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机厂」(注一)封闭快一年了,想进去,也不得其门而入。有个机会可以参加文化部为它的将来规划所办的公听会,抱著学习的态度去观摩听讲。虽然,文化局的南海工作坊会场,讨论起80年的古迹,没有任何的临场感,但听各方聚焦于这个古迹的声音,勉为其难的可以「画饼充饥」。

2014.jpg

2014年9月,铁道文化节宣传海报。(图片来自北市文化局官网)

文化部为「台北机厂」(以下简称「北厂」 于指定为国定古迹后办的第一场公听会我参加了,时间在周间日(周五),地点也有点失望,没能直接在北厂厂区内召开。

照片 001.jpg

公听会现场(开议前的席间)。 

我不是「铁道迷」,但自去年台铁开放厂区供民众参观的最后期限迄今这个「症头」(注二)未解,目前算是一个对它还痴迷的「废墟迷」兼「古迹迷」,参观北厂,特别尚未死心。

别说不死心不足恃,因为基于这样的私心,就有了参与的动机,把对这片土地深切的依恋与情感都搬出来支持我持续关心这片工厂遗址被保存下来后怎么做未来的规划。

这个古迹太妙了,因为地处精华(还真有个京华城在附近)地段,地主兼管理者的台铁就把脑子动到卖土地(注三)解决债务问题上,经历成为废墟的时代并不久远,事实上台铁迄今还再利用(会末,北厂厂长回应台大城乡所学生现场勘查研究的提问提及此事),而此古迹的「活化再利用」涉及「跨域问题」,相当程度足以检视政治首长的价值观、处理的态度和眼光,别看这些要素,不同的首长却有不同的政策结果。

相较于今年4月16日之前,台铁仍坚持以切割土地还债,对抗希望全区保留的不同发声,期间透过铁道迷、市府的沟通、认定、民意代表的奔走、关心北厂的朋友们的集气等,现在的讨论氛围不见云开雾散,除了不要让无名火无端自燃加强保全中、不让外界团体或无关的个人入内破坏等,令人忧心的是争取保留下来之后呢?没有规划的结果就是管制中的废墟,或是永远变成养蚊子的仓库?北厂到底可以做甚么利用?

古迹利用的可能性与规范被适用在北厂了,希望它保留下来的关系人,如其所愿的将其留了下来,但是没说「后续」的问题处理;

文化部在会议资料第2页说:「...,展现独特铁道文化与工业遗产之价值」「整体园区可朝『国家级铁道博物馆』方向进行规划并建构一个永续经营『活』的博物馆。」

什么是『国家级铁道博物馆』方向进行规划并建构一个永续经营『活』的博物馆呢?

似乎会这样有心里嘀咕的只有我吧!?

在场的利害关系人,似乎有默契的知道北厂将要成为国家级的铁道博物馆呢,都朝这个方向发表自己的见闻和意见,但整体的维护经费?

这个问题又让讨论氛围回到当初未定为古迹时的情况了。

文化部准备将办个几场这样的公听会集思广益,是端著菜单找客人上门呢?还是胸有成竹的可以招待上门的客人用餐了呢?其实我不知道。

要求保留,没有对保留之后预先设想过?

包括钱从何来,都没有想过吗?

用文资法第八条来说北厂,中央要编预算,文化部也不能筹资吧。

 


----笔记与会者的意见----

看看现场有...专家学者、民意代表(办公室代表)、网路社群代表、铁道相关杂志编辑、大学里的研究生、铁道文史相关社团(包括工作者)、和我一样关心北厂的群众等等,我的纪录是依他们的发言顺序将发言内容转化为文字,概要如后:

1.铁道文化协会:1)动态保存,与现有铁路联结;2)维修的问题(经费);3)易于亲近,老少咸宜;4)北厂刻不让进的问题。

照片 003.jpg

2.打狗铁道故事馆:1)北厂刻不让进,是拒绝亲近古迹的不当性,古迹乃为全民共有的资产。2)北厂是活的,与现有铁路系统联通;3)营运的自偿性要高,自给自足。

3.台北机厂文史守护联盟:1)今年10月分铁道文化节是否能开放北厂的问题;2)现况已抢旧荒芜为当急之要务;3)团进团出办导览的必要性。

4.当地社区代表:1)文资的开放参观;2)让在地社区积极参与这类公听会。

5.台大城乡所学生代表:机场现况的调查与图片分享。

照片 005.jpg

6.学者、民意代表意见汇整:1)短中长期规划为博物馆,短期的开放古迹需兼顾各种价值,如劳工文化、铁道文化、建筑等,因此规画的人才要纳入博物馆专业者协同;2)责成台铁局于立院下个会期前将管理办法拟订完成;3)这些个专家代表们,都有提到经费问题,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7.台铁局:1)台铁在古迹规划上的必然角色;2)管理维护计划已拟案,刻正与文资局讨论中;另北厂的参观作业要点(草案)已妥拟,以保证现况不被破坏为要。草案目前计划采两阶段对以下两类团体开放:A.公务需要;B.博物馆相关团体、学校机关研究为主。3)参观动线研拟出来后与文资局协处,将会大幅开放。

