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古城,素有東甌名鎮之稱,有着約一千七百年曆史。


北宋時期,知州楊蟠將溫州古城劃爲三十六坊,留下了“過時燈火後,蕭鼓正喧闐。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圓”的詩句,讓後人傳誦至今。


而這其中,就有五坊位於公園路一帶。可見自古以來,公園路就是溫州人生活的中心地帶。


千年過去,楊蟠所定的三十六坊,隨着時光變換而大多“名更地異”,但墨池坊、康樂坊、揚名坊等地名,以及坊巷中那些人文底蘊,還留在溫州人的生活中。


最近,公園路片區改造提升工程已經啓動,歷史文化街區文化組梳理了不少有關公園路一帶”五坊“的內容。今天,三十六坊君就和大家聊聊,公園路的坊巷往事。


先來說說古代坊與市是什麼

▲清末的積穀山


北宋時期的坊,一開始延續兩晉和隋唐時期以來的坊市制度。溫州城內設有坊(居民區)和市(商業區)。坊與坊之間隔着高牆,各坊有坊門,居民只能從坊門出入。每坊有坊卒把守,以擊鼓爲號。到了夜晚宵禁,市禁止商業活動,坊也不允許百姓外出。


不過,隨着宋代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這種坊市制度很快就有了新的變化。知州楊蟠到任後,廢除裏坊制度,根據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以及地理環境,將全市定爲三十六坊。他以河道或街道爲界,將一座城市劃分成整齊美觀的三十六個部分,相當於今天的三十六個社區,這對城市的管理是一重大突破。此後,春秋轉換,溫州城的更新萬變不離其宗。

↓↓↓



儒英坊


所在位置:
南起公園路,向北轉西,至興文裏,今縣學前一帶
得名由來:
永嘉縣學所在地


“儒英坊”,因坊邊坐落着祭祀“東海王”騶搖的廟宇,理所當然成爲“公園路五坊”之首。它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現在的縣學前。


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載:永嘉儒學在縣治東華蓋麓,宋元佑三年(1088)縣令吳君平始建。“儒英坊”便是因爲設有儒家英才薈萃的“縣學”而得名。明代時,這裏曾改名爲“聚英坊”。民國期間,又以此處位於縣學之前而改名縣學前,沿用至今。


在縣學前東北向,有一條沿着華蓋山西面山腳延伸的老巷,巷名叫華蓋裏,南北走向,南起縣前頭(現高盈小區),北至瓦市殿巷。古時,華蓋裏一分爲三,即南段小沙巷,中段大殿前,北段山下街。這裏古蹟頗多,較爲著名的有梧竹書院、東甌王廟和硯瓦槽。



▲東甌王廟門臺


梧竹書院爲明代姜準所築。姜準,字平仲,號艮峯,永嘉縣人。他生活在明萬曆年間,雖然缺少做官的運氣,卻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多年採集的地方風物筆記,寫出一本流傳甚廣、有着濃厚甌越地域色彩的隨筆《歧海瑣談》。書中所記錄溫州的傳統風俗習慣,爲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寶庫。姜準還是著名的藏書家,梧竹書院雖規模不大,但以梧桐、修竹唱主角,顯得清氣十足。他的朋友何白有詩讚嘆:“華蓋峯前舊書屋,繞屋高梧映深竹,編摩上下數千年,圖籍縱橫三萬牘”。可惜梧竹書院今已不存。


東甌王廟,祭祀的是東甌王騶搖。騶搖(約公元前251—前192年),越王勾踐後人,漢惠帝三年(前192年)因率衆佐漢滅秦、破楚有功,受帝之賜,封東海王,定都東海前岸的東甌之地,俗稱東甌王。《史記》中對此有記載。騶搖死後,其墓就建在市區西郊的甌浦山。


