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爱再也敌不过命运的神喻,胜利能否为你我唱出永恒的颂歌?

书名:阿基里斯之歌 The Song of Achilles
作者:玛德琳.米勒 Madeline Miller
译者:黄煜文
出版社:马可孛罗
出版日期:2013年8月3日

【内容介绍】

纽约时报畅销书《波西杰克森》作者雷克.莱尔顿推荐:
虽然忠于希腊传说和荷马史诗,作者却以创意和说服力补上原作中的空白,赋予帕特罗克洛斯一个合理的背景故事,然后描绘从友情走到爱情的两人,也让他们为特洛伊战争增添了一抹人性的光彩。

纽约时报畅销书《房间》作者爱玛.唐纳修强推:
这是历史小说家玛丽.雷诺(Mary Renault)再世!对这个最传奇的爱情故事来说,这是最生动、最令人著迷、最有说服力的版本。

《奇迹之邦》畅销作者安.派契特盛赞:
这是一个学者对史诗伊里亚德致敬,也是一个极有才华的新锐作家惊人的原创作品。作者带给我们她对特洛伊战争和那些英雄的全新诠释,结果是一本我无法释手的好书 。

《裴少校的最后一战》畅销作者海伦.西蒙森(Helen Simonson)说:
我爱这本书。它的文字是不朽的,历史性的细节堪称完美,我希望《阿基里斯之歌》被选为高中暑期阅读书单。

《金翅雀》名作家唐娜.塔特(Donna Tartt)说:
这本史诗伊里亚德的新写,由帕特罗克洛斯发声来主导情节,令人神往。这是一本难以释手的书,任何一个喜爱古典的人都会对当中海洋女神忒提斯的性格著迷,祂带来真正的残忍和远古时代的不寒而栗。

《奥德赛失落的章节》作者扎卡里.梅森(Zachary Mason)说:
史诗伊里亚德是第一次写出骄傲的阿基里斯以及他和帕特罗克洛斯之间的感情,不过荷马个人对这一点是节制的,因此尽管我们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无法真正理解它。《阿基里斯之歌》则将焦点集中在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相当美的一本书。

柑橘奖评审团主席卓勒普(Joanna Trollope)盛赞:
这本小说是实至名归的赢家,原创、热情、独创且撼动人心。荷马会引以为傲。

2012年度最令人兴奋的处女作,魅力无穷且娱乐性强。想像著阿基里斯和全心奉献的帕特罗克洛斯之间亲密的友谊,作者召唤出这对灵魂伴侣,让这本书像电影一样──有些人可能说像一部史诗,令人耳目一新、又在细节上对人性充满了说服力。──Vogue杂志

紧凑、真实且令人获益良多,这本书是卓越的成就。──USA Today

狂烈的浪漫和惊奇的悬疑,让这几个黑暗的角色重新活了过来。──时代杂志

这是改写自荷马史诗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当中充满对阿基里斯突出、面面俱到又充满感情的描绘,作者为这个故事早已注定的结局,注入了新意和悬念。──华尔街日报

巧妙地透过人神共体的阿基里斯和有著传奇色彩的凡人帕特罗克洛斯,将想像中的古希腊风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这个陷在爱情、战争和不凡女性之中的男人,以及这个世上最古老的史诗因为作者有了新的突破。──出版者周刊星级评论.当周选书

有力、有创意,感人且极美的文笔。──波士顿环球报

以如荷马般干净简约的文字完成这部完美的作品,作者捕捉到少年间友谊的热烈和奉献,让我们相信这两个已经死去许久的孩子之间的情感,也让这个传颂三千年的故事深刻而丰富。──华盛顿邮报

你不需要熟读荷马史诗伊里亚德,或者看过布莱德彼特主演的电影特洛伊,才能看出作者的《阿基里斯之歌》有多吸引人。作者写出的自负、忧伤和爱情的变换看起来历久弥新。这是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O magazine

作者出色的初试啼声之作是阿基里斯和帕特罗克洛斯之间伟大而热烈的爱情,重写西方世界第一部也是最伟大的战争史诗是庞大的责任,而作者这样优美的文字和结局的悬念实在惊人。──达拉斯晨报

《阿基里斯之歌》应该当成独立的作品欣赏和阅读,不过作者的小说同时将读者送回荷马和荷马后继者的时代,就这点而言,他们应该感谢作者。──华盛顿独立新闻网站书评

作者获奖的处女作环绕在帕特罗克洛斯,一个活在阿基里斯光环下的年轻王子,作者同时让许多本来在阴影中无声的的女性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出版者周刊2012年春季十大文学小说书评

