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廿一日指出,中國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因深受憂鬱症困擾,於廿日晚間在澳門居所墜樓身亡,終年五十九歲。然而,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引發議論,包括當局急於下定論、官媒與澳門警方說法矛盾,以及鄭竟在連通香港、澳門、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之際自殺等,各界紛質疑事件另有隱情。

港澳辦廿一日清晨在官網發布鄭曉松亡故消息,並指派中共中央組織部和港澳辦負責人前往澳門慰問遺屬,澳門特首崔世安及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亦對鄭驟逝表達悼念。鄭曉松去年九月出任澳門中聯辦主任,隔月當選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進入核心領導層;而在調任澳門前,他曾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中共福建省委員會常委及福建省副省長等職。

北京方面對鄭曉松的死因未多加著墨,但港澳媒體接連提出疑點,其中之一為北京和澳門的說法不一。北京在事發後迅速「蓋棺論定」,通報鄭曉松死於憂鬱症,但澳門司警局局長薛仲明強調,鄭案已轉交調查科,自殺根本原因仍待調查,雙方說詞差異令外界質疑,澳門警方並不承認官方聲稱的「死因」;輿論也質疑,在事發翌日,北京即迅速將鄭的死因與憂鬱症劃上等號,令人匪夷所思。

再者,港珠澳大橋即將在廿三日通車,除鄭曉松獲邀出席外,盛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南巡,並親臨主持儀式,鄭在此敏感時刻做出驚人之舉,令人懷疑有內情。還有一點是,港澳官僚體系貪腐孳生的問題,如任用程序草率、貫徹中央決策不夠扎實等,已多次被北京指正,前澳門中聯辦主任李剛即在去年八月「被退休」,鄭之死亦引發相關聯想。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中國不少涉貪官員均屬「非自然死亡」,中央火速定調的目的在於穩定局面,必要時也將控制案件資料流通,但這種作法更顯得欲蓋彌彰。他還指出,隨著澳門逐漸「一國化」,澳門警方雖理應進行通訊、住所、工作地點調查,但「這些東西全是國家級」,若鄭案涉及國家機密和敏感資料,澳門方面將有更多顧忌,並遭遇更多掣肘,恐將轉而配合中央辦案。

  • 連通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法新社)

    連通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法新社)

  • 連通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以總長五十五公里榮登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更擁有全球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未來將由香港、澳門和廣東三地共同管理,堪稱「一橋三制」。中國方面將在廿三日於珠海口岸舉行開通儀式,邀請八百名嘉賓共襄盛舉,且盛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臨主持;廿四日正式通車。(法新社)

    連通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以總長五十五公里榮登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更擁有全球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未來將由香港、澳門和廣東三地共同管理,堪稱「一橋三制」。中國方面將在廿三日於珠海口岸舉行開通儀式,邀請八百名嘉賓共襄盛舉,且盛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臨主持;廿四日正式通車。(法新社)

  • 中國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二十日在澳門居所墜樓自殺身亡,官方指其受憂鬱症所苦,但外界對死因有不同揣測。圖為鄭二○一六年四月以中共福建省委員會祕書長身分出席會議。(路透檔案照)

    中國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二十日在澳門居所墜樓自殺身亡,官方指其受憂鬱症所苦,但外界對死因有不同揣測。圖為鄭二○一六年四月以中共福建省委員會祕書長身分出席會議。(路透檔案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