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盛專家 1月20日

「培養一個孩子,就像帶一個你人生中喜愛帶『實習生』。你們相互配合,友好協作,一起設計牛娃之路。」一位文質彬彬的媽媽,在北京三里屯太古裏的一間禮堂裏,與其他家長分享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臺下的聽眾聽得十分專註,關注著這位叫範曉曼媽媽分享自己女兒在每一個人生節點所做出的決定,和為了支持這個決定需要作哪些準備和材料。

受「凱盛專家」之約,1月20日下午,虎媽範曉曼與虎爸Roger為「凱盛專家」的簽約專家與客戶朋友們,做《牛娃之路可以設計》和《選擇西式教育道路需要知道的基本概念》主題演講,並且與家長聽眾分享培養孩子的心得。

這不是一場通常意義上的講座,更像是一場親友聚會、同學會,或者說是一次「下午茶」。這也是「凱盛專家」為簽約專家們提供的一次福利活動——專家福利社,從家庭教育入手,讓我們的簽約專家共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為各城市的專家創造線下交流的機會。

範曉曼分享說,除了最重要的因素——成績,孩子「人生硬核」的包裝就是最重要的了。首先要發現孩子自己獨有的特質,「比如我孩子的表達能力特彆強,一歲半就可以表達完整的句子,幼兒園階段可以清楚地、有邏輯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我們會刻意的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和特質——讓她加入北京電視臺小記者團成為記者。然後積累各種有用的經歷。」

範曉曼還分享了一些申校小技巧,比如找到申請學校的校友,向他們請教面試流程和麪試問題;製作個人簡歷分為三段式,1.個人照片要體現孩子的精神面貌,2.契合申請學校的氣質與需求,3.體現出孩子的競賽能力。

虎爸Roger則強調,「如果選擇了國際學校,就一定輕鬆嗎?不是的,在國際學校學習時,一大難關其實是語言,比如因為是英英教育,在孩子在學習新的化學課程時,需要接觸大量對與化學有關對長單詞,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挑戰。同時,課外輔導也非常考驗家長的英文能力,家長有沒有比較好的語音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所以孩子上國際學校,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規劃和挑戰。」

虎爸Roger還提到「美國英國K12學制的差異和中國學制的錯位」的問題,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充分準備。「英國6歲上學,13年制;美國是7歲上學,12年制。其中英國學制中每一個階段是嚴格要求的,如果水平不達標是不能繼續往下學的,在英國大學擇校是是限制專業的,同專業的5所學校;而美國擇校更靈活。美國教育優點在於高中前一直在培育孩子的興趣,而英國教育的興趣只在小學階段,而初中就開始決定了方向的廣度。所以選擇西式教育可行的時間點選擇,非常考驗父母。」

對於國際教育路徑的選擇與「合適從中式教育轉換成西式教育」,Roger建議,需要從小學開始的1-2年就準備相應的考試,內容包括數學、邏輯、英語單詞、月度、寫作、口試、家長面試。轉換路徑前對學制、課程、考試內容做一定對瞭解。最好家長有一定對分辨支撐能力。「當然,最適閤家庭和孩子的纔是最好的。」凱盛專家福利社,是基於凱盛專家智庫網路而建立的會員制共享平臺,以服務專家會員的家庭成員為目標。我們重點圍繞醫療、教育、財富管理三大消費場景,定期舉辦分享交流活動,幫助高價值家庭對接高級專家,為福利社會員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諮詢服務。責任編輯 | Joyce

投稿/媒體合作 | [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