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痛恨戚姬,根本原因是戚姬掀起了一場明爭暗鬥的太子廢立之爭。呂后素來不喜歡戚姬,但女人之間的嫉妒之心跟承襲大統這樣的命脈大事來比根本不值一提。

呂雉年輕時也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但人會老,珠會黃。吃盡人間之苦後,憔悴不堪的呂雉從項羽軍營回到劉邦身邊,本以為苦難過去可以一家團圓。可是眼前的卻是戚姬和劉如意已經代替她的位置多時。相比呂后,戚姬基本沒有吃什麼苦。罪都是這個皇后去受,福卻是戚夫人去享。這對於呂后或者是任何一個處在同等位置的女人來說,都是難以令人忍受的。

(圖為電影《王的盛宴》中的戚夫人和呂后)

劉邦在世時戚姬憑藉幾分姿色和舞技,恃寵驕橫、目中無人。再加上此時呂后的兒子劉盈已經是太子,而戚姬卻想借著劉邦寵愛劉如意而意圖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更可怕的是,劉邦居然還真的動了心。幸虧群臣心向呂后,再加上中國傳統王位繼承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原則,見滿朝皆是反對之聲,劉邦不得不打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但這次險關令呂后對吹枕邊風的戚姬恨之入骨。

(電影《王的盛宴》中呂后、劉邦、戚姬)

劉邦死後戚夫人遭到呂雉囚於永巷、毒殺趙王劉如意、最後慘被做成人彘除了呂后心狠外,戚姬自身的問題十分突出:

1.呂雉有與劉邦同甘共苦的本錢,人有魄力和能力,因此得到群臣肯定和擁護。而戚夫人認識劉邦以後,基本過的都是豐衣足食的日子,沒有與劉邦共食苦淡的經歷。戚姬唯一的資本就是劉邦對自己的支持,而朝臣卻沒人支持她。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戚夫人和劉邦)

2.戚夫人政治閱歷太淺,利用丈夫的寵愛就幻想改立太子,這觸犯了很多利益集團。戚姬除了哄丈夫,沒有籠絡朝臣的本事。但還不知道量力而行,非要去捅這個簍子,下場悲慘是必然的。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劉盈、劉如意、戚夫人和呂雉)

3.戚姬做法欠考慮。劉邦死後,戚夫人被關進永巷,她卻不懂得暫時忍氣吞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非要唱《舂歌》這樣的曲子觸怒呂后。她的行為間接害死了兒子劉如意,最後的靠山也沒了。而如日中天的呂后早已憤怒達到極點,將戚夫人變成人彘也就不意外了。

然而,後來兒子做了漢文帝的薄姬,也就是薄太后為何幸免於難,沒有遭到呂后毒手呢?

原因如下:

薄姬本是項羽部將魏豹妻子,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劉邦偶然開恩和志趣不投的薄姬一夜雲雨,就這一次薄姬就生下劉恆。薄姬性格寬厚,不像戚姬那樣恃子而驕。她專心撫育劉恆,在劉邦死後安心隨幼子遠離京都,不問政事。因此她沒有遭到呂后的反感。

呂后對劉邦的小老婆們都不友好,曾與戚姬關係不錯的妃嬪都被呂后幽禁。「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之所以得以和兒子前往偏遠的代國,是因為她和劉邦簡直可以說沒什麼關係,僅僅為對方生了個兒子,與劉邦也不怎麼見面。薄姬對呂后而言毫無政治威脅,所能去的封地代國也是各封國中最偏遠貧窮的。再加上薄姬從未對不起呂后,又懂得遠離政治漩渦,安心做個平常女人,呂雉對她也就沒有加害的必要了。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薄姬薄太后)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作者

參考書目:《呂后傳》察應坤/著

PS.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薄姬出身於魏國宗室,深知如何在險象環生的後宮中生存下來。

史載,漢王劉邦好酒及色,薄姬之所以能夠從織室入漢王后宮,純粹因為薄姬「有色」。但「有色」的薄姬在入漢王后宮後逾一年,竟不得「好酒及色」的劉邦寵幸,豈不怪哉?

縱使漢王劉邦忙于軍事和政事,無暇顧及後宮,但只要薄姬見縫插針,使些狐媚手段,還不輕而易舉地爬上劉邦的床榻?為什麼薄姬沒這麼做?