東甌王廟早年曾爲縣學前小學,後改稱華蓋裏小學。而老人們至今仍習慣於稱東甌王廟爲大殿。據說大殿邊上還有一小殿,小殿對面是古戲臺,街坊誰家有“白喜事”,會請來戲班子登臺演個兩三天。現在這裏還能看到老門臺。


硯瓦槽,文獻記載,這裏曾是一個石窟,踩石級入洞,便見一泓涓涓細流,不斷地從巖壑中流出,然後注入一酷似硯槽的石罅上。因泉水亢旱不涸,味甚甘洌,名曰“蒙泉”,曾名列溫州三大名泉之首。在前方的路口,以前還豎有牌坊,上書“太玉洞天”。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登華蓋山時,曾留下詩曰:"相傳容成子,飛昇在華蓋。於今四千年,仙蹟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絕味可愛……


據《永嘉縣誌》記述,蒙泉兩旁岩石上鐫有許多宋、元時代詩刻,然而千年風雨後,如今只能見到“蒙泉,萬曆癸丑仲冬吉立”的明代青石匾額了。到了20世紀90年代,泉水水流漸漸虛弱,終至乾涸。



儒志坊


所在位置:
東起園西巷口,西至解放路,今府學巷一帶
得名由來:
紀念“永嘉之學”始倡者、“儒志先生”王開祖

儒志坊,是宋時楊蟠爲紀念邑地“永嘉之學”始倡者,人稱儒志先生的王開祖而立。南宋時期,高宗趙構在溫州期間,曾將原州治當作行宮,將儒志坊的張氏故宅改建爲州治。這裏一度還成了溫州的政治中心。明清時,因巷口建有溫州府儒學之故而改名爲府學巷。


王開祖(約1033—1065),字景山,溫州人。皇佑五年(1053)進士,翌年在華蓋山開講“永嘉之學”,從者達數百人。王開祖自此被尊爲永嘉學派先行者,當年講學處被後世稱之爲“東山書院”。清雍正十年(1732)巡道芮復傳將書院移建於積穀山麓。著有《儒志篇》流傳於世。


▲東山書院


不過,王開祖也並不總是一板一眼的“嚴師”形象。相傳他年輕時也愛替人吟詩賦聯,某日正伏案靜讀,有兩位街坊熟人上門取討開業大吉的對聯討彩,但有要求,即在對聯中顯露裁縫店生意興隆又不失小酒店財源廣進之兆。王開祖一聽,明白是一間店堂經營兩種項目,淡淡一笑,便答應下來。次日凌晨,鞭炮聲響街坊聚集,但見那店堂門首兩邊貼着王開祖大筆揮就的一副對聯:上聯"楊柳襯衣綠",下聯"桃花映酒紅"。對仗工整,句律嚴格,借春光風物,將裁縫與酒店巧妙地融合其中。


▲清光緒《永嘉縣誌》裏的《東山書院圖》


儒志坊在明清時更名爲“府學巷”,府學位於巷口。


府學巷中段,有一條名叫“九柏園頭”的小巷與公園路相通。巷名的來源據說與明代此地有一處長着九棵古柏的私家花園有關。1937年,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遊擊總隊租用這裏的黃宅、魏宅爲辦事處,翌年3月兩宅打通,改爲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


▲新四軍駐溫通訊處舊址


府學巷底是積穀山,自古以來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曾有“山之勝甲一郡”之譽。積穀山又名飛霞山、東山,俗稱小赤壁,位於北斗九山之口,舊時這裏有謝客巖、池上樓、飛霞洞、臥樹樓、昇仙臺、留雲亭等勝蹟,歷來是名人雅士遊覽佳處,留下衆多摩崖題刻。溫州三大名泉的另一泉“冽泉”,就在積穀山西麓的春草池邊上,井底積澱流沙,泉水從流沙處盈盈而出。相傳當年謝靈運在溫州任永嘉郡守時,就是看中這一口好泉眼,纔在旁開鑿春草池的。


