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花發朱明雨後天,結成紅顆更輕圓。人間熱惱誰醫得,正要清香凈業緣。——宋?楊巽齋《南天竺花》

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屬,常綠灌木。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鑽石黃,天竹,蘭竹。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各地,海拔540~1500m,多分佈在陝西秦巴山區,甘肅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南天竹植株優美,花白素雅、果實鮮艷、葉色艷麗,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為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因其形態優越清雅,配以紅艷果穗綴於枝頭,晶瑩剔透,常被用以製作盆景或盆栽來裝飾門廳、會場等。

南天竹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m,光滑無毛。葉互生,圓錐花序直立,花小、白色、具芳香。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在酸性、中性土壤上均能生長,尤其以鈣質土壤最為適宜。南天竹根、莖、葉、果均可入葯,根、莖,清熱除濕,通經活絡。因其含有小檗鹼,也有收斂鎮靜及消炎的功效。果實,味苦、平,有小毒,有止咳平喘之功效。樹皮和枝葉煎汁能防治棉芽。木材堅實,可製作小器具。

南天竹的育苗技術

播種育苗,在秋末果實呈現紅色,手捏發軟時採下,搓去果皮,隨即播種。由於種子有較長的後熟期,不經120天放置難以發芽,因此需要進行砂藏處理。幼苗前期要適當遮蔭,切勿暴曬。

扦插育苗,在早春新芽萌發前和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剪條扦插。

南天竹的栽培技術

南天竹在黃河流域可露地栽植,宜選擇院落門口、假石山旁、花壇草坪、林蔭道旁和常綠樹叢中,單植或叢植,不宜選太陽直曬或積水之處。春、秋季均可栽植,以春栽為好,大苗移栽需帶土球。栽後要立即澆水,乾旱季節也要注意灌水,但花期不要澆水過多,以免造成落花,當坐果後再增加澆水次數。春季及果期可施一次薄肥。

南天竹在氣候寒冷地區,可進行盆栽,室內越冬。盆栽要注意澆水環節,澆水次數不宜過多,水量不宜過大,必須在乾透後澆透水。盆栽宜於每年早春換盆一次,換盆時,要去掉部分陳土和老根,施入基肥,填進新的培養土。換盆時可進行分株繁殖,修剪整形,從基部疏去枯枝、細弱枝,促其萌發新枝,一般以保留4~5個枝條為宜。


文章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