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族 I 導讀

BIM酷族微信公眾號2月17日推送的《每日一族|一種古建門窗》(可點開本鏈接或閱讀原文查看)受到有關專業人士的關注,想讓我們把代表著中國建築特色的「斗拱」結構體系介紹一下。

小編也找了一些古建築的BIM模型,發現確實這個構件還是缺少可以復用迭代的族文件。因此,計劃從今天起,拿出專題介紹「斗拱」。

圖1:古建築中的斗拱

斗栱在古建築木構架體系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門類,清代木作中專門有「斗栱作」,從事斗栱製作的工匠稱為「斗栱匠」。 而我們,就在2019年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博關於擬發布新職業的公示通告》中明確指出職業名稱為「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甚感欣慰!

言歸正傳。

斗栱有很多種。

1、根據它們在建築物中所在的位置或作用,進行劃分,斗栱分兩大類:即外檐斗栱和內檐斗栱,外檐斗栱是位置處於建築物室外及室內分隔部位的斗栱。內檐斗栱是是處於內檐部位的斗栱叫做內檐斗栱。

2.根據坐落的位置外檐斗栱又分為:平身科、柱頭科、角科。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平身科斗拱說起,平身科斗拱位置如下圖所示:

圖2:斗拱在古建築中的分類

以「七踩重昂平身科」為例,對其構造構件進行分解。

圖3:七踩重昂平身科構造圖

每日一族 I 七踩重昂平身料第一層—大斗

七踩重昂平身科斗拱,第一層,大斗。大斗,這是清式斗拱的名稱,也叫坐鬥,它衍生於宋《營造法式》中的櫨枓,十字開口,是整個平身科斗拱支撐系統的受力底座。由耳、平、腰、包耳、拱擋板槽、鬥拴孔組成。

宋《營造法式》說:『造鬥之制有四:一曰櫨鬥。二曰交互鬥。三曰齊心鬥。四曰散鬥。』宋時櫨鬥。其長與廣皆為三十六分。高二十分。上八分為耳,中四分為平,下八分為欹。開口廣十分,深八分。主要用於柱頭。

值得一提的是,清式斗拱的腰是直面,宋式斗拱的欹是曲面。

族樣板:公制常規模型

族類別:建築—常規模型

圖4:族<參照平面樓層平面視圖>

圖5:族<右立面視圖>
圖6:族<左立面視圖>

圖8:族<三維視圖>
圖9:族<三維視圖>

每日一族 I 族參數

圖10:族參數表

以上尺寸標註嚴格按照相關文獻資料編製,並關聯。

圖11:文獻資料:大斗詳圖

關注微信公眾號「BIM酷族」回復「大斗」獲取族文件!

如果您有產品,也可以聯繫我們,竭誠提供專業服務。

親!如果您喜歡,就分享給更多的人!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中正信數字科技,用心服務

BIM諮詢|BIM實施|構件族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