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留學德國(或是任何其他國家),我覺得很重要、也會讓你未來很受用的能力,不外乎便是蒐集龐大多樣的資訊、整理與分析後並消化成內在知識、處理日常事務和文件等等。而在準備留學申請文件這一塊,我覺得可以藉機訓練這樣的能力,因為未來如果要再德國長久生活,處理大小事的困難度恐怕會在這些之上。

 

以上這些,其實也是我為什麼不建議把留學德國這樣的事交給代辦的原因,詳細請看德國留學講座(7):德國留學問與答。我絕對不會說是因為自己沒錢。

 

雖然我申請的學繫有四種,學位涵蓋學士和碩士(以申請綜合大學為主),但因為其中所需要的必備文件就是那些,所以不會特別再進行分類。比較特殊的狀況,我會再另外補充。至於留學德國的文件應該交給誰、流程大概怎麼跑、其中會接觸到的單位,全部有關的重點資料,我都集中在這篇:德國大學的申請流程,歡迎大家參閱。

 

另外,我的所有留德申請文件都是向原核發單位(高中、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學教務處、系辦)申請辦理的,所以沒有跑過任何翻譯社或公證的流程,有關文件公證可以參見DAADDAAD。於是就這樣,以下開始介紹留學德國的相關文件,下面的Table 1是我自己對留德申請文件的一個總分類:

 

臺灣學歷證明

臺灣成績證明

德國成績證明

其他個人文件

高中畢業證明/證書

大學在學證明

大學畢業證書/證明

大學學分時數表

ECTS證明

 

高中成績

學測成績

大學在學/畢業成績

相關工作經驗

語言檢定成績

TestAS

FSP

大學面試

大學舉辦的入學考

預審文件VPD

預審文件AAV

申請表

護照影本

履歷表

動機信

課程描述表

申請費繳費證明

大學要求的特殊文件

 

 

以下開始針對各項資料做說明,Table 1有藍筆註記的為相關資料連結,不會再另行做說明。大學面試或入學考因為我沒有實際經歷過,所以也無法做說明。護照影本不需要說明,就那樣。履歷表和動機信則會另外開設章節講述。

 

Table 1其實有更完整的表格,可以讓大家在查詢龐大資料不會亂掉或失憶,空白表格列出所有德國大學可能的申請條件、申請日程以及所要求文件等等,同學可以自行勾選志願學校要求的條件整理。表格共有兩份,分為碩士申請用和學士申請用。此篇文章留言數達10條,讚數超過15,即開放下載附件。

 

【高中畢業證書Schulabschlusszeugnisse

 

核發單位

原核發單位,即高中。

一般的高中教務處或什麼註冊組其實都有提供英文版的高中畢業證明。

申請費

基本上無,不想親自取件的話,須自行負擔來回信件的掛號郵資。

文件彌封

無,原高中並無提供這樣服務。

但我知道中山女中有。

文件樣板1

這就是所謂一般德國大學可以接受的英文畢業證明(而不是原版畢業證書)。我們高中的作法是要提供2吋的大頭照(未必要使用和畢業證書上一模一樣的照片),要印製幾份證明就要給幾張。學校最後會在大頭貼貼在此份畢業證明上,最後蓋上鋼印,而鋼印一定也要蓋到大頭貼上纔有效。之前在公家機關實習,核發證書證件時也是這樣的處理程序。

文件樣板2

這是我的高中畢業證書,是中英文呈現版,但當時申請時原高中的承辦人員就有提醒我,一般國外的大學是不認這張證書的。至於為什麼,我就不太清楚了。

 

有某幾間比較令人匪夷所思的學校,伸手跟你要中文(原文)的畢業證書,例如明斯特大學和紐倫堡大學都有碰過這樣奇葩的案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給了你又看不懂。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就是將這張畢業證書黑白影印,再寄回原學校請他們幫我蓋藍色的圓戳章。

 

申請學士要求

臺灣的高中畢業證書,被德國視為是重要的Hochschulzugangsberechtigung(HZB),是申請學士必備的文件。

申請碩士要求

多數的碩士申請時也會要求的文件。反正不管她有沒有要求,我就是把能給出來全部文件都通通扔給大學,讓他們自己去篩選。

 

【高中成績單 Sekundarschulnoten

 