其實,只要我們把薄姬入漢王后宮的時間點和整個楚漢之爭的大背景結合起來,便能猜到,薄姬是在躲著漢王劉邦。

楚漢之爭前期,楚強漢弱,沒人能100%確定,劉邦會是最後的贏家,還是會像魏王豹一樣成為徹底的輸家。

對於剛剛進入漢王后宮的薄姬來說,如果親近漢王劉邦,自是能夠得到非常之恩寵,但若劉邦被項羽打敗,或劉邦戰死於前線,不單昔日的恩寵不再,自己也很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因此,不主動、不親近、不放棄才是最佳選擇。

隨著楚漢之爭的戰局逐漸明朗,薄姬也終於意識到,漢王劉邦非常有可能擊敗霸王項羽,問鼎天下,自己再也不用擔心像做魏王豹姬妾那樣被項王俘虜,因此,薄姬開始謀劃接近漢王劉邦。

薄姬少時,曾與管夫人和趙子兒交好,三人約定,「苟富貴勿相忘」,哦不,台詞有點竄,讓我想想,薄姬不是陳勝,台詞不應該是這樣的,對了,我想起來了,正確的台詞是「先貴無相忘」。

薄姬找到管夫人和趙子兒,要求管夫人和趙子兒踐行昔日之約。此時的管夫人和趙子兒已先後得到劉邦的寵幸,怎麼可能願意幫薄姬呢?

管夫人和趙子兒不但不幫薄姬,還聚在一處,嘲笑薄姬的幼稚。

無巧不巧,漢王劉邦聽到管夫人和趙子兒嘲笑薄姬,問其故,二人不敢隱瞞,把少女時的約定據實告漢王。

漢王劉邦聽了薄姬的故事後,觸動了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部分,非常不忍,決定召薄姬侍寢。

當晚,薄姬梳洗打扮後,以一生中最為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現在劉邦面前。

薄姬見到漢王劉邦,立馬跪下,行大禮。

禮畢,薄姬對漢王劉邦說:「臣妾昨天晚上,夢到一條蒼龍盤踞在我的肚子上。」

漢王劉邦一聽,笑了,劉邦琢磨著,蒼者,白也,如今的我已是五旬老人,鬢角皆白,你說的蒼龍不就是我嗎?

(ps.為啥我沒取「青龍」之意?)

劉邦對薄姬說:「你這是好夢,是你我大貴之徵兆,我們一起來完成它!」

說完,二人便行起好事來,一夜過後,薄姬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是為劉邦第四子,即漢文帝劉恆。

那一夜之後,薄姬依舊不再主動,見劉邦時也沒了那夜的熱情,劉邦自覺無趣,也就不常去見薄姬了。

我上邊的敘述,是我根據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中相關記錄中推演出來的,大體不會錯。從司馬遷的記錄中,我們能夠看到,比起戚夫人、管夫人之屬,薄姬想得更長遠,也更知道如何利用後宮中的傾軋來為自己謀利益。

也正因為薄姬有這般的思維,所以薄姬在後宮之爭中,最終勝出,先成為王太后,進而成為皇太后,又成為太皇太后。

薄姬深知,在後宮之中,丈夫的恩寵是一時的,兒子健康成長、出息人才是永久的。

因此,在誕下劉恆之後,薄姬便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撫養劉恆的身上,在劉邦大封子侄時,薄姬母子也沒去爭富饒之地,而是選擇了偏遠的代地,在呂太后當政之時,因劉恆代王當得好,呂太后有意把劉恆改封到富饒的趙地,也被劉恆模子謝絕了。

薄姬這種不到關鍵時刻不爭,平時一副不爭不搶的態勢,一次次地讓薄姬母子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倖存下來,難怪老子說,「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是金戈,如果你認為我的回答有那麼一丁點道理,希望你不要吝嗇你點贊的權利,伸出你抓錢的小手,為我點個贊,給我個大大的鼓勵!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的回答,請點擊本回答上方的關注按鈕,或者搜索「jin_sg」關注我的公眾號。

呂后跟隨劉邦夫唱婦隨,患難與共,南征北戰,最後劉邦登上王位,擁有至高權力,呂后功不可沒,個中歷經苦難自是不少!戚夫人跟隨劉邦是來享受的,在王權懷抱極盡纏綿與溫柔。劉邦若不死,戚夫人在當時堪稱天下最幸福的女人,既得劉邦寵愛,又生了如意王子。劉邦的江山是劉邦與呂后打下的江山!呂后作為劉邦的髮妻,對劉邦付出是真愛,為了劉邦什麼事都敢做,知道劉邦諱忌韓信,使計局殺了韓信,去掉劉邦心頭大患!劉邦對髮妻呂后患難夫妻情是認同的,同患難,共富貴,封呂稚為後,立呂后兒子為太子。戚夫人年輕貌美,與劉邦是情投意合,呂后對此是咬牙切齒,多少次在人前痛斥,對戚夫人更是無比妒忌。戚夫人產下如意後,處心積慮想改立該兒為太子,劉邦也有意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后對此舉是戰戰兢兢,找了當時權頃大臣相助,方保住兒子太子之位!戚夫人是小三上位,搶人家老公之愛,還要奪人家江山!呂后怎能容之!故劉邦死後,呂后殺了如意,還殘忍剁了戚夫人四肢,葯啞了嗓子,挖掉眼珠,還把她裝在木箱里放在如廁處,手段可謂喪心病狂。


