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有点流行怀旧,既然提到怀旧,怎么可以不说到影响台湾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校园民歌"呢?

1975年,其实可以算是民歌发展的开始,不过一直到1977年,陶晓清陶姊邀请了吴楚楚、韩正皓、杨弦等八位民歌手灌录了唱片《我们的歌》,校园民歌才开始被广泛地推动~

校园民歌流行的时候,我应该还是个小学生吧!但是为何会印象这么深刻,也是因为它的曲风实在太多样化了,龙的传人、渔唱、拜访春天、月琴、海里来的沙.........甚至到比较后期,社会批判比较浓厚的"鹿港小镇",这些歌曲,都是不同曲风的歌曲,但是,它们却是那么的不突兀,完全融入了当初的社会~~

今年是民歌四十年,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在年中时也举办过民歌四十的演唱会,很可惜的是,当时因为时间的因素无法到场共襄盛举,但是~~~~~老天爷还是眷顾著我啦!同样出身于校园民歌的江明学大哥也将举办一场小型的民歌演唱会《江明学的民歌拾光演唱会》~~~时间就在九月十三日星期天,这次铁定不要再错过了!而且,江哥告诉我们,虽然是小型演唱会,但是编曲、乐手、合音都属超强阵容,一定是值回票价的呀!

至于演唱的曲目~~当然是耳熟能详的歌啰!!!微风往事、木棉道、那一盆火、为何梦见他、月琴、花戒指、如果真有来生、秋意上心头、乡间小路............,看到这些歌突然想到演唱会当天会不会变成大型KTV?因为每一首歌都会唱呀!

 

今天就来先听听"秋意上心头"这首歌,演唱会当天,你就会发现在现场听更有不一样的感动啰!!

  

 

演唱会的票还在热卖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连结"江明学的民歌拾光演唱会",里面有详细的演唱会资讯~~~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