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四小花旦又雙叒叕上了熱搜,周冬雨也順應時勢淪為了往屆花旦。但她的表演之路卻沒有什麼進階,2017年演著什麼樣的戲,2019年不過換個名字繼續來過。

在今天全國上映的青春劇情片《陽台上》中,周冬雨飾演了一個智力停留在10歲以下的少女陸珊珊。她有著標誌性的黑色短髮,一襲白色連衣裙、眼神澄澈,一派天真無害的模樣,讓人彷彿透過鏡頭,看到了九年前初登大銀幕時的周冬雨。

而她今年的另一部作品《少年的你》同樣是一部青春片,周冬雨飾演性格內向的優等生陳念,在校園裡不斷遭受校園暴力,通過努力複習、考上好大學而離開小鎮,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

27歲的周冬雨,和18歲的易烊千璽拍著校園片,看似是歲月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迹,實則是時光也沒能讓她大步往前飛躍成長。

出道期:被放大的清純與流不完的眼淚

在《山楂樹之戀》小說中,靜秋是個豐乳肥臀讓人心動的漂亮城市姑娘,而那時的周冬雨不過是個長相平平、個子矮小、身材單薄的孩子,站在人堆里一點也不起眼。

但張藝謀力排眾議,堅持要留下她,他認為,「試戲過程中,我發現這位女孩雖已18歲,卻像一張白紙,對社會中的很多人情世故全然不懂,幾乎是現實版靜秋。」

於是,18歲毫無表演經驗的周冬雨,贏過了6000多位競爭者,頂著「謀女郎」的光環正式進入演藝圈。

影片中周冬雨飾演的靜秋簡單、乾淨、天真純潔,看起來柔弱可憐,實則堅韌勇敢,她是那個陰霾年代裡象徵著希望的山楂樹。周冬雨的演繹就如張藝謀所說,不嬌柔造作,但入木三分。

也許是無意識,又或者是下意識,《山楂樹》之後,周冬雨接連演了很多角色,可在氣質、形象甚至人物性格上,都與「靜秋」一脈相承。

《傾城之淚》中罹患骨癌但樂觀堅強的美麗少女給力妹;《宮鎖珠簾》里在權謀紛爭中保持善良天真的宮女沉香;《同桌的你》中文靜秀氣的學霸周小梔。

那段時間,就連在戲外出席活動時,周冬雨的造型和服飾也是偏甜美的,言行舉止顯得謹慎內斂,說話斯斯文文,很是文靜。

在外界看來,周冬雨只適合演這類純情乖乖女,她不需要拼盡一切只用保持水準,最起碼不會出大差錯。而周冬雨也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舒服的飾演著「靜秋」們,用幾乎同一個表情流著不同情緒的眼淚。

發展期:小妞氣質與鬼馬機靈惹人愛

入圈五年後,周冬雨的想法更加成熟起來,她開始思考是繼續不斷重複自我,還是打破自我重塑新生,於是她選擇了《心花路放》中的周麗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直言不諱:「我挺怕大家說我每個角色都一樣。」

可是,那個燙頭、紋身、抽煙、罵髒話,甚至需要她不惜扮丑完成顛覆性表演的殺馬特髮廊妹周麗娟,卻並沒有讓她得到外界的認可,甚至被認為「用力過猛」。

於是,她又回到舒適圈,在《少年班》中演天才學生,在《謊言西西里》中談小清新戀愛。

峰迴路轉的是《七月與安生》的到來,她將放浪、不覊又自我的安生,演繹地淋漓盡致。安生不按規矩辦事,喜歡挑戰權威,用世故和冷酷掩藏自己的脆弱和安全感的缺失。

而這樣總是壓抑自我,敏感又堅強,最終選擇放肆的安生,好像打開了周冬雨本人的開關。她不僅在戲裡演得酣暢,戲外也像是找到了自我,變得開放大膽。她剪掉了自己的長髮,摒棄厚重的妝容,穿上幹練且不失帥氣的衣服,開始敢於表達。

可是,周冬雨卻迅速從文靜乖乖女的套路中,跳到了鬼馬小妞的陷阱中。

沒有了「靜秋」,迎來了「安生」,這之後她在《指甲刀人魔》中飾演的古靈精怪的女孩林樂詩、在《喜歡你》中飾演的迷糊邋遢的創意廚師顧勝男、在《後來的我們》中飾演的執著北漂女方小曉……都或多或少像是另一個「安生」。

周冬雨成為了繼周迅和白百何之後,又一個小妞愛情電影的代言人。

戲路單一,終引發演技質疑

拿到金馬獎影后,本應是對自身的極大肯定,但未曾想,關於周冬雨的演技質疑反而越來越多,甚至比拿獎之前還要多。不少觀眾認為,你都已經拿了一般人難以比肩的影后獎,怎麼還可以拍一些商業爛片呢?你應該更加嚴格的自我約束,要轉型、要進步,而不是止步於當前沾沾自喜,重複自我。

甚至有人揣測,周冬雨演技忽高忽低,關鍵取決於導演能否指導得當;《七月與安生》之所以能讓周冬雨拿獎,也是因為她本人和安生太過相似,本色出演而得到的自然感。

曾經也有導演建議周冬雨,「你現階段選擇劇本、角色要慎重,可能你也注意到觀眾對周氏鬼馬可愛演技已稍顯消化不良,切勿再火上澆油。」

可是,面對質疑也好,建議也罷,周冬雨有著自己的考量。她曾經在採訪中表示,相比於「突破」,「變胖」這個事情真正讓她有危機感。在周冬雨看來,演員其實很被動,接什麼戲,走什麼路,都靠「緣分」。

周冬雨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影視圈的現狀,演員會從出道開始就被標籤化,出品方和製作方也會根據標籤臉譜化的選角,導致演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重複表演同質化的內容。

就像陳喬恩和楊蓉,就算都快四十歲了,也會因為未婚,且一直演偶像言情劇,所以到現在也還在演少女。

這的確是一種無奈,但不代表演員只能被動接受和認同。好萊塢女演員也有著同樣的職業瓶頸和危機,但是他們接受一切既定事實後,更多的是從當下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而不是改變自我迎合市場。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憑藉《三塊廣告牌》獲得第90屆奧斯卡影后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就曾坦言,「不要恐懼衰老,而是將每一道皺紋變成自己表演上的利器。」

周冬雨總是深陷戲路單一的旋渦,除了外界因素干擾外,最直接的還是個人觀念的左右。周冬雨曾說,「儘管作為演員,我想演更多不一樣的角色,但會在自己可駕馭的範圍內嘗試。」

周冬雨並不是一個野心十足的演員,懂得止損,在安全範圍內奮鬥。但同時,這或許也就註定了,在演戲上不會達到太高的高度。如果是這樣,想必她真的需要慎重的權衡一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