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安全理由,明年一月的維園年宵市場首次不設乾貨,年花將成為主打貨品。

【星島日報報道】每年農曆年宵市場吸引不少學生及年輕人競投乾貨攤位,售賣各式生肖毛公仔及自家設計的年宵產品,不過明年一月的年宵市場將不設乾貨攤位,有中學生組織表示,原本計畫競投攤檔,差不多完成產品設計,如今要叫停計畫,幸好未作任何投資,沒有金錢損失。有花農表示,農曆新年為每年最重要檔期,就算預計人流會少過去年,仍會競投維園的濕貨檔。

由聯校中學生組成的「香港聯校商學會」過往數年均有在維園擺檔,售賣不同文儀用品。該學會同學表示,今屆委員原本計畫繼續競投維園年宵攤位,亦差不多已完成文件夾、貼紙等設計,下一步就可聯絡廠方生產,現時無奈取消計畫,感到失望,不過由於未競投檔位,亦未出貨,所以未有投資損失。

售賣年花的千葉園負責人之一楊尹俊對於取消乾貨攤位感可惜,他認為市民會擔心安全而不行年宵,預計「今年氣氛不會有往年好,人流又一定較去年少。」由於乾貨亦會帶動濕貨人流,即使今年社會氣氛一般,本來已預期人流會減少,但每年的年宵都是花農的重要銷售渠道,所以他仍會競投維園約十多檔濕貨攤位,投檔數目與往年相若。至於會否擔心年宵花市被腰斬或提早完結,他指會見步行步。

過往多年亦有在年宵開檔的零售店主劉先生表示,本身已購入乾貨,包括花生及瓜子等,涉及三萬至四萬元,收到政府消息後,隨即大失預算。他坦言幸好自己本身有零售店鋪,因此可以在鋪內銷售,而年宵是重要銷售場地,往年大約可賺三至四萬元。但據他了解得知有行家本身沒有店鋪,惟一早已經入貨,因此現時仍未有去貨渠道,對政府取消乾貨攤檔決定感到不滿。他說,年宵為中國人傳統的節慶活動,參展商以小型零售商為主,不太涉及大財團,相信不會引來示威活動,取消後卻會影響普通市民生計。

曾先生去年與大學同學一同在維園擺檔,售賣自家創作和生產的豬年暖水袋和布袋。他指沒有打算競投明年年宵攤檔,但認為「行花市為港人過年例牌會做的事」,對於沒有乾貨攤位感到好失望和可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