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傢俱研習社 |

  研習君語

  與鐵力木一樣,烏木也是一種比較麻煩的木材。

  一方面是明清傢俱傳統烏木與國標烏木出入懸殊,專家學者都疑爲兩種不同木材;另一方面是人們對烏木與陰沉木還存在着概念的混淆。

  搞清楚這兩點,或許,我們對烏木的認識會更加清晰一些。

  01傳統烏木

  烏木在明清傢俱的木材中不算太熱,地位穩居前五,以肅穆沉穩著稱而媲美紫檀傢俱,其素雅之黑猶如文人之墨,烏木傢俱就如同明清傢俱之文墨瑰寶。

  明 烏木邊花梨心條案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高81.5cm,長111.5cm,寬28cm

  案面烏木攢邊,鑲獨板花梨木心。直牙條,小牙頭,扁方腿,兩側腿間安橫棖,腿及橫棖均四面打窪,前後打大窪,兩側打小窪。腿部四個棱角作混面線,混面與打窪線結合處作雙打窪細皮條線。直腿外撇,側腳收分,正面跑馬叉和側面跑騎馬叉明顯可見,顯現了明式傢俱的特徵。

  烏木在歷史上有許多名稱,如烏文木、烏樠木、烏梨木、瑿木、烏角等,原產於我國雲南和東南亞一帶,其外形與紫檀極爲接近,其多數亦爲空心,難出大料。

  現在烏木多屬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進口,但與傳統烏木相差甚遠。

  清康熙 烏木甪端香薰

  宋代·趙汝適《諸蕃志》專門記載“烏樠木”,謂:

  烏樠木似棕櫚,青綠聳直,高十餘丈,蔭綠茂盛。其木堅實如鐵,可爲器用,光澤如漆,世以爲珍木。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烏木》稱:

  本名文木,南人呼文如樠,故也。

  烏木出海南、雲南、南番。葉似棕櫚,其木漆黑,體重堅緻,可爲箸及器物。有間道者,嫩木也。南人多以木染色僞之。

  南方草物狀雲:文木樹高七八丈,其色正黑,如水牛角,作馬鞭,日南有之。

  《古今注》雲:烏文木出波斯,舶上將來,烏文然。溫、括、婺等州亦出之,皆此物也。

  烏木在史籍中的記載很多,很早就作爲貢物進貢到中國,它的產地也很廣,遍及廣西、海南、雲南、浙江等地。

  關於它的生態,《諸蕃志》、《本草綱目》都說“葉似棕櫚”,而按現有的《紅木》標準,烏木爲柿屬,這與棕櫚形態完全不同。

  故疑古文獻所說的烏木和現代所謂的烏木不是同一樹木

  清早 黃花梨嵌烏木黃楊木梳背玫瑰椅

  明晚期 烏木嵌黃花梨半桌

  觀復博物館 藏

  因而我們可以說古人對於烏木是衆說紛紜,很難使人得出一個明確的概念,要弄清楚上述的問題,尚待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就傳世的烏木傢俱來看,傳統烏木色澤純黑如漆,油性十足,似紫檀而更加細密,傢俱做完後極易出現包漿。

  清 烏木畫桌

  明 烏木南官帽椅

  烏木傢俱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傢俱成器不久便會有均勻細緻的小碎紋,如汝鈞之裂,是一種文雅高貴可以耐心細品的紋理。

  烏木傢俱大件的絕少,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傢俱甚爲豐富,總數量多達上萬件,唯獨烏木傢俱最少。

  清 烏木七屏卷書式扶手椅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高82.5cm,長52cm,寬41cm

  此椅通體用圓材。靠背、扶手仿窗櫺燈籠錦式,共7屏,中間最高,兩邊依次漸低,卷書式搭腦高出椅背。座面下安羅鍋棖加矮老,足端安四面平管腳棖,正面橫棖下加羅鍋棖,兩側及後面安雲形角牙。

  此椅造型方正而用材圓潤,構架空靈,保持了明式風格,然其座圍採用攢框和活杆拼接,使後背垂直,則爲由明向清過渡轉化的風格特徵。

  上海博物館 藏

  烏木大件傢俱者很少,通過對比可見

  烏木扶手椅相較普通椅子略小

  歷史上烏木多做小件,如筷子、印章、扇骨、鎮尺等等,在傢俱製作過程中,烏木常與斑竹、黃楊、象牙等名貴材料搭配使用,是舊時“小器作”的上乘材料。

  清 烏木嵌銀絲三鑲白玉如意

  清 烏木貼竹鎮紙

  清中期 烏木及象骨說詩牌 (一套)

  尺寸:31×28×14cm 蔣念慈先生舊藏

  《鄭和下西洋文選》記載了明弘治年(1488-1500年)外潘貢單中烏木每斤500文、紫檀木每斤500文。

  因此明清傢俱中就價值來說烏木傢俱可以等同紫檀傢俱,與黃花梨和紫檀位列前三。

  民間有諺語:

  家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半方。

  明代奸相嚴嵩被籍沒家產時,在抄家物資中有烏木筷子六千八百九十六雙,亦可見傳統烏木之價值。

  清 青玉鑲赤金嵌烏木筷

  通長27.9cm 故宮博物院 藏

  02國標“烏木”

