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適合夜裡讀的文章——致夜深人不靜的小夥伴們。在德叔的私信裏,有好多小夥們都說有耳鳴的癥狀,還給德叔諮詢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治療,因為實在太痛苦了,明明夜深人靜了,連狗都睡了,自己卻睡不著,彷彿耳朵裏有一隻知了,徹夜鳴叫,實在不堪其擾,那今天呢,德叔就從耳鳴的病理和相關的治療方法給大家詳細說一說耳鳴的故事。

耳鳴不是病,又是什麼?不但是病,而且是很煩人的病——別人看你好好的,但你卻要忍受不為人知的痛苦,無從訴說,他人無法體會。

所以今天要把耳鳴的治療跟大家說說,有備無患,放在這裡。有此問題的,趕緊辨證論治,沒問題的,以後萬一遇見也不會太慌。

一般來說,耳鳴和耳聾是分不開的。《雜病源流犀燭》:「耳鳴者,聾之漸也,惟氣閉而聾者則不鳴,其餘諸般耳聾,未有不先鳴者。」意思就是,耳鳴多半是耳聾的前奏,如果不是突然氣閉的,耳聾之前都會有耳鳴出現。

那耳鳴是怎麼造成的呢?也分為外感內傷,也分寒熱和虛實。所以耳鳴不好治,很多人幾十年耳鳴都好不了,就是因為沒有辨清病因。

主要來說,耳鳴的證型分為六種(《中醫耳鼻喉科學》)。不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只看小標題,做到心裡有數也可以,留個印象,萬一以後自己或者身邊朋友遇到了耳鳴可以回過頭來翻閱德叔的文章。

一、風熱侵襲,上犯耳竅

外感風熱,肺失宣降,導致外邪循經上犯壅塞耳竅,清竅矇蔽發為耳鳴。

臨牀表現為:突起耳鳴,響聲如風,聽力下降,或伴有耳堵悶感。此時可見全身癥狀為:鼻塞、流涕、頭痛、發熱惡寒等感冒癥狀。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法:清熱疏風,宣肺通竅

正常按照風熱感冒治療就好,不需要特別針對耳鳴用藥。只要熱散肺宣,耳鳴自然就好了。

方葯:銀翹散加減。耳鳴得厲害時,可加蟬衣6克,石菖蒲6克,用於疏風通竅。救急時,中成藥推薦銀翹片。銀翹散:連翹10克,銀花10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葉4克,生甘草5克,荊芥穗4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6克,蘆根6克。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這種外感的耳鳴,屬於實證。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對證把風熱感冒治好,耳鳴很快也好了。

二、肝火上炎、燔灼耳竅

素體陽盛,性急易怒,或長期焦慮,情志抑鬱,肝氣鬱結,氣鬱化火。氣火上炎,循經上擾耳竅,爆發耳鳴。

臨牀表現為:耳鳴突然發生,多因鬱怒而發,或者鬱怒後更為嚴重。耳鳴如風、如雷、如潮,或兼有耳閉塞感,同時兼見頭痛、眩暈、目紅面赤、煩躁易怒、夜寐不寧,口苦、咽乾、尿黃、便祕、胸脅脹痛等症。舌紅苔黃,脈弦數。治法:清泄肝膽,開鬱通竅。這種由於情志問題導致的耳鳴或者暴聾非常常見,我就有朋友因為孩子不好好練琴,一直壓抑怒火,而導致暴聾。幸虧年紀輕輕,及時治療,恢復得很快。但是耳鳴往往不能引起足夠重視,錯失最佳治療時間,很難復原。

因此一旦出現耳鳴,就要及時用藥治療。肝膽鬱火引起的耳鳴,其實很好辨證,一定會兼見很多肝膽的常見癥狀,比如胸脅疼痛,口苦咽乾,情志不暢等。

方葯:龍膽瀉肝湯。中成藥推薦龍膽瀉肝丸。龍膽草6克,黃芩9克,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6克,當歸3克,生地黃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車前子9克。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情志病是最難治療的病,因為一個人的身體可以用藥救治,但是性格很難改變。即使一時用藥糾偏,日後還是會反覆發作。所以現在很多中醫大家都不再講中醫,而是講心法。為的就是讓人從心裡改變對世界的態度,從而改善健康。