核發單位

原核發單位,即高中。

申請費

文件彌封

文件樣板

針對高中成績,德國看的應該是整體的平均。如果你的成績單跟我的一樣沒有標示出平均分的話(中文版成績纔有),也沒有關係,德國大學會自己替你算。

 

同樣地,也是有幾間奇怪的大學跟你要中文原版成績單。

 

申請學士要求

臺灣的高中畢業證書,被德國視為是重要的成績HZB-Noten,是申請學士必備的文件。

申請碩士要求

只有很少數的碩士申請時才會要求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

 

【學測成績 Hochschulaufnahmeprüfung

 

核發單位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填寫表格

英聽、學測、指考成績證明申請表 成績證明申請表四合一版_20180116

申請期限

雖然規定上是在考完學測之後的五年內纔可以申請,但實際上卻沒有這樣的時間限制,五年之後基本上也是還能申請的

申請費

每一份包含郵資共臺幣一百塊,一次能申請多份。

文件彌封

有,請勿拆封,拆封無效。

如果一次申請很多份的話,大學考試中會在外頭用另一個信封袋全部裝一起掛號。所以,這些彌封信件也不應該有任何個人地址與註記。彌封信件,某種程度上,它其實算不上真正的信件。

 

文件樣板

不同高中的認證方式,申請成績單上不需要附上大頭照。學測成績單上所使用的大頭照就是你當年考試用的黑白悚照。

 

另外,我覺得英文成績比較好一點的地方,是最後還有呈現PR值,可以做為全國比較下的參考。

 

申請學士要求

必備文件

申請碩士要求

必備文件

 

【大學在學證明Kopie des Originals der. Studienzeiten

 

在處理大學在學證明和畢業證明時,要特別注意的是,只要你拿了畢業證書就不可能再拿在學證明。以上很合理,但我自己遇到的狀況就是,原學校只要一拿畢業證書,圖書館借閱權限、學生系統登入權限都會消失(還不能馬上轉成校友),雖然還有校園網路,但這對我來說已經蠻麻煩的。而且原學校不知道怎麼搞的,還跟我已經拿畢業證書的同學說:你不能申請英文畢業證明,又跟她說影印英文畢業證書也不能用。雖然後來溝通過也就沒那種事了,但有時候被自己人雷到還是會很不爽。

 

核發單位

原就讀大學教務處

申請費

正常處理速度約3天,一份約30~50元內。一天急件價格雙倍。

文件彌封

有,需要付幾塊錢,相關彌封的方式可以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方法。我們教務處的作法不是用貼紙,而是用藍色的方印和圓戳章,蓋在膠水彌封處。可以把所有大學發放的證明文件全部一起彌封。

 

文件樣板(簡)

這是我原本大學所提供的標準樣式,但真的是太簡單了。文件內文只說我今年四年級.......啊有人唸到大五大六大七都還沒畢業,簡單一句『學生今年大四』就能代表我今年能準時畢業嗎?到底什麼時候畢業都沒有特別加註。

 

如果你是要拿這個臺灣大學的學歷去申請德國大學的另一個學士,因為非必備文件,所以問題應該不大。但如果你要申請德國大學的碩士,可能就要特別留意了。

 

文件樣板(繁)

此份詳版是同學跟教務處的辦事人員爭取的,請對方幫她手輸入電腦。據說不知道是參考臺大和是對岸中國大學的模板寫的,多了下面那一段話解釋有關畢業條件與加註預定的畢業時間。

 

因為本校的中文在學證明和英文在學證明是沒有併呈在一份(張)紙上的,如果有些德國大學要中文版的證明(只有圓戳章,沒有鋼印),我就會把中文和英文訂在一起,避免一次彌封的文件太多,對方認不出我的中文在學證明,回過頭又要跟我要一次。目前申請的那些大學是沒有跟我靠北過這樣的作法,大概是因為都有鋼印或圓戳章,還加彌封的關係吧。

 

申請學士要求

非必要文件。如果要在德國重新申請一個學士,依照目前的規定,學測達53級分即不必在臺灣念任何大一。然而,有很多德國大學都會建議如果有的話,可以附上相關證明。

 