▲1877年,從積穀山俯瞰溫州南門外



謝池坊


所在位置:
南起人民東路,轉西至解放南路,今謝池巷之舊稱
得名由來:
謝靈運、謝池


謝池坊即今謝池巷之舊稱,因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以及巷底的謝池而得名。明朝曾名“雲衢坊”,歷來是“車水馬龍歸一衢,萬家燈火商賈旺”的鬧市商圈。


謝靈運(385年-433年),以字行,浙江會稽人(今紹興),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


謝靈運在溫州擔任太守的一年多時間裏,足跡幾乎踏遍了這裏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衆多不朽詩篇。可以說,溫州成就了謝靈運中國山水詩鼻祖的美名。他一生留下的90多首詩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寫溫州(永嘉)或與之有關的。


謝靈運在溫州也留下了衆多足跡:如“池上樓”、“謝公樓”、“夢草堂”等。《登池上樓》的那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的經典名句。連詩仙李白也羨慕不已,在《送舍弟》中用“他日相思一夢君,應得池塘生春草”抒發內心的嚮往之情。蘇東坡也曾有詩句自勉:“自言官長如靈運,能使江水似永嘉。”


▲池上樓


北宋大觀三年(1109),被稱爲“元豐九先生”之一的周行己,因曾師事程頤而遭新黨參劾,罷職回溫,在縣城謝池坊故宅創建書院,此後授徒講學,傳習洛、關之學,“邦人始知有伊洛之學”。後人稱他爲“永嘉先生”,他創辦的浮沚書院是溫州歷史上一所影響深遠的著名書院。


明神宗萬曆(1573-1620)初,御史屠叔方奏建卓敬祠於溫州郡城謝池坊。卓敬(1348-1402)字惟恭,號海幢,以忠烈而流芳後世。卓敬因反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帝位被殺,朱棣曾感嘆說:“國家養士三十年,不負其君,惟得一卓敬。”萬曆十一年(1583),卓忠貞公祠(簡稱卓公祠)被移建於江心嶼文信國公祠右。


▲江心嶼卓公亭旁的卓敬像


位於謝池巷的“池上樓”,舊時名如園,北起府學巷,南至謝池巷,東與中山公園一牆之隔,西邊包括現溫醫附一院急診樓。清道光年間,時任湖南糧儲道的邑人張瑞溥,辭官回到故里後,在謝靈運“池上樓”舊址旁,臨池建屋三幢,取名“如園”。張瑞溥建園時,“以存謝公(謝靈運)之舊”,在傳說中的“謝池”邊建了“池上樓”、“春草池”、“春草軒”、“懷謝亭”等。清代溫州知府樑恭辰之父樑章鉅的“樓閣俯城隅,一角永嘉好山水;風流思太守,千秋康樂舊池塘”,正是如園的寫照。


▲義井


與大多數街巷一樣,早年的謝池坊也有一條河。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綠樹成蔭,民居炊煙裊裊。在巷子東頭拐彎處,有“義井”一口,又稱“謝池巷古井”。原井之處爲謝靈運祠的石階前,水爲祠內和居民同時使用。


從池上樓方向過來走上百來步,即是謝池巷的周宅花園,俗稱周宅大屋,與如園一弄之隔。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周雨生購得此屋並進行擴建,當時堪稱浙江最大的整體民宅。周宅南北有河,正門在謝池巷,後門在府學巷。


