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年初的大爆發,讓我想起一件事。

在區塊鏈人才遷徙之前,計算機行業的許多人都去了海外做黑產,錢是可以賺,但是不合法。

有本事的人,哪個不想賺錢?

有技術,有能力,為什麼不去奔著風口撈一把金呢?

也許在某些公司,突然間就發現自己公司的技術牛人,離職了。

很正常,現在區塊鏈政策不明,風向不明,投資回報不明,風險極高。

真應了那句老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每個人都夢想著,自己能撈一把,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

區塊鏈就是這樣的。

誰也想不到,當年一萬比特幣,僅僅能換兩個披薩。

現在卻能值那麼多錢。

人沒前後眼,吃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可能還不會饞豬肉。

前面見過豬都上天了,自然就坐不住了。

是順風飛上天,還是掉下來摔死。

5年之後,再看看吧。

反正我是看好的。有錢就去賣來投資。

沒錢的就看個熱鬧。

可以說說你的看法。


去年數字貨幣大爆發,造富效應明顯,大批量的人才湧入區塊鏈行業,特別是自媒體行業,一篇軟文動輒幾萬。隨著數字貨幣炒作降溫,區塊鏈各行業裁員過冬。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從萌芽、發展、成熟,抑或消亡的過程,只不過區塊鏈技術行業的轉化節奏太快,區塊鏈技術行業里「幣圈一日,股市十年」也不是危言聳聽。自2008年從未露面的中本聰同學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作為第一代區塊鏈技術領域中的公鏈數字貨幣,它的出現是默默無聞的,為人熟知的就是10000個比特幣買一個漢堡的事情。10年來,區塊鏈技術一直在努力的改進、深化,很多人在默默的為推進區塊鏈技術的進步在努力工作著,其中不乏區塊鏈技術信仰者堅信:科技改變生活,區塊鏈這一科技對於人類生活將會是顛覆性的改革。這是一個小眾的群體,2018年,根據比特幣錢包地址統計數量等手段,全球也不過有3000萬人真正的接觸到了區塊鏈技術中的數字貨幣,中國大約有300萬人,相對於中國10多億人口的基數而言,算是「另類一族」了。

區塊鏈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爆發轉折點在2017年底,在此之前,雖然很多人通過持有區塊鏈技術中用於激勵的數字貨幣、數字代幣賺了很多錢,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2017年9月4日,國家為了區塊鏈行業的健康發展,防止某些團體利用區塊鏈這一新技術進行不法圈錢活動,進行嚴格的管制,嚴禁進行數字貨幣的交易,促進區塊鏈行業的健康發展。當時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是後來數字貨幣又經歷了一次「迴光返照」,並且遠遠超過了原來的價格,根據鏈帥科技的了解,現在行業中排名前10的區塊鏈項目,短短几個月,經歷了少則百倍、多則千倍的上漲,很多早期區塊鏈行業的投資者「糊塗」的實現了財富自由。

「上天要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2017年的區塊鏈項目身價暴漲,讓很多項目方頭腦「熱」了起來,任何輕易得到東西,都不會珍惜,不管是女人,還是錢財。大多數項目開始了瘋狂撒錢模式,四處挖人,擴建項目團體,大幹特干,彷彿每一個項目都是未來的阿里巴巴。區塊鏈技術人才從傳統的互聯網行業通過獵頭「挖來」,從原來的月薪1萬左右到保底5萬,加年底「大紅包」,技術人員「高薪」挖來是可以理解。當時很多區塊鏈領域的媒體招聘的編輯,從月薪5千,到保底2萬,加業務提成,讓很多同行媒體看不懂。因為很多區塊鏈媒體編輯壓根就沒有區塊鏈從業經驗,只是找了本書簡單「充」電,然後就可以指點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不足了。