申請碩士要求

必備文件。因為很多國際學程或是德語授課的德國大學碩士科系的申請日程很早,最早可能三月就截止收件了。在這樣的狀況下,應屆的臺灣畢業生是生不出畢業證書的,所以這時候就是要給出在學證明。但,畢業證書,會在你成功拿到錄取通知入學之後,向你索取。一般德國大學能接受繳交畢業證書證明的時間是在冬季入學後的隔年一月左右。

 

 

【大學畢業證書/證明Studienabschlusszeugnis

 

核發單位

原就讀大學教務處

申請費

文件彌封

有(收費)

文件樣板

(畢業證書)

通常一般大學的畢業證書正本會有中文和英文,和高中不同,原大學是兩張分開的。但奇怪的是,大學教務處人員也都會警告我們,英文畢業證書的影本(不收申請費,只需自行影印)雖然可以加蓋鋼印(跑祕書室),但卻在國外大學眼中沒有效力,只有另外付費申請另一張英文畢業證明纔有用。我不懂耶,既然這麼沒用的話,你給我這張印的漂漂亮亮的英文畢業證書不就是一張廢紙嗎?

 

文件樣板

(畢業證明)

格式與英文在學證明差不多。

申請學士要求

非必備文件

申請碩士要求

在申請時非必備文件(但必須滿足對方要求的學分),但入學之後必須補繳。

 

ECTS學分證明或大學學分時數表 Semesterwochenstunden (SWS)

 

很多人在申請歐洲大學常聽到的,所謂的ECTS學分就是歐洲大學之間互相承認的學分計算方式。1ECTS學分等同25~30個學時/學期,但這30個小時卻不只包含上課的時數,還包括你回家要自己念書的時間Vorlesung講課 + Vorbereitung準備 + Nachbereitung複習 + Prüfungsvorbereitung考試準備等),這和臺灣只計算上課時數的制度很不一樣。通常臺灣一個學分等同歐洲1.52 ECTS學分。

 

Semesterwochenstunden (SWS)是我在申請洪堡大學所接觸的字詞,大概是因為位處比較國際化的柏林,所以洪堡大學知道不是所有世界大學都有ECTS的換算制度。這個制度的算法,我覺得是比較接近臺灣的制度,把德文拆開就是每學期-每週-學時,而這裡的學時只計算Vorlesungsezeiten(單純講課的時間)。通常一個SWS學分等同1.5~2ECTS學分(引用來源),但就像德國留學講座開頭就講的,每個大學、每個系、每個辦事人員的做法也可能都不一樣。

 

很麻煩的是,雖然有洪堡大學這樣通情達理的德國大學,很雞掰的也是有的。之前在申請哥廷根大學的碩士時,對方祕書就跟我說ECTS為必備文件,沒有任何證明的話那就是臺灣學分:德國學分=11計算。在這樣的算法之下,我在臺灣的學分根本不可能達到他們要求的標準。

 

臺灣的原就讀大學也真的是很......雖然我知道辦事的教務處阿姨其實人真的很好,很多要求只要她做的到都會和顏悅色替我辦理。坦白說,我也麻煩了人家很多次。但是,阿姨就是權限太小,偶爾還會有一個喜歡壞我好事的黑婆辦事員跳出來跟她說怎樣可以、怎樣不行,而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她這個基層辦事員說的就算的。學校那方的ECTS怎樣就是都給不出來,連拿盟校提供的ECTS轉換表也不給蓋章彌封。所以,我才會在這篇說,想要到德國留學,在臺灣最好選比較上層、資源多、國際化(是國際化,不是中國化)的國立大學其實很重要。

 

除了這件事之外,我還想要靠北的是有關臺灣實驗課程的學時學分計算方式。明明就是兩個小時的實驗課,有時候還會因為實驗性質的關係延後下課。結果等到印出成績單時才發現,這些實驗課竟然只有1學分;又或是三個小時的課,只算2學分。之前偶爾murmur的時候,聽繫上的教授說,好像這是教育部的規定,還說這個制度是從美國來的。媽的,這個制度是準備要害死要申請德國大學的人嗎?很多大學對於實驗課的學分要求其實非常喫重,再加上有沒有ECTS的佐證文件,整個申請過程就是膽戰心驚。唉,白癡的教育政策。

 

核發單位

原大學教務處。

申請費

文件彌封

文件樣板

(ECTS)

本人的原大學並沒有提供。

臺大、成大、中山有提供。而且學分很甜,是採最高的12換算。

 

