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五日早晨,經過一夜的休息,時任廣西布政使朱椿心情頗佳。根據安排,這天朱椿要乘坐轎子去桂林城外郊遊一番。誰曾想,朱椿一行剛出門,路邊就有一位老者舉着一冊文書攔住了去路。

  誰叫自己是父母官呢,朱椿迫不得已只能接下了老者的文書。隨從將文書遞到朱椿的手中,原來是一份向朝廷建言的文冊。打開一看,裏面寫了五個建議:一是請朝廷減免賦稅;二是建議朝廷在農村設立糧倉,方便救濟貧民;三是廢除鹽商盜竊案連坐的罪行;四是禁止各地種植鴉片;五是裁減寺廟僧侶,減輕國家負擔。

  從當時社會局勢來看,老者的五條建議很有遠見性。可朱椿看了五條建議後,臉色劇變,如臨大敵,絲毫沒了郊遊的興趣。朱椿立即回府,還命人將老人一同帶回。經過一番詢問,朱椿才得知老人名叫吳英,是當地一個秀才。

  吳英關心國家,向朝廷提供建議,本應該得到讚賞。情況問清楚後,朱椿卻認爲吳英是大逆不道。理由有兩點:一是讀書人妄論國事;二是沒有避乾隆名諱,他在建議中寫了“聖上遵太后之遺命,命免各省稅糧,其德非不‘弘’也”。

  事情清楚了,朱椿先是將吳春下獄,然後將這樁大案轉交廣西巡撫姚成烈。經過一番審訊,情況很清楚,所有建議都是吳英自己寫的,純粹是建議非自己內心的憤慨。很快,廣西巡撫向乾隆彙報了案件全過程,還提出處理吳英的辦法。

  姚成烈認爲,吳英妄言朝廷政策,還冒犯皇帝名諱,實乃十惡不赦,應該以“大逆”凌遲處死。看了奏摺後,乾隆批示兩個字,“同意!”吳英本人被凌遲處死,親人一律被髮配邊疆。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想到,這是“文字獄” 啊。確實如此,這就是乾隆年間殘酷的文字獄。

  資料顯示,乾隆年間文字獄竟然有130多起,讀書人言語稍有僭越,立即會被處死或者全家被株連。直到乾隆五十三年,文字獄的高潮終於逐漸告一段落。

  參考資料:《清朝文字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