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沒賣完,倒不是泰勒絲名氣滑落,而是因為她為了打擊黃牛票,提高了售票門檻所致。

 

2015年,泰勒絲的〈1989〉巡演門票開賣時,門票往往在幾分鐘內便被搶購一空,並在隨後以更高價格在二手售票網站拍賣,導致演唱會的一大部分利潤都被黃牛賺走,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這利潤高達1.5億美金。

 

為了打擊黃牛票,泰勒絲與售票公司Ticketmaster商議,在今年演出時,使用新的方法販賣演唱會門票,讓粉絲能順利購票,黃牛也無從套利。他們主要推出兩個策略:粉絲認證,與浮動票價機制。

 

演唱會門票開賣前,歌迷可以上Ticketmaster網站,註冊成為認證粉絲(Verified Fan),網站系統會透過演算法,決定該歌迷是否是「真正的粉絲」,歌迷可以透過觀看歌星影片、購買周邊商品等行為,增加被認證為粉絲的機率。被認證的粉絲能夠提前、並以更優惠的價格(約75折)購買門票。

 

Ticketmaster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粉絲認證機制確實有效,往年泰勒絲巡演門票的轉手率高達30%,但今年認證粉絲手上票券的轉手率,僅有5%。

 

對於沒有通過粉絲認證的歌迷,Ticketmaster採取浮動票價機制來販售演唱會門票,也就是票價並不是永恆不變,而會依據市場需求而有價格漲跌。

 

根據《News5》報導,便有歌迷抱怨,他原本花了850美金買票,但開演前兩週,票價反而跌到了375美金。

 

《滾石雜誌》分析,這種訂價制度其實跟航空公司販賣機票的機制相像,機票價格隨時都在變動,讓航空公司能賺到更多錢。Ticketmaster的浮動票價機制,便是讓消費者都能付出「最高願付價格」,也就是消費者對於門票最多願意給出的價錢。

 

如此一來,售票公司與歌星一方面能獲得更高收入,另一方面也讓黃牛票販子難以預測票價走勢,而無法像以往一樣透過買低賣高而賺取價差。

 

兩種策略雙管齊下之下,泰勒絲今年巡演票雖沒賣完,但的確多賺了許多錢。根據《金融時報》分析,泰勒絲在今年的巡迴演出中,平均每場從黃牛票販子手中拿回14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總體來說,今年的〈舉世聞名〉巡演,泰勒絲比2015年的1989巡演多賺了超過5000萬美元。

 

在對抗黃牛的戰役上,泰勒絲可以說是打了漂亮的一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