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學刊》第⑨期完工付印了,所以現在可以開始給第十期徵稿了。

⑨期目錄。上面題圖是本期封底

前面幾期的副標,除第四期「我們的年代記」外都是七個字,然後八期「八方雲集的流水席」是八個字,這一期就九個字。那下一期是不是要十個字?就「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好了。至於十一期還要不要這樣玩下去,到時候再說。

目前雖然還沒有特別規劃什麼專題,想先繼續讓大家自由發揮,不過現在也有個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的題目,和「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兩句孔融的名言也很合,就是有關《東方》專門展會(即THO,Touhou Only)的知識、情報、經驗談以及展望。

這兩三年,我們親身經歷、見證了中國大陸地區《東方》同人社團、活動與刊物在當今這個「大IP戰國時代」之中的穩步發展和多樣化;我今年一邊工作一邊參加活動,也見到了許多兼具熱誠與策劃、行動能力的同學,紛紛想著可以怎樣把活動辦得更好。同時,得益於網上即時通訊的便利,創作型的社團、策辦展會的社團現在都能常年互通有無、交流信息──現在明年各地THO的檔期就已排得差不多了,尚未確定的也有了大致的範圍。一個同好圈能發展到這麼有組織、有規模的地步,是不是很能令人驚嘆?值不值得我們多加探討?

在日本,早有專門倚靠同人展會維生的創作者與運營方,其生態大家也多少能從各種文章、漫畫裡知道一點;那麼現今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日本的情況,就算我們能知道得更多、更深,那畢竟不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地帶;中國的圈子,則是我們可以親身參與的。雖然論經濟利益、機會成本未必上算,但重要的、我親身見證的是,很多同好在這些活動之中得到了歷練,特別是辦展。

能夠成功、順利辦理一場千百人規模的活動,一般人都會承認這在現實中是相當實用的技能。其中牽涉的各種學問,大至經濟學,細至地方法規,也都會在各種地方顯示出它的重要,所以無疑在學術上有著研究價值。而在興趣愛好的層面,相信大家也都希望能瞭解更多與展會相關的知識,樂見同人展會能辦得更好。所以我想,有興趣在這方面著墨的同好,就可以考慮給我們學刊第十期投稿了。

除了本刊,現在也已經有同好在著手研究大陸地區展會辦理的相關知識,如「全國地方東方調查組」(可加調查員晚嵐QQ:1197813623,),亦有人打算作些經驗總結,來幫助有心加入活動辦理的同好,歡迎有興趣者洽詢。也可加入特派員交流羣,鏈接如下:

正在跳轉?

jq.qq.com

除了展會相關的這個專題,其他題材的《東方》相關研究、評論文章也歡迎投稿。截稿日期,由於我現在沒有正職,可以花多一點時間在這個上面,而之後可能又要找別的工作,所以就暫訂2019年2月19日元宵節吧,我爭取3月中下旬或4月就出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