巧妙地刻画剧情、勇士和特洛伊悲剧。喜爱名历史小说家玛丽.雷诺(Mary Renault)作品的读者将会对作者描绘的古希腊非常喜爱。我等不及作者的下部作品面世了。──图书馆学刊星级书评

这本史诗伊里亚德的当代新写,充满了爱情和荣耀的功绩,以开放、抒情而灵活的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出版者周刊

虽然这个故事的细节是作者独创,但史诗伊里亚德的世界是我们爱的,也是所有追随者能一眼认出来的。阅读这本书让我回想起我第一次爱上古典文学,那种屏息的感觉。──布林茅尔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凯瑟琳.柯尼比尔(Catherine Conybeare)

作者惊人地以某种方式混合了动作的商业性情节和如此唯美纤细的文字,让你有时不得不驻足凝视。──独立报

作者的文字几乎可说比任何荷马史诗的翻译更加诗意,这是关于阿基里斯深刻感人的版本,一个拥有三种身分的男人──儿子、父亲、丈夫/情人──如今就出现在当年所有英雄战士战斗之处。──卫报

承继名历史小说家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的传统,作者巧妙地运用她对古典文学的所有资源,节奏完美、迷人且耐人寻味。──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非凡的作品,完美的描绘和心痛的抒情文字,敏感善感的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每日邮报

长矛从我发际掠过,近得如同爱人的气息。
如果唯有死亡能让爱情不灭,我愿以鲜血交换永不分离

帕特罗克洛斯,贵为王族之子。十岁时,因个性懦弱遭父王流放,沦为奴隶。在苦涩的国度普提亚,唯独一名金发男孩吸引他的目光。男孩的嘴宛如饱满的弓,鼻子犹如高贵的箭──那是王子阿基里斯。

被放逐的帕特备受嫌弃,唯独阿基里斯对他流露怜惜。俊美而淘气的阿基里斯,流著自海洋而生的半神之血,仿佛能听见他内心的落寞。冰封的冬,新萌的春,两人同食共寝、奔跑歌唱,胸膛躁动的渴切,终究让他们卷入那道不该激荡的情感漩涡……

特洛伊战火一触即发,阿基里斯违逆不祥预言而决意出战。分离的爱与悲伤拉扯他的骨,吸吮他的血。「你绝不能去!」阿基里斯美丽的脸庞变得如铁石一般──即使解脱即是死亡,绝不让特洛伊让你我分离!

在这座凡人与神祉共存、人马与妖精共谱的战争宇宙,壮烈的凄美震动了女神的泪,散乱的发随刀剑化成美丽的灰。死神的嫉妒玩弄了这场千古对决──当太阳神的微笑没入那道矗立的城墙,特洛伊将以谁的姓名血洗命定的结局?

【阅读心得】

只要提到阿基里斯,除了他脆弱的脚跟之外,实在没有什么认识,或许对于神话故事本身自己没有太多涉略,纵使是相关的电影也兴趣缺缺,以致于书本到了手上过了许久才拾起阅读。

同性爱在古希腊时有所闻,过去历史人们没有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世俗规范的观瞻,于是很容易能够接受同性、异性和小三的存在,他们当时注意的是否能名留青史、是否能争取荣耀,死亡不算什么,而是死去时是否能被世人铭记。

古希腊当然不只一位民间英雄,充其量阿基里斯和帕特罗克洛斯的情愫或是暧昧只是插曲,但作者刻意撷取这段去检视,当时人们对于荣誉的追求,并反问所谓的爱是遵从还是理解,一昧的尊重不等于就是理解,有时了解了不等于无感,即使文献中只有纪载著两人的友达以上的情感,但在作者的文笔上看见了是对于情人的徬徨、对于感情的疑惑。

最终,没有刻意去重写既定的宿命,沉重且哀伤,但却能映照出神话中希冀带给人们的那种绮丽,看似渺茫的真情确是存在,只是往往要支付高昂的代价才会注意到,原来失去是多么容易的。

文字没有任何一丝做作,非常朴素的呈现古希腊时期众神与凡人之间的相处,各国之间礼义相待的方式,读者不单得到丰富的感触,还有那悲剧迎来的泪水和哀恸。

一点也不煽情,即使对于神话不感兴趣的人也能轻易地陷入故事之中,看著阿基里斯和帕特罗克洛斯的相知相惜和相爱,最后无论时否修成正果,都无法否认这是本凄美却令人回味的经典之作。

【书籍预告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