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聪 封面新闻 记者 谢颖

  清风拂松柏,清明祭忠魂。

  4月5日,巴中市通江县开展“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当地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社会各界群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00余人倾诉哀思,祭奠英灵。

  通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所在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我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自2012年5月9日修缮竣工开园以来,已有超过600万人次前来缅怀革命先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这是我们的电子蜡烛,这里一拧就亮了,再给您一束鲜花……”通江县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向祭祀者进行劝导。通江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仁孝通江·绿色殡葬”的理念,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绿色祭祀和生态祭祀。

  3月下旬,通江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团县委等多部门通过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和公益短信等方式,联合向市民发放“清明节生态祭扫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选取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集中共祭、网上纪念等多种文明方式祭扫。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介绍:“随着清明节的临近,网上祭奠逐渐迎来高峰,不少网友通过点蜡烛、献鲜花、作诗题文、转发朋友圈等方式,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祭奠。”截至目前,点击数已达20000余人次,留言达300多条。网友“@传承红色基因”留言,“从大别山到大巴山,千里寻亲,沿着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