  國標“烏木”與傳統烏木差異甚大,如果烏木的情況和鐵力木相似的話,我們有理由推測,當時制定國標時林科院的標本庫中尚無傳統烏木木樣。

  比鐵力木幸運的是,烏木榜上有名,雖然此烏非彼烏,大烏見小烏。

  即使是國標中的烏木,也經歷了一次家族的內訌。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紅木新國標,將原2000年的《紅木》國標柿樹屬中的蓬塞烏木被刪除,另外原來屬於是烏木類的毛藥烏木被歸類到條紋烏木類:

  《紅木》國標中烏木的變遷示意圖

  在國標中,烏木乃柿樹科(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中某些硬重而心材黑色且具有金屬光澤的樹種的心材。

  烏木原材橫切面

  按《紅木》國際標準,成爲烏木類的必備條件有:

  1、柿樹科柿屬樹種。

  2、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150μm。

  3、木材含水率12%時氣幹密度大於 0.90 g/cm 。

  4、木材的心材材色烏黑。

  烏木紋理

  按《紅木》國際標準,成爲條紋烏木類的必備條件有:

  1、柿樹科柿屬樹種。

  2、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150μm。

  3、木材含水率12%時氣幹密度大於 0.90 g/cm 。

  4、木材的心材材色爲黑色或慄褐色,間有淺色條紋。

  條紋烏木紋理

  雖然條紋烏木與烏木同屬於柿樹科柿屬,但兩者是有區別的,區別主要在於材色:烏木的心材材色爲烏黑色,條紋烏木的心材材色爲黑色或慄褐色,並帶有淺色條紋。

  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條紋烏木的紋理是在黑色木頭上有淺色條紋,而不是淺色木頭上有黑色條紋。

  帶邊材的烏木徑切面

  (圖片選自周默《木鑑》)

  烏木徑切面(左)烏木弦切面(右)

  (圖片選自周默《木鑑》)

  西人華生(E.Watson)編的《中國進出口主要商品》一書中記載烏木的英文商品名爲Ebony,乃柿樹科(學名Ebenaceae)中幾種樹木的心材。

  如從毛里求斯的Diospyros reticulata,斯里蘭卡(錫蘭)的Diospyros ebenum,東印度羣島的Diospyros melanoxylon和Diospyros ebenaster 等樹種都能取得烏木。

  烏木黑柿木小萬曆櫃

  北京梓慶山房

  《陳氏分類學》亦稱烏木屬柿科,學名爲Diospyros ebenum:

  常綠喬木,高達二三丈,......原產東印度及馬來半島,現分佈於印度、錫蘭、泰國、緬甸及廣東海南。木材色黑,重硬緻密,有美麗光澤,爲著名美術材。惟真正烏木今已減少,有以同屬類似品代用之趨勢。

  烏木嵌楠木萬曆櫃(局部)

  北京梓慶山房

  一般烏木心材材色全部爲烏黑髮亮、不見雜色者才真正稱得上“烏木”。現在最著名的烏木應產於非洲的加蓬、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及亞洲的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等地。

  尼日利亞歷來以生產烏木(心材純黑無雜色)、烏木王(具暗紅褐色條紋)、烏木後(具有淺黃橙色條紋)而倍感自豪,有“烏木三寶”之美譽。

  新版《紅木》國標烏木章節

  03烏木與陰沉木

  不管是傳統傢俱用材的烏木,還是國標中的烏木,都極易與一種實爲“陰沉木”的東西相混淆。近年來,國內許多地方不斷曝出有人挖出“天價烏木”的新聞,更是誤導了公衆的判斷。

  大家或許在新聞裏看到過,某條河裏挖出了巨大木頭,經過鑑定說是“烏木”,隨即被組織收回放到了博物館,於是大家都開始認爲,烏木是一種很名貴的木材。

  這種“木材” ,我們稱之爲“陰沉木”,和傳統的烏木以及目前市場上較爲便宜的“烏木”是完全不相同的。

  陰沉木與烏木材色均比較烏黑,通常爲黑色或黑褐色;且都具有光澤,木質油性大,抗蟲耐腐,質地重硬,且不褪色。

  正是由於通體烏黑的色澤,陰沉木最先在四川地區被稱呼爲烏木,後流傳開來,烏木就變成了陰沉木的俗稱。

  陰沉木實際上是炭化木,它們的出現主要源於遠古時期的地質災害。

  陰沉木主要由於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質災害,如河流上游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而將樹木衝入河流,深埋於河牀的泥沙之中,或地震、山體滑坡造成樹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

  經過大自然長達數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磨蝕造化,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

  陰沉木並不是一個樹種,而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可以爲器的多種木材的集合名稱。經鑑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母生、櫟木、荷木等。

  《辭海》1999年版解釋說:

  木材因地層變動而久埋於土中者,稱爲“陰沉木”,也叫“陰木沙”。一般多爲杉木,質堅耐久,舊時以爲制棺木的貴重木料。

  唐代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有一段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石堆的描寫:

  峽水大時,三暑雪消之際,波涌晃漾,大木十圍,枯槎百丈,隨波塞江而下,幾乎水落平川,萬物皆失故態。

  清朝大學者袁枚在《子不語》中對陰沉木的解釋爲:

  相傳陰沉木爲開闢以前之樹,沉沙浪中,過天地翻覆劫數,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萬年不壞。其色深綠,紋如織錦。置一片於地,百步以外,蠅蚋不飛。

  陰沉木主產於成都平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四川人稱之爲“烏木”,東北人稱之爲“浪木”、“沉江木”,西方人稱之爲“東方神木”。

  PS.參閱: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周默《木鑑》/ 李英健《紅木》

  — 讓最好的傢俱,傳承有序 —

  - END -

  | 投稿 | 轉載 | 合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