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關的各項檢查及臨牀意義,都在這裏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都不十分明顯,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更多地依賴於相關的臨牀檢驗結果。下面就逐一介紹與糖尿病相關的各項檢查及其結果判讀。

  尿糖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檢查呈陰性。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時,腎臟的腎小管就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會增高呈陽性,化驗單上用“+”號表示。

  臨牀意義:

  一般情況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況。但尿糖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血糖與尿糖並不完全一致,例如:當患者有腎臟疾病時,由於腎糖閾增高,患者儘管血糖很高,尿糖卻往往陰性;再如,妊娠期婦女腎糖閾往往減低,儘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陽性。因此,尿糖結果僅供參考,而不能作爲糖尿病的診斷依據。

  血糖

  臨牀上所說的血糖是指血漿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除飲水外未進任何食物)於早餐前抽靜脈血所測的血糖,它間接反映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餐後2小時血糖(P2hPG)則可間接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

  空腹血糖 ≥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診斷爲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爲空腹血糖受損(IFG),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爲糖耐量受損(IGT)。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統稱爲糖尿病前期。

  作爲糖尿病患者,理想情況下血糖應控制在: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0mmol/L。

  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健康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後,血糖濃度僅爲暫時性輕度升高,2小時後可恢復到正常水平,此謂人體的耐糖現象。給受試者測定空腹血糖後,口服75g葡萄糖,之後分別在半小時、1小時、2小時及3小時採血測血糖,並畫出相應的血糖——時間曲線,即爲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試驗。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時達高峯,峯值<8.89mmol/L,2小時後血糖<7.8mmol/L,3小時後血糖恢復正常。

  葡萄糖耐量試驗對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診斷價值。對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及餐後2小時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須依賴葡萄糖耐量試驗才能做出最後診斷。但葡萄糖耐量試驗不能用於評估糖尿病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血糖水平受飲食、運動量、情緒、藥物的影響而經常波動,因此,化驗一次血糖只能反映採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採血前一段時間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採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爲4%~6%。我國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爲1.5~2.4mmol/L。

  對於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尿病患者,瞭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意義。在我國,糖化血紅蛋白目前不被用於糖尿病的診斷,也不能用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化驗結果來指導每日降糖藥物的用量。

  胰島功能測定試驗

  主要用於瞭解胰島β細胞的功能狀態,協助判斷糖尿病類型並確定治療方案。通常包括:

  1,胰島素釋放試驗:

  口服75g葡萄糖,測定餐前及餐後血漿胰島素水平。

  空腹正常胰島素值爲5-25微單位/毫升,服糖後1小時上升爲空腹的5-10倍,3小時後恢復至空腹水平。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餐後胰島素分泌也無明顯增加,胰島素釋放曲線呈無反應型或低平曲線。

  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後胰島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島素分泌高峯往往延遲至2-3小時後出現;2型糖尿病晚期,由於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趨於衰竭,其胰島素分泌曲線可與1型糖尿病相似。

  在指導用藥方面,如果胰島素分泌量不低,說明主要問題是胰島素抵抗,治療上應控制飲食、加強鍛鍊、減肥,選擇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等);如果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則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治療。

  2,C肽釋放試驗:

  C肽是胰島素原最後生成胰島素時的等分子離解產物,因此,測定C肽可以間接反映自身胰島素的分泌情況。

  健康人空腹血漿C肽值爲0.8~4.0 μg/L,餐後1~2小時增加4~5倍,3小時後基本恢復到空腹水平。本試驗的意義與胰島素釋放試驗相同。血清C肽測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島素的幹擾,能更準確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併發腎臟損害,如不及時發現和治療,會逐漸發展爲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腎病,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常爲陰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規中出現尿蛋白時,腎臟病變往往已不是早期。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反映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尿微量白蛋白超過30mg/24h,或20μg/min,則提示有早期腎損害。此時如能嚴格地控制血糖、血壓並配合其他治療,腎功能多半可以恢復正常。

  血、尿酮體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嚴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礙,造成脂肪分解,產生大量酮體並在血中堆積,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時發現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尿酮體檢查是篩查試驗,結果陽性也可能是由於不能進食或嘔吐造成的;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準確性較差。可靠的試驗是測定血中的β-羥丁酸含量,超過0.5mmol/L,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相關抗體

  包括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細胞抗體(ICA)和胰島素自身抗體(IAA)等,主要用於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這三種抗體均呈陰性。1型糖尿病多呈陽性,其中,穀氨酸脫羧酶抗體診斷價值最高,其陽性率高達90%且可持續多年。

  血脂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徵,除血糖高以外,往往還同時伴有血脂代謝異常等,共同構成了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應比一般人更加嚴格,我國糖尿病學會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應控制在:總膽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面對六大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應如何篩查呢?