誰的威脅大當然要除掉誰,戚夫人不是一個甘居人後的人,她因美貌受寵與劉邦,戚夫人的出現讓呂雉逐漸失去了寵愛,再加上呂雉經過這些年的奔波勞累容貌早就不如年輕時那樣動人,反觀劉邦事業有了很大的成就,心中自然不甘心只有一個呂雉,戚夫人的出現大大滿足了劉邦,這是呂雉憎恨戚夫人的原因。而薄姬雖然也被劉邦寵愛生下一子,但是她是一個隱忍不爭的人,她的不出頭正好讓她有了一線生機

再者就是在戚夫人花言巧語下,劉邦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這個應該是徹底激怒了呂雉,才會導致戚夫人日後的慘劇!


呂后之所以對戚夫人心狠手辣是因為劉邦對戚夫人言聽計從,有了廢太子之心,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的意圖,這使一向心狠手辣的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危機重重,但呂后的心機頗深,在劉邦面前不露聲色,暗地裡操縱著一切,使戚夫人未能如願。劉邦死後呂后把眼中釘的戚夫人殘忍的做成人彘,慘不忍睹。兒子也被誅殺。而薄姬卻懂得為兒子能保命,在宮中甘願示弱。她把自已的容顏盡毀,使劉邦對她失了興趣。使心如蛇蠍的呂后對她的松警惕,不構式任何危協。這就是薄姬的智慧和審時度勢的遠見。和一個母親如何能保住自己和兒子生命的深謀遠慮。她的睿智和高瞻遠矚成就了兒子的輝煌帝業。這就是薄姬的可貴之處。


有人說呂后心狠手辣,劉邦死後怎麼不殺掉,沒有這麼凶的婆娘。劉邦還想當帝王。怕是吃多了,還想保子孫帝王,想多了,劉邦的走狗些誰是吃素的?不殺完餓了就得吃人肉。封建時代沒有人權只有皇權,除了皇室。其他都是走狗和奴隸,想殺就殺,不然那來的帝王魄力和威望。你以為,人是好東西?能把人治得妥妥的更不是好東西.


戚夫人的存在對於呂后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威脅,她一度吹枕邊風希望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呂后與劉邦同患難但並沒有同享富貴,丈夫的變心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呂后想方設法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心裏面的妒忌心早都已經膨脹了,其實也只是飛上枝頭變鳳凰,骨子裡面其實也只是一個粗俗的農婦,沒有什麼教養,思想也比較封建,所以呂后會這麼殘忍的對戚夫人也是有原因的。

只能說男人啊有時過度的寵愛反而會害了女人,薄姬並沒有過度收到劉邦的寵愛,所以呂后放過了她,我覺得戚夫人這麼被,呂后恨劉邦吧。


不爭。薄夫人意外進宮,僅被寵幸了一晚,就被扔在了一邊。這和呂后同病相憐,一樣被冷落,不被寵幸。

戚夫人是歌舞名家,又長於鼓瑟,有才有貌,於劉邦婦唱夫隨,得呂后妒忌,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不除不快。

薄夫人的兒子劉恆受其母影響,也不怎麼惦記皇位。而戚夫人的兒子勢必與她爭皇位,必除之而後快。

自古後宮多爭鬥,名槍暗箭不能防啊!


薄姬不得寵,兒子也對呂后沒有威脅。反觀戚夫人深受劉邦喜愛,且多次引起劉邦改利太子之心,面對奪夫奪嗣的雙重威脅,呂后又怎麼會手下留情呢。


戚姬就是搞不清楚狀況,她幹啥不好非要想著廢長立幼,他也不想想除了一個老的快死的皇帝還有誰可支持她,人家呂后是跟著劉邦過過苦日子的曹康之妻人家的兒子繼承大統那是天經地義,她還要廢了人家的兒子那不是無賴嗎?我可不覺得呂后有什麼錯,只不過自古都是史書把皇帝的過錯推到女人頭上,那韓信被殺如果不是劉邦授意那呂后幹嘛操那個心?呂后為了劉邦那也是忍受了千般苦忍受世人的唾罵,到最後她的丈夫還聽了小三的話想廢長立幼,那得多寒心,所以,戚姬的下場那是應該的,不值得同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