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宜賓老鄉喝了點酒,帶著一點醉意,討論了一下裝配式的話題。

裝配式是個好東西,是以後的趨勢,但為什麼在政府不遺餘力推廣,行業人士一呼百應跟進的背景之下,推進進程似乎並不順利?

斗膽去推測一個原因,大概是都低頭忙著解決問題去了,卻沒去質疑提出的問題本身是否有問題。

推進裝配式的初衷,除了環保節能,減少人工的宏觀目的之外,對建設方而言,最大的利好在於可能實現更快更省更好;而某些地區為了穩妥起見,以較低技術標準(比如只做疊合板,樓梯板,隔牆板),較廣覆蓋範圍的形式推進,站在某些角度是能夠理解的,但也帶來一個無解的悖論:

只做三板的情況下,成本永遠只有增量沒有減量,進度只會延長不會有丁點兒加快,而質量控制只會消耗更多管理成本並不帶來任何品質溢價;

不管參建各方多麼專業,建設方的協調多麼有力,整個管控即使做到了6西格瑪精度,無非只能逼近一個穩定的成本進度增量值,這讓人覺得無奈。

如此一來,建設方無一點甜頭,也並無在以後獲得甜頭的預期,變成為了做裝配而裝配,但凡碰到裝配要求,第一反應都是想方設法規避,即使做完了一個裝配項目,也不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拿出來說的業績,反而吐槽裝配式倒成為了主流的技術正確。

趨利避害是本性,沒有價值的事物,就沒有人願意靠近,更不會有人支持。

裝配式成了一個到處不受歡迎的東西。

裝配式到底有無價值,倒是是不是好東西?這不能一概而論,生活是具體的,裝配式的事情也是如此。

如上所述,若只做三板,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那牛筆吹上天,黑的也說不成白的,沒有人覺得有半點好;反之,若能讓新生事物的優勢得到落地,並實實在在惠及利益相關方,那自然是人見人愛的香饃饃。

以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高層住宅為例,裝配率高一點點,裝配式的優點就是能帶來效益的:

主體匹配高精度模板,實現主體,隔牆免抹灰,減少濕作業除了環保好處,更是節省了的真金白銀,再系統結合產品戶型的標準化,大體量情況下,那工業化的成本優勢凸顯無疑;

外維護牆非砌築加爬架外維護措施,使得大穿插成為可能,即使結構主體工期滯後,通過抓現場管理,縮短整體呈現周期,變成了可望而可求的事情,跳一跳,就能夠得著;

當更多部品部件實現工廠化生產,建築質量和耐久性優勢也逐漸呈現,這些成效還可以帶來一定產品溢價。

朋友會說,現在低裝配率已經把大家搞得很不爽了,你倒好,還倡導提高裝配率?

但辯證的說,因噎廢食永遠是弊大於利,把低難度的事情反覆做10000遍,也並不能質變成高難度項目中的有效經驗:

PC工廠放眼望去是一水的疊合板-能效槓桿最低的構件,即使24小時熱火朝天的運轉,也並非就預示著建築產業化在跑步向前;

僅僅是致力於疊合板,樓梯的繪製工作,算算裝配率的數字遊戲,中專生就能完成,即使詳圖深化單位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這並非表示產業化設計諮詢水平在逐步提升;

最重要的是,產業化自身的優勢是其實現市場化的最核心動力,若不能被合適規則妥善引導發揮出來,僅僅靠著一紙命令強制執行,行業便會失去最根本的生命力。

方向的選擇只看底層邏輯,而不是以難度高低來決策;

正確的道路往往都不容易。

對於一個公司而言,怎麼分餅,決定了一個公司能做多大;

對於一個行業,給定一個什麼樣的機制,將決定其是否能夠健康蓬勃發展。

在推廣裝配式全過程諮詢設計業務過程中,我經常會說到深圳模式的啟迪(詳舊文《裝配式建築的困境與突圍》),即通過大量的前置管理工作,系統性降低裝配式建筑後期的管控風險,對目前平行分包仍是主流的情況,管控成效卓越。

這一套嚴格但富有成效的機制,不管裝配率的高低,都能保障當地建築產業化進程順利推進,成就了深圳在推進建築產業化中尖刀部隊的地位,江湖人稱「深圳模式」。

這是機制決定行業生命力教科書級的案例。

原本以為是深圳獨有,直到看到一則新聞(詳第二條推送),才發現星星之火,已然燎原,海南省的產業化管控機制的基因就源於深圳模式:

初步設計完成後,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指導施工圖設計,建設單位應組織人員編製裝配式建築實施方案,內容包括工作機制的建立、建築設計方案、構件生產及運輸方案、施工組織等內容;

主管部門應組織裝配式建築設計,結構,施工等方面的專家(5或7名)對相關資料進行審查,並出具專項審查意見書,等等。

這預示著深圳模式已經被有效驗證,也開始進入了更大範圍的推廣應用階段,深圳經驗將惠及整個新興行業。

或許,這標誌著裝配式建築新時代的開始。

- END -

酒醒了,意猶未盡

歡迎點擊圖片了解佳構諮詢

酒,我們再約一台

佳構諮詢源於深圳,服務全國

31個裝配式項目全過程諮詢業績

遍布深圳,廈門,南寧,福州,宜昌,成都等城市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你喜歡朝露的文章

請關注公眾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