  1

  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糖尿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人羣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

  1.篩查時間

  糖尿病確診時及以後,無論是年輕還是高齡患者,至少每年1次到內分泌科或心內科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依據醫生意見完善診治;

  血壓長期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或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或血脂居高不下,頸部或下肢血管B超提示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建議進一步篩查心腦血管疾病;

  ≥40歲以上的患者,如果常出現胸悶、心悸、胸痛、頭昏、頭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

  ≥60歲以上的患者,依據病情每3-6個月至醫院篩查;

  2.篩查項目

  常規篩查項目:血脂、肝腎功、糖化血紅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頸部血管B超、下肢血管B超、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B超、經顱多普勒等。

  進一步篩查的項目:心肌灌注斷層掃描、冠脈CTA、冠脈造影;頭頸CTA+三維重建、頭顱CT平掃、頭顱MRI+腦彌散成像等。

  2

  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病,現已成爲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1.篩查時間

  確診2型糖尿病後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篩查;

  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至5年內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篩查;

  出現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增多、面部浮腫、雙下肢浮腫、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時及時篩查;

  2.篩查項目

  常規篩查項目:腎功、尿常規、腎臟B超,若尿蛋白持續2次陽性,應進一步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檢查;

  進一步篩查的項目:腎圖、腎穿活檢術等。

  3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尤其是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特有的併發症。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其他眼部疾病早發的高危人羣,這些眼病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

  存在微動脈瘤可作爲鑑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合併其他眼底病變的指標。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與糖尿病腎病同時伴發。

  1.篩查時間

  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後進行首次綜合性眼檢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後的5年內應進行綜合性眼檢查;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推薦每1~2年行一次檢查;

  輕度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每年1次;

  中度非增殖期病變患者每3~6個月1次;

  重度非增殖期病變患者每3個月1次;

  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依據病情複查,一般每1-2月1次;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或妊娠初3個月進行綜合性眼檢查;

  有臨牀意義的黃斑水腫應每3個月進行復查。

  2.篩查項目

  目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檢測方法有:直接檢眼鏡、免散瞳眼底拍照、7個標準視野眼底彩照、眼底熒光造影等。其中免散瞳眼底拍照和7個標準視野眼底彩照最爲常用。

  4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以後者多見。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等因素相關,病程達10年以上者,易出現明顯的神經病變臨牀表現,糖尿病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最常見類型。

  1.篩查時間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和1型糖尿病患者診斷 5 年後,應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查,隨後至少每年篩查一次。

  2.篩查項目

  踝反射、針刺痛覺、震動覺、壓力覺、溫度覺等5項檢查來篩查。最常用的方法爲用128 Hz音叉評估震動覺(大纖維功能)以及10克尼龍絲評估壓力覺以明確足潰瘍和截肢的風險。

  5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病變通常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發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增加2倍。

  我國調查顯示,根據踝肱指數(ABI)檢查結果判斷,50歲以上合併至少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中,約20%的患者合併該病。

  1.篩查時間

  對於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進行1次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的篩查。

  伴有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發病危險因素(如合併心腦血管病變、血脂異常、高血壓、吸菸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至少篩查1次。

  2.篩查項目

  常規篩查項目:靜息時踝肱指數測定、踏車平板試驗後ABI測定、雙下肢血管B超等。

  進一步篩查:雙下肢血管CTA檢查等。

  6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於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致微循環障礙而發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

  糖尿病足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1.篩查時間

  糖尿病患者應每年進行全面的足部檢查,評估目前神經病變的症狀(疼痛、燒灼、麻木感)和下肢血管疾病(下肢疲勞、跛行)以確定潰瘍和截肢的危險因素。

  2.篩查項目

  檢查應包括神經方面評估(10克尼龍絲試驗和針刺或振動覺試驗或踝反射)和血管評估(下肢和足部血管搏動、下肢血管B超、雙下肢CTA檢查等)。

  糖尿病併發症在於預防,而預防在於我們不斷地監測病情並及時治療,而病情的好壞在於我們每一天血糖的控制情況。

  糖尿病的篩查不分年齡,除了我們每次常規篩查一般項目(血糖、血脂、血壓、肝腎功、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等)外,糖尿病病程超過1年後,關於心、腦、腎、眼、足部等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查我們也應該重視起來。

  年齡≥40歲或病程超過5年的患者更應依據病情加強監測,如果你已經是糖尿病併發症的高發年齡更要提高警惕,而年輕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該懈怠,堅持每天把血糖控制達標,才能讓併發症來得慢一點或避免併發症發生。

  以上作者:沐欣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