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上部手机是三星s7韩版,买韩版的原因是exynos8890(820的国行版s7巨卡无比),还有一个就是便宜。无奈三星对于s7的优化实在太烂,不到一年就掉帧比较严重了。其他的我都能忍,但是微信这个常用的应用掉帧我忍不了(当然这是微信的问题,与手机无关)。正好赶上iPhone8双十一爆降,就入手了。

其实本来因为预算原因是打算入手iPhone7的,没想到iPhone8仅发布一个月后就已经和iPhone7的价格相差无几了,本著a11能比a10多用一年和更好的相机,就入手了。

买来的时候初始系统是11.0.2,这个版本说是iOS史上最烂的系统也不为过。各种bug、掉帧、重启,比我妈的6sp+10.3.3差远了,和原来的手机流畅度基本无异,让我怀疑我花5000块钱买了个四年外观的手机到底有没有意义。

好在经过几个月的优化之后,bug少了很多,系统也流畅了不少,现在的版本(11.2.5b6)已经很不错了。

下面来讲换阵营的感受。

iPhone8是我第一部iPhone手机,原来用的一直是安卓,从低端到高端,各种刷机root都弄过,换iPhone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现在懒了,懒得去折腾。二是国内安卓生态实在太恶劣,我从2.3用到7.0,眼看著QQ微信之类的毒瘤越来越大,越来越卡。三是Google对于软体开发商的控制力实在是太弱,即使在play商店上,也有很多APP不遵循设计规范,包括连Google自己的APP都不能做到不掉帧。安卓的碎片化又很严重,想升级很困难。

换iPhone之后,感觉比Android好的地方有:

低触摸延时。要说现在主流安卓也不卡了(三星s7除外),但是总有人从iOS换到安卓感觉没那么流畅,原因之一就是iOS的低触摸延时。iOS能在触摸的时候比安卓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当然,安卓上的一些毒瘤用的非官方控制项也会导致触摸延时更高了(典型代表:微信),可以对比一下同年iPhone和安卓设备的朋友圈开启速度,安卓大概比iPhone慢0.5秒左右。这其实是微信的锅,反正他们程序员到产品经理清一色iPhone,Android版的要求就是「能用就行」。

优秀的软体生态。安卓上,APP是大爷,系统是孙子。不给许可权不让用,各种不遵循设计规范,常驻后台,一个APP一个SDK……到现在还有不少APP用著黑色的notification bar。iOS上,APP是孙子,系统是大爷。不听话就下架,所以没有APP敢撒野,也就保证了界面设计和使用的统一性。

安全性。这个也不是绝对的,iOS也爆发过大规模的中毒事件。这其实还是归功于苹果对于iOS的高度控制。首先能保证机型的不断更新,然后对于APP的限制比较多(沙箱机制,有利有弊吧),有些隐私,比如通讯录,IMEI码这种是不能轻易获取的。前段时间百度的「黄金眼」计划主要也是针对安卓手机。https://zhuanlan.zhihu.com/p/30431623?iam=305f056fba611a487171682b3a370a61

不如Android的地方有:

功能性。封闭的系统,必定要牺牲一定的功能性。比如传文件不方便、听歌不方便(缓存到本地却只能在那个APP里听)、许多文件格式打不开(比如zip文件)。另外,苹果的本地化是肯定比不上三星华为小米等众多安卓厂商的。许多安卓上好用的功能在iOS上也是没有的(比如系统级别的长截图、通话录音、手机刷公交卡、always on display等)。

卡顿的风险。众所周知,iOS主要针对当代机型进行优化,所以小版本可以更新,大版本要慎重。而安卓方面只要厂商推送了,一般情况下是越更新越流畅的(因为Android程序是在虚拟机里跑的,而Google在不断的对虚拟机进行优化)。

定制性。这也是相对的,如果愿意折腾,安卓可以变的很好用,比如在装上xposed框架之后可以实现微信放撤回、自动抢红包等功能。

总体来说,两个系统都很好,看需求了,如果你厌倦了一个系统,换个阵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现在小米华为三星的系统都挺流畅好用的了(三星好像只有s7这一代比较卡而已)

