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而电信执照是所有电信网路服务的开端,没有执照就没有电信业,因为电信业使用的是国家频谱的资源,跟银行相同的独特性,所以是国家特许行业。NCC存在的目的就是让台湾电信体制可以正确的前进,而其最高指导原则应该只有这两项
1. 降低民众付出的电信成本
2. 让台湾的电信产业带动周遭的产业升级及输出国际
以下对此两点提出接下来NCC即将对下一世代行动通讯系统释照的建言

降低民众付出的电信成本
过去十年,国人一直处在高电信费用的环境下,这是事实,不再赘述,到这两年才缓慢降低;NCC有X值调降的政策,但其实这是没有用的,电信业者总有其他包装方式可以避掉,这两年费用有缓慢降低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已经付了很久的钱,总算把电信业者的成本付掉一大半了,以及WIMAX业者加入的关系;为什么电信业成本高? 因为NCC从过去到现在每一代技术都发出了多张执照,导致目前小小的台湾就有12间的第一类电信,每家电信都需要建置昂贵的基础建设,全国国民就分散到这么多电信业者里,缓慢的年覆一年去摊平这些费用;,5倍台湾人口10倍台湾面积的日本,3G三大技术也是各1家而已,而日本的WiMAX运营商也只有唯一的一间UQ;建设资源不会重复浪费,合理的价钱也因此可回馈到使用者身上。NCC可能有其考虑,或许本意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或是官商合作等,但电信业的特征在于期初成本太高,所以不论X值再降,成本在那就是在那,人民就是要长时间去分摊,当然要降低电信费用高昂也有其他竞争的做法,但效果较差且缓慢,电信业者过多还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该如何缩减电信业者呢? 就是要从下世代通讯技术的释照著手,释照一定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全区执照不能发超过两张,且须有相当的条件才能够取得执照,前阵子经济日报的报导(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6700961.shtml)的N+1张绝对是大错,至于为什么是两张以及为什么是经济日报的报导的方法是错误,应该配合的条件及方法,他文再续。

让台湾的电信产业带动周遭的产业升级及输出国际
2, 3G时代,台湾只是个追随著,因此在台湾WIMAX建设初期,政府大动作期望台湾早期投入尽早占到电信产品的先期市场,并将高价值的产业知识输出;然而一如以往的,台湾有做起来的还是终端设备;高价值的基地站、核心网路、整合服务还是被其他国家电信大厂抢走;为什么呢? 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电信业没有足够的市场也就是花钱的能力去支援台湾这样的本土公司茁壮,3G业者都被3G资本支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吓到了,所以建设都很缓慢,一间电信大厂如果没有在短期内有足够的营收,一定是无法持续研发经营的,枉论外销,这就牵涉到多少使用者去养一个电信商的问题,也就是回归到多少电信商在这块市场。
电信营运商是整个电信相关企业的火车头,产值相当大,除了终端设备外,其他都被国外厂商吃掉了,而一个国家的电信产业链能不能领导全世界仰赖的是电信营运商大量快速的营收收入与资本支出,也就是营运商健不健康;据笔者的观察,台湾电信业几乎都是要死不活,除了中华电信健康之外,也未有真的任何一家电信营运商能够跟中华电信平起平坐,这则是资本、订价与使用者数目的关系,不在这次阐述的范围。
笔者殷切希望NCC能够从当年的3G释照汲取教训,并不是欧美国家怎么做就一定是对的,相对的日本或许是在电信产业最成功的国家,不但人民有好的服务,其相关产业也都有分到电信产业的大饼,多观察、多苦思、多学习,而不是只听电信商人的声音,如果每一位电信商人都有远见及能力,就不会在Google董事长Eric访台时,问出相当低程度的问题。希冀NCC若能减少下一世代释照数量,减少整体电信业者数,这才会是人民的福祉,不然人民又得花十年的钱去养这些无法与中华电信抗衡的公司,而公司又把大部分这些钱和股东的资本拿去养国外的电信厂。

艾力克斯 2011/11/17


wimax-vs-lte1-300x170.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