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行走的彩蛋 (kukushkabear)

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是喜愛這項運動且熱愛思考的觀眾。

本賽季花滑的最重要賽事,花滑世錦賽已經落下帷幕。這也是在GOE±5新規則下的第一個賽季,這篇文章主要就來就TES和PCS的平衡方面,討論一下新規則在這個賽季的使用情況。

最近幾天看到了很多有關於「ISU已死」之類的聲音,但從這一次世錦賽四個項目比拼的精彩程度而言,這些人可以說是多慮了。這個賽季各個項目頂級選手的水準,技術與藝術的平衡性都可以說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可以說在四個項目當中,獎牌獲得者的表現都表現出了接近甚至超過平昌冬奧獎牌獲得者表現的狀態,這在後奧運賽季這一個大量名將退出調整的特殊時期是很難得的。

像雙人項目,在平昌周期可以說是低質節目的重災區,即便是在大賽中奪得獎牌的選手,也有大量在世錦賽這種級別的比賽單跳和拋跳中摔倒跳空的低質節目。但是從這一場世錦賽來看,前六名的獲得者,除了受到六練時衝撞受傷影響的法國組合,其餘的五隊選手都滑出了兩套沒有重大失誤的節目,這可以說是極為難得的。男單同樣也是以往低質節目的重災區,而且在新規下,男單自由滑因為時間和跳躍數量的擠壓,其調整幅度是最大的,在賽季初也可以說是非常慘淡。但到了世錦賽,已經有個別選手能夠適應新規完成調整,也算是喜人的進步。

然而就GOE±5的新規而言,經過一個賽季的打分,看來似乎並沒有達到之前想要的效果。眾所周知,花滑理論上應該是50%技術+50%藝術而求得最後的分數。而在TES和PCS的打分上卻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技術是作為有客觀難度存在而會隨著難度不斷升高而無法封頂的從零開始的向上打分,而藝術因為存在主觀性,則必須是一個設置封頂,然後從10分為頂的向下打分,在乘以對應的因數。所以在設置打分系統的時候,對選手所能夠達到的極限技術難度做出分析,然後在以此設置PCS的封頂,讓兩者盡量接近是ISU理想中的情況。

在GOE±3的體制下,對於女單選手而言是建立於女單的極限難度(自由滑)是完美的五種七個三周跳,並以此設定了自由滑PCS因素為1.6。這一個設置可以說在平昌周期以前是十分成功的,在平昌周期以前,並沒有出現任何一位能夠穩定滑出超越完美五種七個三周跳這一極限難度的選手。所以在PCS的封頂分為80分的情況下,只有極個別成年組的選手滑出了溢出80分的TES,而且溢出幅度非常的小(成年組兩人,溢出最高為3.06分)。

相比之下,男子對於自由滑極限難度的預定應該還是停留在不超過兩個四周跳的完美節目上面,也就是索契周期時的極限難度。

從這個表可以看到陳偉群在2013年的表現,接近於200分的自由滑分數就是GOE±3下,男子自由滑預設的極限難度。然而在平昌周期,隨著以羽生為首的新一代選手開始集體在自由滑上兩個以上的四周跳,完美節目的TES的極限難度已經很快超越了PCS封頂的100分,而溢出的分數也越來越大。

由此圖可以看出,到了平昌周期結束,已經有九名成年組男單選手可以完成溢出,有六人溢出分數達到10分,三人達到20分。

從GOE±3往GOE±5的過渡,除了是鼓勵完成質量,減少通過足周摔拿分而強行上難度的行為,更是有對TES和PCS再平衡的目的。然而經由世錦賽的淬鍊,這一個打分標準似乎並沒有在全部項目上達成目標。

先看看女單

女單的極限PCS是80分,可以看出來在新規則之下,女單對極限難度的預估依舊是五種七個三周跳,由於Alina的自由滑發揮並不算完美,在新規之下TES的溢出應該會接近甚至超過原有體系。而當女單選手能夠開發出穩定的3A以及四周跳的話,TES的分數將會遠遠大於原有的極限難度預估。而從明年開始,是否能夠有大量選手能夠穩定的完成這樣的難度,從而嚴重衝擊到這套打分制度呢?通過一定數量足周摔的3A以及四周跳是否會大幅突破現行體系下的80分TES的極限難度預估呢?我們拭目以待。

再看看雙人。

雙人的狀況似乎代表著新的打分體系運轉良好,維持住了TES和PCS各佔一半的情況。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個賽季,頂級的選手並沒有上自己最頂級的難度。當選手們上了自己最頂級的難度後,溢出不可避免,但能夠上會溢出TES的難度的人數,和溢出的幅度從現在來看,似乎很難達到衝擊雙人打分規則的地步。

問題比較大的還是男單。

雖然溢出的人數不多,但是最大的溢出數已經達到了21分。由此可見,GOE±5的設置在男單中所參考的極限難度是遠遠低於陳巍和羽生所能夠完成的難度,在一開始的設置上顯然是過於保守了。未來是否有更多的選手能夠頻繁的大幅突破TES的100分線?是否有必要為了兩個天才而修改整套規則?這都是ISU需要思考的問題。

然而相比之下,冰舞的問題是最大的。四個項目,如果把冰舞算上的話,冰舞的計分可以說是修改幅度最大的,但也是最不成功的。

冰舞自由舞的極限PCS是60分,因為冰舞較少出現嚴重失誤,所以這張圖基本上就反映了選手們的正常水平。我們可以看出來,在TES上能夠超過極限PCS的選手已經高達12組,也就是超過一半的自由舞參賽者,而在冰舞這項差距在毫釐之間的項目上,拉開一分的差距在冰舞的意義和在單雙人滑的意義是大不相同的,一分在單雙人滑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在冰舞中就可能是難以跨越的天塹。從溢出極限PCS的選手數以及溢出的分值來看,冰舞的打分新系統的表現對於TES的偏向性太過強烈了。

因為冰舞的評分系統與單雙人滑有重大差別,所以要做大修正的可能性應該會大一點。而單雙人滑則會根據未來的情況做一些小修小補,然後在北京冬奧之後再做大修。

而具體的修補方法應該是怎麼樣呢?作為數學不好的文科生,我只能拋磚引玉了。

以往的修補方法多為改變基礎分值,改變GOE加分所對應的實際加分。但我認為這樣的改變有些治標不治本。從這個賽季的表現,基本可以認為在男單的一個節目中放進四個四周跳是可行的,隨著對新節目構成的適應,能夠穩定這麼滑出優秀節目的選手也會越來越多,溢出的人數和數值也會增加。誰知道下個賽季是否有人能夠放入更多的四周跳呢?

我覺得相較之下,更好的方法會不會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對現行的TES打分做修改而對PCS的封頂數字做出修改。現行男單自由滑PCS的因數是2,所以封頂數為100分。如果能夠將因數改為2.4,從而讓封頂數改為120分,是否就能夠完成再平衡呢?包括其他的項目,冰舞和上了難度以後的女單雙人是否也可以重新更改PCS的因素從而保證TES和PCS的平衡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