三、痰火鬱結,閉塞耳竅

飲食不節或嗜食肥甘厚味,濕熱內釀,或思慮過度,傷及脾胃,水濕不運,聚濕生痰,痰鬱化火鬱於耳中,壅塞清竅發為耳鳴。

臨牀表現為: 耳鳴聲音多宏而粗,如風呼嘯或如機器轟鳴,持續不歇;耳中脹悶,兼有頭重頭昏、頭暈目眩。痰濕中阻,氣機不利,胸脘脹悶、二便不暢。咳嗽痰多,口淡無味,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 清熱化痰,開鬱通竅。方葯:清氣化痰丸。陳皮6克,杏仁6克,枳實6克,黃芩6克,瓜蔞仁6克,茯苓6克,膽南星9克,制半夏9克,生薑3片。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這個葯原本是治療痰熱咳嗽的。為什麼能治耳鳴,是因為引起這類耳鳴和咳嗽的病機一樣。中醫治病論的是本,不是針對某一癥狀,所以經常異病同治。如果兩症兼有的人,用了這葯就會驚喜的發現,咳嗽和耳鳴都好了,真是有賺到。

四、氣滯血瘀,閉塞耳竅

久病不愈,情志抑鬱,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或因打鬥、跌僕、爆震等傷及筋脈,致瘀血內停;或久病入絡,致耳竅經脈瘀阻,清竅閉塞而發為耳鳴。

臨牀表現為:耳鳴多為嗡嗡聲,全身以氣滯血瘀症為主,全身癥狀可兼見固定部位疼痛,經血不暢,舌質暗紫有瘀斑,脈細澀。治法:活血化瘀,通絡開竅

這種耳鳴需要及時治療,因為瘀血久留不散,長期下去就是耳聾。

方葯: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紅花9克,老蔥(切碎)6克,鮮姜(切碎)9克,紅棗(去核)5個,麝香(絹包)0.15克,黃酒250克。前7味煎好之後,去渣滓倒出一碗,將麝香放入酒內,與此湯藥混合再煎一次,臨睡前服用。(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大人每日1付,連喫3付,隔1日再喫3付;若7-8歲小兒,兩晚喫1付;3-4歲小兒,3晚喫1付。麝香可煎3次,再換新的。

功效為活血通竅。主治:瘀阻頭面的頭痛昏暈,或耳聾年久,或頭髮脫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風,以及婦女幹血癆、小兒疳積見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熱。

五、腎臟虧損,耳竅失養

腎開竅於耳,腎藏精主髓。腎氣充足,髓海必精於耳,耳竅得濡養而聽力靈敏。若素體虛弱,或病後失養,恣情縱慾,傷及腎精,或年老腎虧,導致髓海空虛,發為耳鳴。

臨牀表現為: 耳鳴綿綿,如蟬鳴,夜間益著,甚則虛煩失眠,聽力減弱。若有房事,耳鳴還會加重。兼見全身癥狀為頭昏眼花,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發脫齒搖,或見五心煩躁,多夢,寢寐不寧。治法:補腎填精,充養耳竅。方葯:耳聾左慈丸。或者腎陰虛者,用杞菊地黃丸或左歸丸。腎陽虛者,右歸丸或腎氣丸。

耳聾左慈丸為中成藥。補益劑,具有滋腎平肝之功效。用於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百度百科:「近年來通過臨牀驗證,該葯還可用於治療頭痛,目暗昏花,視物不清,哮喘及白內障證屬肝腎陰虧,虛火上炎者;對於藥物中毒性耳聾,神經性耳聾及突發性耳聾均有報道。」

六、氣血虧虛,耳竅失養

久病失治,病後失養,氣血虧損,或老年氣血衰弱,或飲食不節,饑飽失調,或勞倦思慮過度,損及脾胃,導致氣血生化不足,氣虧血虛,耳竅失養,引發耳鳴。

臨牀表現為:耳鳴時輕時重,遇勞則甚,突然起身時加重。兼見全身乏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薄,面色無華,心悸失眠。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我們身體的氣血精津液均由脾胃生化,當脾胃虛弱的時候,氣血必定虧虛。清陽不升,耳竅失養就會出現耳鳴。全身的癥狀也均以氣虛血虛的癥狀為主。

治法: 益氣養血,通利耳竅。方葯:八珍湯加減。可加石菖蒲通竅。心悸不寧,可加龍眼肉、酸棗仁養心安神。人蔘、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10克,炙甘草5克。加生薑3片,大棗5枚,水煎服。(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中醫裏呢,把耳鳴大概就分為了這六種證型。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按照醫書來生病的,多多少少會有出入,不可能病的那麼標準。因此辨證很困難,這時就要抓住主症,也可以分步解決。只要方向對了,用藥不拘泥。

另外,如果耳鳴日久,也一定會有一個漫長的恢復過程,從調理體質入手,終歸會有收穫。

希望大家的耳根,從此都能清靜,睡得好,才能生活的好。

心安是歸處,明月在手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