之前不知道網路什麼消息在流傳,是否可以拿其他臺灣大學(非母校)的ECTS轉換學分表給德國的大學參考呢?基本上是不行的。第一步在教務處彌封時就不被允許,且親自詢問過德國大學和UNI-ASSIST,這點都是不被接受的。

 

文件樣板

(SWS)

 

 

我們學校的學分時數表是呈現學分數與小時數。但那學時似乎是扣除了期中考周和期末考周,以兩學分為例,2 hr  16周,最後只得32小時。

 

之前聽說某個全臺的害羣之馬自己沒注意期末考在第17周,還跟教育部靠北說教授不應該提前考試,害的教育部發文給各大學要求改正期中/末考周不考試不上課的習慣。之後就不確定這份文件的時數會怎麼變了,是利還是弊未可知。

 

申請學士要求

申請碩士要求

依德國大學規定,建議最好附上

 

【大學成績 Fächer- und Notenübersicht

 

核發單位

原大學

申請費

文件彌封

文件樣板

  

 

要特別注意的是,最後(右)那一張有關GPA成績換算方式的表格,一定要列印在前兩份成績單的背面。就我而言, GPA的換算方式對比較有利。有的人百分制的平均比我高,卻可能運氣比較差、陰德積的太少或是對我不夠好,換算成GPA時成績反而在我之下。這裡想提醒各位同學的是,以上的事情是會發生的,初次不如兩份成績都印看看,在依據這裡提供的臺德成績轉換,看看是百分制或是GPA換算對你比較有利。

 

申請學士要求

建議文件

申請碩士要求

必備文件

 

【相關工作經驗 Berufsausbildungen

 

因為每間德國大學的Auswahlverfahren(篩選制度)不同,所以我很難去歸結說到底有怎麼做才對。以某些學士學位如醫學系而言,可能你在醫院做過護理醫學相關的Ausbildung會在AdHAuswahlverfahren der Hochschule 佔大學特殊聯邦NC錄取名額的60%,詳情請參閱 德國留學講座4臺灣成績轉換算德國成績)的時候有所加分;以國考藥學系來說,做過化學實驗室相關的工作對於錄取也能有所助益。至於工作地點是在德國還是臺灣有用?Ausbildung明確的定義到底是?要做多久?可能都要詢問德國大學。

 

我個人的經歷是在實驗室做過超過兩年的專題,畢業前幾個月則是升格為學習型兼任奴隸(科技部獎助生)。講白了,這種名義其實就是科技部帶頭在壓榨、利用學分綁架我們這些學生,提前讓我們體會臺灣的就業環境有多麼的血汗,也開給那些教授節省人力成本的後門。薪水極低(和同事算下來時薪只有法定時薪的一半不到)、雜事多且常常被責任制、教授數年生不出任何Manuscript、忍受學店或印度來的學長姊各種雷與神經病、費神教育不上進卻想念五年學碩的學弟不說,打電話詢問學校人事室和科技部能否開立相關證明,竟然還不行。媽的。

 

好在系辦小姐還很耐斯,同意我自己以在學證明為草稿撰寫英文版的加入實驗室相關證明和實習證明(當時電詢暑期實習單位,他們說實習成績還有證明必須詢問當時繫上承辦實習的人員),還幫我印的漂漂亮亮的。教授雖然也幫我簽章了,但卻也很質疑這底有沒有在我對我申請德國的學士與碩士有所幫助?你問我,我問誰啊?但還是謝謝他幫我簽名。

 

相關模板在此文留言超過10則,或讚數超過15時,可以開放word檔給有需要的同學下載。

 

【語言檢定成績 Sprachzeugnis

有關德國大學的語言條件,可以查看這篇:德國留學講座(3):留德語言條件與英語國際學程

 

以德語開授的學程來說自然是TestDaF等一類的達B2-C1的得與語言檢定,一般的德國大學、包含UNI-ASSIST其實都只要把TestDaF原版證明黑白影印,不需要任何單位的公證或是彌封就可以當作申請資料寄送了。聽說有那麼少數大學會搞不清楚狀況跟你要正本或影本公證,我自己接觸了數十間學校和科系是都還沒有被這種雷砸到啦。如果真的要申請證本,TestDaF中心會跟你收取費用,他們本身只提供正本而無法做影本的認證。