▲1921年弘一大師與周孟由等人合影,左二爲周孟由,右二爲弘一。


近代,周家在溫州經營典當、錢莊和醬園等實業,家業殷實。與許多大家族一樣,周家也出了各種人才,如留學日本、曾參加同盟會的周孟由和我國銀行界元老周守良等名人。


周孟由與同在日本求學的李叔同(弘一大師)因志趣相投,成爲莫逆之交。1921年,他還曾親赴杭州,陪同弘一大師從杭州出發經上海至溫州,駐錫慶福寺。


背靠積穀山麓的慶福寺,俗名“城下寮”,創建於清嘉慶和道光年間。當年42歲的弘一(李叔同)來到溫州後,駐錫慶福寺十二年。弘一大師生前曾多次說過,溫州是他的“第二故鄉”,慶福寺是“第二常住”。溫州是他建構和形成其佛學、文化等思想體系之地,大師也爲溫州留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弘一大師在溫州的伙食費均由周孟由、周仲錚兩兄弟按月供給。周孟由還熱衷於教育事業,將周宅祠堂捐辦爲“民德小學”(今府學巷小學址)。周守良則是我國銀行界元老,曾就讀北京大學商科,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弟子,蔡元培曾稱讚他“居士仁心到魚鳥,古人居教自詩書”。他還受梁啓超賞識,書聯教誨:“得意當爲三日雨,問心可對十年燈”。



德政坊


所在位置:
東起華蓋裏,西至解放北路,今縣後巷一帶。
得名由來:
永嘉縣署


因處於古永嘉縣署之後,寄望官府辦事有“德政”,爲“溯其善政”而命名(見《坊記》所稱)。清代,以地處永嘉縣署之北,本地謂北爲後,而諧音改稱爲縣後巷。


明清年間的縣後巷,差不多就是官衙的公寓所在。


古時溫緙絲、甌綢聞名遐邇,其淵源可上溯至東晉、南朝。南朝時期,鄭緝之在《永嘉郡記》中稱:“永嘉有八輩蠶”,並在世界上首次記載了養蠶低溫催青法,說明當時永嘉郡的養蠶技術相當先進。明代溫州絲綢業非常興盛,明前、中期,溫州有官辦織染局,地點就設在府城德政坊,規模不小。


縣後巷的東端拐個彎,便是河西橋,河西橋連着瓦市殿巷和橫井巷。”橫井“位於該巷的52號宅前,其歷史可追溯到晉太寧間。當時,郭璞築永嘉郡城,”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橫井即是其中一口 。井水久旱不涸,水質清冽甘美,巷名也因此而得。除橫井,此巷還保留着另外一口古井,位於巷的拐彎處,名爲"天宿井",同爲二十八宿井之一。



道愛坊


所在位置:
東起華蓋山麓,西至解放北路,今縣前頭一帶
得名由來:
永嘉縣署


▲溫州華蓋山及東城牆外


三十六坊既有德政坊,亦必有道愛坊——道愛坊(縣前頭)與德政坊(縣後巷)同爲宋坊,分處古永嘉縣署前後。《坊記》稱二坊之含義在於“切於防範,俾家警戶省”,則“道愛”與“遺愛”有相同含義爲仁愛。應正句爲“則道愛、遺愛之目”。標榜古時官府辦事講求“道愛”。清代這裏稱“縣前頭”,解放後向東延伸包括大沙巷在內。


德政坊、道愛坊以及附近一帶,則是溫州古時行政管理中心。溫州是一座具有1700來年曆史的古城,自東晉置永嘉郡起,歷經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郡治、州治、府治、縣治都設在城區境內。行政區域設置和行政機構不斷變遷,相關的駐地街巷名稱卻默默記錄了這些變化。


比如廣場路自人民廣場向西至道前橋菜場門口的一段道路,過去曾稱爲“道前街”,而“道前”二字所指的就是1912年廢除溫州府後以溫、處二府所置的“甌海道”之所在地。道址即今鹿城區府大院。



參考資料

《鹿城人文景觀》沈克成、湯章虹著

《三十六坊話今昔》鹿鳴著

編輯:湯琰琰

美編:金珊珊

圖片均來自網絡

轉載於溫州三十六坊



文旅服務推薦閱讀


溫州古道平臺提供下列服務:

國內旅遊  戶外拓展  景區合作

廣告推廣  古道建設   航拍視頻

聯繫電話:小王18958781758(同微信)

民宿預訂、合作:15167801758(同微信)


賞美景 

憶鄉愁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溫州古道

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預訂民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