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曼斯克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科拉半島上,是摩爾曼斯克州的首府,向北直通巴倫支海。

  從地理位置上說,這裏地處北緯68度,深入北極圈三百餘公里,按理說應該冰天雪地纔對,然而現實情況卻十分出人意料,這裏不僅終年不凍,而且從規模上算得上是北極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

  對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不是終年冰封就是一片荒蕪的境況,摩爾曼斯克確實算得上一個另類。甚至更低緯度的海參崴一年當中也要有四個月必須藉助破冰船才能實現通航,但摩爾曼斯克卻絲毫不用擔心結冰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成就了摩爾曼斯克的傳奇?又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摩爾曼斯克的崛起呢?

  科拉半島直面巴倫支海,而巴倫支海經斯瓦爾巴羣島與法蘭士約瑟夫地羣島與北冰洋相隔,這樣從北冰洋漂浮過來的浮冰便被阻擋在這兩個羣島的北岸,無法進入巴倫支海,也就無法抵達摩爾曼斯克。巴倫支海的東邊是狹長的新地島,猶如屏障一般把巴倫支海與寒冷的喀拉海分隔開來。

  如此一來,與巴倫支海相通的便只剩下西面的挪威海,而來自北大西洋暖流的溫暖海水正是從這個通道源源不斷流入巴倫支海,保證了這一海域的溫度,同時也成就了“北極不凍港”的傳奇。

  摩爾曼斯克儘管有如此優越的條件,但它的崛起卻並非一蹴而就。此處遠離俄羅斯中心地帶,南距聖彼得堡1300多公里,很難受到中部經濟帶的輻射影響。在沙俄早期這裏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真正使其名聲鵲起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稍微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俄羅斯雖然面積廣大,但是極度缺乏出海口。西部的波羅的海受制於德國、丹麥和挪威,西南的黑海受制於土耳其,東部的海參崴又時時受到日本海軍的威脅。也就是說除了北部的北冰洋之外,俄羅斯所有的海域都無法直接進入大洋,但北冰洋受溫度的影響大面積冰凍,茫茫白雪到何處找尋一個終年通航的港口呢?

  摩爾曼斯克被發現之後,沙皇政府開始在這裏囤積輜重、發展海軍,以平衡德國對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封鎖。戰爭期間,大批來自英美的協約國物資就是從這裏上岸並迅速武裝俄國軍隊的。然而協約國的勝利並沒能挽救羅曼諾夫王朝的敗滅,隨後不久蘇聯建立,而摩爾曼斯克在後來的衛國戰爭當中真正發揮了挽救危亡的作用。

  德軍從芬蘭出發,原本打算用三天時間拿下摩爾曼斯克,結果這場保衛戰一打就是40個月。在戰鬥的三年裏,摩爾曼斯克不僅接收了四百萬噸戰爭物資,而且自己也生產了數百萬噸的魚類產品,有力供應着蘇軍的糧食消耗。

  蘇美爭霸期間,摩爾曼斯克更是蘇聯高層極爲倚重的籌碼,大批先進的核潛艇列裝於此,一度使北約國家寢食難安。

  後來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帶走了俄羅斯對黑海的控制權,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影響了聖彼得堡軍港的作用發揮,摩爾曼斯克在俄羅斯的作用便更加凸顯。儘管受制於經濟原因,莫斯科方面能夠在摩爾曼斯克投入的人力和財力已遠不能同蘇聯時代相提並論,但可以預見在全球變暖的大前提下,摩爾曼斯克的前景必然不可限量。

  更多俄羅斯歷史地理,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