可能是老了,没兴趣再探索安卓了。可能是自己开始挣钱了,没那么在意价格了。

换到iOS的感觉就是——我终于从天天鼓捣手机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了……


先前用的索尼z2,刚买回来用了两天,电池掉电特快,晚上待机都差不多掉20%左右,网上找方法解决不了,然后手机重置了就正常了,安卓给我的感觉就是各种不省心,什么重力感应失灵,手机卡顿,手机发热什么的经常出现,然后我就重置或者重启手机解决,当然也有可能是索尼系统没优化好的原因,但是我也没用过其他安卓了,这个锅只有安卓背了。在索尼之前用的是诺基亚wp8,wp主要是应用不给力,如果应用质量好点,我觉得体验要比z2好。

在z2之前有个ipad mini 2,一直用到现在,基本没出现什么大问题,16g的,ios11,现在已经卡顿明显了,但是感觉也没有z2卡,重置过一次,现在剩余容量还有七八g的样子,主要用来看视频小说淘宝什么的。最近屏幕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条纹,以前从未有过,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冷的原因。

Z2有段时间掉电快,手机给重置了,用qq同步助手同步,然后从他里面装了个Kingroot这个软体,居然发现这个权利卸载不掉,而且重置手机也删不掉,有天夜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软体还是其他软体的原因,自动给我下载了一大堆软体,把手机搞残废了,屏幕上弹窗,也操作不了,拿去修手机刷机也弄不好,最后拿去广埠屯他们给刷好了,虽然系统和原来一样了,但是发现好像有几个地方多了广告。反正经历了这次我就再也不想用安卓了,经不起折腾。现在用iphone x,系统方面感觉除了有的时候返回桌面有掉帧外,其他感觉挺好的。我用手机不玩游戏,对于我来说微信淘宝优酷这些常用软体安卓和苹果的体验没什么区别,手机壁纸安卓苹果一直用系统那些,铃声苹果换起来麻烦点,iTunes还是刚买平板时用过,然后手机和平板基本就没插过电脑了。像我这种不怎么折腾手机的人,用手机可能最重要的是那些app了,但是说实话,我经常用的那几个app安卓苹果体验没什么太大差别,x让我感觉用的舒服的主要原因更多的face id,屏幕是那种黄白(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我觉得比纯白舒服)单手能够操控屏幕不是很费力,能够浏览更多的内容,还有一些手势操作(比如左侧像右滑动返回,我感觉这个操作很自然,虽然有的应用不支持,而且成功率也没有安卓返回键那么高,但是我感觉还是很好,不知道z2有没有这个功能)。对于我来说苹果更省心,所以我觉得苹果适合我。知乎,我发现苹果知乎要比安卓知乎广告要多,并且隐藏的要深,有点像百度的那些推广,不容易发现。而且以前用安卓知乎,基本没有下面那些,下面那些都是我用苹果以后收到的。


活泼→贤惠
原来用的是三星s5现在换用iPhone7个人感觉主要就是系统对软体运行的控制安卓很难停止后台程序运行,ios系统在这方面处理的就很好,较难出现卡顿现象。

但是安卓用户群体还是占大多数,市面上的软体开发也有所倾向,所以我现在和前面的前辈一样,安卓机玩游戏,平台开发用,办公还是iOS舒服一点


之前用6sp,换了华为一个多月,讲真刚开始还蛮新鲜的,各种开放功能,刷rom,root,刷框架玩的不亦乐乎~然并卵,新鲜感一过现在挺后悔的,安卓比ios体验真的差距蛮大,偶尔卡顿,掉帧,同一个app,有时候流畅,有时候却又觉得卡卡的,搞不懂是什么原因!尤其是淘宝和京东,启动软体载入卡的一笔,而且触摸手感真的烂,完全没有ios那种跟手感

就一点,不用总是强迫自己去点小火箭加速之类的了。但是,对于喜欢玩模拟器游戏的人来说不太好,因为app store 貌似没有模拟器之类的应用。


谢邀。换之前以为会不习惯iOS。换之后几天就完全习惯了,而且觉得iOS比安卓更好用。。可能是因为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少了很多操心,再也不用为卡顿烦躁,iOS的绝大部分APP都很精致好用。。。
一个安卓一个ios,ios用来办公sms,安卓用来玩游戏。
我的选择安卓 苹果 安卓,发现回到安卓真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