磚路比土路效率要高,這是因為磚路比土路的速率要高,單位時間裡速度越高,能到達的距離就越大,這就決定了公共建築的輻射範圍


首先這個遊戲有個思路就是產業轉移。

主島,副島,殖民地

建議優先去奪島,最好兩個中大型島嶼

第一個副島必備啤酒花和小麥(資源難度最高下,主島只有土豆和小麥一般)

第二個副島必備稀缺金屬和皮毛。硝石無所謂因為硝石不是消費品原材料。

殖民地必須有,香蕉,棉花,蔗糖和咖啡。

其次鋼鐵廠前期要求太高,不需要造,沒鋼去npc買十個鋼材不過千塊。

上述,買了鋼材優先製造消費品工廠, 廠這種,肥皂廠這種。刺激消費,增加收入。

最後不斷轉移落後產業,主島t3左右應該有穩定商路了,把t12全部轉移到副島,同理t4後t3轉移出去。這不是為了景觀。而是不轉會內卷。主島容不下那麼多人口,副島也因為工人和工匠人數不足難以到t34到了也沒用沒產業。

在電氣化時代t4,主島港區優先上電力,保證船廠用電。視情況可以將產能不足的t3產業留下供電可以讓工廠兩倍產能。

能鋪石路就早鋪可以讓倉庫供應和電力傳輸更遠。

就想到這麼多,玩了一把日本模式(內卷了?? (??  ̄?? ̄? )?? ??),在下班路上,回去再開一把,試試俄羅斯玩法(壟斷資源)


不要著急往下開階級,不要著急建新鮮的玩意。要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人口。


居民區2*3一個單元,隨便拉,因為這一作對公共設施的覆蓋率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了。

然後工業區的話上面拉田,下面就倉庫接一排工廠。

晚上補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