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以为自己是变胖了。

有六年了吧? 当时去黄山,回来看了照片,发现从肋骨下方到肚脐之间突出一圈,当时渐渐在变胖,以为只是更胖而已,没想到不过是个开端,之后渐渐地心下(就是胃的位置)不时有闷胀、堵住或是胃糟糟的感觉,胃不太舒服直觉上吃点理中汤,好像也会好一点,但也就那样。至于伴随的胸闷、短气(注)还以为是其他的证。

(注) 吸气要有点用力,吸进来的气只能到卡住的位置就下不去了。总之,身体的各项器官正常运作时是不会感觉得它们的存在,一旦发现自己在「呼吸」、「有心跳」、「吞东西」…,那就是有问题了,原本是正常的功能,变成了「症状」。

这六年来吃过的方子可多了去,心下痞硬又干噫食臭的《生姜泻心汤》、自律神经失调的《陈皮半夏抑肝散》、胸中气塞的《橘皮枳实生姜汤》、心下支结的《柴胡桂枝汤》、胸闷脇痛的《小柴胡汤》、心下闷微痛或是脇下痛引肩背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心下有痰饮的《茯苓桂枝甘草汤》、湿气发为中满的《白术茯苓厚朴汤》;有时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也用过了。

生过孩子,肚子不免突出许多,当心下闷胀时,整个会从心下到小腹胀得看起来就像大腹便便一样,所以,腹胀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心下坚大如盘的《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转气汤)及《枳实白术汤》、本来还想试《己椒苈黄丸》;有时候,肋骨下方,皮肤底下会有蚂蚁在爬的感觉,搔也搔不著,如有物在皮中状,加上有黄汗的问题,试《桂枝加黄耆汤》似乎也很合理了;饿了难受、饱了也不舒服,《乌梅丸》也没错过。

有几个方子吃起来似乎有好一点,部份是治到别的了,有一些则是无影无踪,也有更不舒服的。问题是,就算不吃药,这些症状时好时严重些,不像感冒,不对证就不会好,病愈的感觉相当清楚,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慢性病应该吃久一点? 或者是药方开得不对,总之就这样拖著,严重时,吃饱饭都没法儿坐著,这样一来,连上班都成了问题;惨烈时,连前弯剪脚指甲都困难,过日子都有困扰。胖已经不是美感的问题了,生活品质都大受影响。

这期间,去泰国玩,感冒没治好,回国后病情加重,眼看自己是搞不了,都快意识不清,赶紧请先生送我到医院,急诊室的柜台人员一听说是从泰国回来又发著高烧,紧急呼叫义工推床过来,三七二十一把我推上床去送到留观室,就这样被留在医院治疗兼观察一天,回来后,那种胃堵堵、肋骨下方卡住的感觉更是如影随行,直到2014到江西拜访龙老师,他用了针以后,呼吸才能通到肚子,能吸上这一口气真是舒坦呀! 只是这心下、脇下胀的问题还是一直没有解决,当时吃了血腑逐瘀汤,好像好一点,主要却治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个问题也不是痛苦到活不下去,只是对生活品质影响很大,每天总要吃东西的,胃卡住了不但不能享受食物,连正常饮食都有问题,吃药也麻烦,只要是有点腻的药,似乎都消化不了,像是肾气丸、小建中汤等等,每天上班都有困难,毕竟吃饱了不能坐著,至少要散步半小时,以为是消化的问题,《理中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平胃散》地吃,也都只是略略改善。

有一天,我路过办公室附近的面包店,店面是玻璃墙,从外面就能看见排列得井然有序又色相迷人的面包,站在墙外,望著面包,不禁悲中来,小时候跟哥哥弟弟们去偷挖蕃薯被打得遍体鳞伤,为了偷一点拜拜吃的东西,就被罚跪一下午,现在有钱了,想吃什么就可以买什么,却是,唉~ 吃不了,正在神伤之际,突然听到有人叫我:「Wendy,妳在干什么?」吓了一跳,一转身原来是经理,她看到我泪眼汪汪,颇为讶异,关心地问道:「妳怎么了?」回曰:「我很想吃这个面包。」她就更不解了:「要吃就去买来吃呀!」我只好无奈地回答:「虽然很想吃,但是胃胀得要命,没法子吃。」经理常胃痛,大概也能感同身受,两人默默地就分手了。

也不是没怀疑过《十枣汤》,只是上课时老师不断强调其猛烈性,还教大家用胡希恕教授的法子煮药,总之,听起来很可怕,一直没敢试,可是这就是经方厉害之处,很对得上证的方,用别的就是没效,记得上回去买大青龙汤药方,药局人员一直质疑我不该这样开药,很担心我会把人医死,虽然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可是大青龙汤证,就得用《大青龙汤》呀,别说小柴胡没效,差一个字的小青龙也没效! 印象中读到一个医案,医家也想用温化的方法来治十枣汤证,但就是没效。

直到今年2月底,实在胀得难受,肋骨下方奇痒难当,还长出疹子来,再把条文调出来看,也查了许多医案,怎么看都很合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