當你把頭伸進沙子里躲避危險時,其實死亡已經降臨。區塊鏈行業在2018年得到了國家的很多戰略上的支持,人民日報出版了《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工信部推出了區塊鏈行業「四大標準」,國家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但是作為區塊鏈技術中用於激勵的數字貨幣,在2018年卻遭遇了「腳斬」之疼,很多區塊鏈行業的早期投資者,從「財務自由」到「回歸現實」,由於很多數字貨幣價格不到原來的一折,但是區塊鏈項目用於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沒有創造真實效益,持續的「燒錢」,讓很多項目方處於「缺錢」狀態,斷臂求生再說難免。鏈帥科技身邊的事情:2018年3月份公司一個中層技術骨幹從傳統互聯網被一個區塊鏈項目挖走,原來月薪1.5萬,新公司底薪6萬,並且給了一部分數字代幣作為激勵,然後今年11月份被「勸退了」,現在失業中,原來的公司不要,高不成低不就,每月1萬的房貸要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從「打工皇帝」淪落到「失業青年」,行業冷暖,可見一斑。

區塊鏈行業現在處於一個「矛盾體」,一方面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前景非常廣泛,另一方面作為區塊鏈技術中公鏈的數字貨幣「遭遇寒冬」,致使區塊鏈行業人才的薪酬遭遇」滑鐵盧「之殤。但是正如鏈帥科技常說的,區塊鏈技術沒有對錯之分,10年之後,再回看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的亂象或許只是區塊鏈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小浪花。(聲明:本文為鏈帥科技(lianshuaikeji)原創,如有不妥,請聯繫修正,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無疑,區塊鏈的熱浪從去年年底一直燒到今年。而越來越多的區塊鏈類創業項目開始湧現出來。據領英分享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量從2015年開始出現增長,並且在2016~2017年經歷了爆髮式的顯著增長。2015年到2017年,3年增長了19倍。而在國內,區塊鏈人才已經出現嚴重的供需失衡,供給數量僅為需求量的3分之一。

因此,企業對於區塊鏈的需求是十分明顯的。而企業大概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無疑技術是第一位,由於現在很多區塊鏈項目都是在公有鏈上直接開發,因此技術人員在技術儲備上只需要懂一些C++、JAVA、GO語言等就足夠了。但關鍵的問題是技術人員缺乏去中心化的思維,不了解共識機制等等。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訓練和磨合。這就對不少企業提出了挑戰,但也有人在其中看到了商機,出現了一些區塊鏈相關的培訓機構,這既是利好消息,也是賺錢的大好時機。而培訓向來都是最賺錢的行業。

但現在看來,需要技術人員的企業並不是那麼多,因為很多人只是想ICO圈錢,他們更需要產品的思維的人,因此從人才需求的角度講,幣圈產品思維先行一步,大佬站台ICO圈韭菜,而在鏈圈,公有鏈開發者千金難換,產品需要考慮其落地性。但是,更多的人,因為財富會讓人急紅了眼,人性使然,很多人會不加入任何團隊,自己搞項目,畢竟泡沫那麼大,圈錢才是最主要的。而就在昨天,兩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網友把態度解讀為以下五點:1、去區塊鏈技術是看好的。

2、空氣幣不要發。

3、確實好的有前途的數字貨幣產品等測試了以後發,之前空氣的時候也不要發。

4、數字貨幣央行銀行不能支持,但是幣幣你們先弄著。

5、太投機的項目不要做。

6、做的時候要低調,要考慮大局,不要引起大規模群眾反映事件。

7、監管呢看情況看你們的表現。別讓政府不能忍。


早期參與區塊鏈項目開發的技術人員

由於佔得了先機,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既然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自然不會繼續參與枯燥的代碼開發,除非一部分真正的夢想家。

而現在招聘卻普遍要求項目經驗

現在無論阿里,騰訊還是聯想華為,對於區塊鏈技術人才的招聘要求都是需要工作經驗,並且需要了解ETH,BTC或者Hyperledge的框架基礎,還需要了解分散式多線程,最好還了解POS,POW等演算法的機制。

能滿足這些條件的人才早都實現財務自由了,還能去你那上班?了解分散式了解底層框架的大牛都是搶著挖的,還能去你那應聘一個開發職位?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企業要求有經驗的區塊鏈開發者,而有經驗的區塊鏈開發者早看不上這些企業提供的崗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