 

以英文開設的國際學程來說,不外乎就是雅思和託福,有關成績的寄送方式這裡不多陳述,前文提的留學講座3連結似乎也有提到一點。我個人是考託福,至於為何考試是因為申請德語開設學程洪堡大學(建議非必備語言條件)和弗萊爾堡大學(必備語言條件)在跟我盧這些五四三的。

 

當時考託福的時候,因為可以免費寄送兩份成績單正本,當時我就勾給 UNI-ASSIST(洪堡大學),他們大概是成績出來一個月左右收到,好像是視為Bildungsnachweis的樣子?後來其實有沒有去細問他們到底有沒有收到美國寄過去的成績單。至於弗萊爾堡大學,還好也沒有太雞掰地跟我要從美國ETS寄的正本,只說我個人在臺灣收到的紙本成績單(非正本)影印一份給他們就可以了。

 

【申請表 Antrag auf Zulassung

Antrag auf Zulassung是很重要的申請文件,缺一不可,所有德國大學的申請,不管是學士還是碩士,都需要填寫一份。有的學校不管學士碩士和幾個科系只要填一份即可;有的學校則是所有科系都必須分開填不同份的申請表。

 

要去哪裡填寫Antrag auf Zulassung呢?大多數的大學包括UNI-ASSIST,採用的方式都是在線上填寫臺灣學歷資料、個人基本資料的同時,就是在替你產生一份Antrag auf Zulassung。在你填完所有資料,滑鼠按下送出時,當下在online-Bewerbungsprotal或是回頭email就會寄來一份PDF的檔案。將檔案下載下來,黑白印出後,在文件最後押上日期和簽名、押上日期和簽名、押上日期和簽名,因為這一步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簽名的形式,我自己是都以中文草寫、英文草寫,再押一個中文印章(一般姓名章)。某些比較少數和傳統的學校沒有上述這麼方便,所有資料都必須手打輸入。

 

要特別注意的是,我雖然在德國大學的申請流程提到,UNI-ASSIST體系下的學校在還沒有付款之前,是可以取消申請、摧毀或重新生成那張Antrag auf Zulassung的;但有些獨立審核的大學是不允許你這樣做的,寫錯要改資料會非常麻煩。所以在填寫Antrag auf Zulassung時,建議最好專心一點,眼殘手幹請避免

 

【課程課綱描述表Syllabus

因為這也是我自己撰寫的文件,所以我沒有將它歸類在臺灣學歷文件,而是放在其他文件。這份文件是寫給碩士申請用的,但其實,看了這麼多德國大學的條件,也沒有真的哪間大學有真正明文規定要給這份文件。

 

是潛規則嗎?不管是同學(申請德國和瑞士),還有ptt這位申請化學系碩士成功的臺大生(請見該文第2點必備文件中的大學修課課程大綱)都說要附上這份文件。我個人是蠻質疑這份文件對於德方的可信度,申請者自己寫的,他們不怕造假還是什麼的嗎?到底有多少被參考的價值實在是不得而知。

 

但我還是繳了,而這份文件的撰寫重點有:課程名稱(要和課表相符)、臺灣制學分或時數、課程大綱、使用的教科書等等。這些東西其實在原學校的資訊系統或elearning都叫的出來,但最好不要直接複製貼上,重新檢查一次是必要的。因為你會發現,有些教授寫的課程大綱英文還會拼錯字、用錯文法,有些比較混的還給你隨便亂撇,而且也不是課程所有東西都有教到。

 

【申請費繳費證明】

申請德國大學時,除了UNI-ASSIST之外,有些獨立大學也會在申請時跟國際學生討錢(也是啦,自己送上的肥羊哪有不宰的道理)。其中多數的大學比較先進,從online-Bewerbungsprotal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錢有沒有進入他們的口袋,他們的系統多數也會發email跟你說她已經收到錢了。但有些大學,例如哥廷根大學會要求你把轉帳(Banküberweisung)的證明掃描上傳給他們,他們才會開始處理文件。就那麼一間最可惡的就是美因茲大學(Uni-Mainz),處理文件的方式原始到只知用火就算了,還要我主動發email去確認他們到底有沒有收到錢,回覆又慢的要死,超欠扁的。

 

 

 

2018七月持續更新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