各方对台铁定调古迹前曾高调谈论「台铁财务恶化,恐将影响台铁行车安全」(注四),原以为代表台铁局来的主秘会怒发冲冠的,但在主秘的说明会通力支持古迹的管理、开放、和基及参予规画的保证下,气氛融洽。

8.台北机厂厂长:对外界疑虑古迹遭破坏的现况说明。

9.台博馆企画组:主要说明「总督府铁道部」的修缮进度报告:A.古迹维修工程于2014年元月开工,预订于2019年内装及展览空间完成后对外开放。B.铁道部的成功,台铁局不能缺席。

以上是现场我笔记了一下各家的发言要点,花点时间打出的摘要,或许我有听错或纪录笔误的地方,除了欢迎指正之外,希望免责。另外,会场有录影直传上网路的脸书积极社群在散播公听会的讯息,同步的让未能与会但对此议题有兴趣者,能如临场般的「参与」这场公听会,请以他们的纪录为主,我写的摘要就看看就好。

文化部在广泛听取社会大众对于台北机厂之构想与建议后,将作为规划之重要参考,于下次公听会将本意听闻的意见与回复、进度等并呈与会来宾,一起催生一座活的铁道博物馆。

 

----首都的博物馆是啥?----

世界各国都拥有得以展现该国交通历史与工业科技的博物馆 都在首都。日本东京是如此(东京近郊的大宫铁道博物馆)、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NRM)设置在约克,(均见公听会简报资料第12-13页)、美国华盛顿更是如此(史密森尼国家航太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等),而台湾从没有国家级的铁道博物馆。

台博馆企划组所提到的铁道部台北工场,日本时代为铁道修理工厂,当时不光修火车还修枪械,那个自清国就遗今的工场(注五),就位于现今捷运松山线北门站,是国定古迹「台北机厂」的前身,也是台湾的铁道发源地。

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台北工场旧照(北厂塔城街前身).jpg

铁道部台北工场(台湾国定古迹编纂研究小组07/31)

首都博物馆核心区陆续建构的最后一块拼图-「国定古迹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就是清末刘铭传兴建的台北机器局所在,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群和部分清国遗台的铁道建社以及工业遗产,是台湾人共有的瑰宝,现已规划成为博物馆的专区,由台博已经接手整修;将来,「铁到部」与「台北机厂」同是博物馆,两者的定位区隔是,铁道部适合作铁道文化和历史展示;技术层面的东西适合在台北机厂(负责铁道部博物馆园区建置工作的国立台湾博物馆言覆)。

 

----刍议----

.身为台湾首都的台北市,能够拥有比世界各铁道博物馆更珍贵的各种遗址、更广大的展示空间、更完整的工业遗产群,北厂这样的文化财幸存,并将成为首都带状博物馆群之一,对市民来说,是非常可期的但千万别像「松山烟厂」仅留有古迹的躯壳而毫无灵魂的搞些「文创」或有些古迹在搞观光、吃喝,那样不能够了解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也失去我们真正认识台湾这块土地的机会。

照片.jpg

图片来源:翻摄自简报资料第4页。

.最后,我希望在它成为那样之前,有机会入内拍摄它废墟时期的样貌,将来一天完成蜕变后,对比一下!有兴趣也一起再留意北厂的后续资讯吧!


注释

注一

「台北机厂」原称为「台北铁道工场」。非搭飞机的机场,而是台铁的机械工厂,肩负台湾火车维修、组装、保养、修理等作业之重要场域。因为是工厂,该场域应用「厂」而非「场」。

它创建于1930年,1935年正式启用,是台湾现存规模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车辆修理工厂,因不是属于庙宇、漂亮洋楼等历史建物,长期不受到重视。同时,台铁近些年来,还被利用于储存部分列车维修使用的备件,是个可以使用,且不是废墟的工厂。2013年「富冈机厂」已能取代该工厂的功能,同时在2015年4月被正式列为全区保留的国定古迹,台北机厂目前由台铁局列管中,该区域则有保全看守。

注二

北厂去年利用「铁道文化节」期间,以开放不到一半的区块(据说,后方还有很大一片都封闭不开放的)供民众于参观一个月(2014/09/27至10/26)。我因它故始终无法在最后期限内入内拍照参观;今年10月30日,北厂落成就满80周年,台北市政府以「不再是主管机关」为由,停办该文化节活动。因此,还没死心的「废墟迷」至今仍没机会入内。

注三

台铁对北厂址原先的开发计划,除保留约40%面积文资古迹做铁道博物馆外,有56%(近10公顷)要开发成商场与豪宅。

注四
台铁局则于2015年03月16日发出新闻稿,强调台铁局截至去年底,现金债务已高达新台币1,274亿元,台北机厂若全区保留,将恶化台铁财务,进而影响台铁行车安全。古迹指定机关也不应只生不养,造成持有者陷于经费筹措困难的窘境。详见<台北机厂指定国定古迹 台铁:恐影响行车安全>网址: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178259

注五

日治政府将1885年清末刘铭传主政时为机器局(负责兵器制造与火车修理),改为铁道部台北工场,最早设在铁道部旁,后来因为腹地不足在1935年迁至松山庄,即今日台北机厂现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