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飲食健康-醫生建議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Find Unique T-shirts

Explore the most popular t-shirts on Cafepress. Discover great designs celebrating anything you can think of.
From our sponsors
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與治療:葡萄糖胺的功效與選擇 - ETtoday
Aug 5th 2014, 04:12

圖.文/ 藥師吉米部落格

吉米當藥師這麼久,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葡萄糖胺了,十個問題大概有六個以上是在問吉米有關葡萄糖胺的問題,所以沒有特別寫個一篇詳細的介紹真的不行,而且很多朋友誤以為葡萄糖胺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其實根本不相關,葡萄糖胺是用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醫學沒有這麼簡單啦,不是一個器官只有一種疾病,同一個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因為人體真的很複雜,不同狀況也很多,建議有問題都要先給醫師診治確認並聽從建議才行,【千萬不要自己當醫生喔】,跟健康有關的問題或產品選擇也建議藥諮詢一下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員,因為事情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那市面上的葡萄糖胺產品真的是百百款,有藥品也有食品,價格差異也大,到底要怎麼選才對?這次吉米就以本身的藥師專業來跟大家一一解釋。

葡萄糖胺功效

市面上葡萄糖胺產品很多種,但經過臨床研究證實對退化性關節炎有幫助的只有一種【硫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這是一種由甲殼類動物的殼所萃取出來的成分,那其他的像是鹽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目前並沒有證據證實其對退化性關節炎有幫助,在醫學上來說並不是有「葡萄糖胺」四個字就是一樣有效的,而是要看大規模臨床人體實驗的結果,很常發生「理論上」跟「實際上」差很多的情形,而人體試驗的結果就是「實際上」的情形,建議大家不要去管「理論上」,還是要以「實際上」為準!

葡萄糖胺食品&藥品的差別

葡萄糖胺目前市面上有硫酸鹽葡萄糖胺跟鹽酸鹽葡萄糖胺,這個硫酸鹽及鹽酸鹽就是「鹽基」,人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一個成份要達到效果,要經過口服、胃部溶解、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這時也有可能迅速被肝臟代謝掉或是被腎臟排除掉,最後剩下的才「有可能」到達目標器官去產生效果,這些環節,只要一個結構不相同、鹽基不相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天差地別,有可能溶解度較低導致吸收不足、被代謝掉了、被排除掉了等等狀況,導至根本無法達到有效濃度,甚至有可能吃下去就被胃酸破壞而完全無效,所以醫學講求「實證」,實證就是使用統計學的方法,並進行人體試驗,去證明出是確實有效的,沒有實證都是空談。

也因此,有「人體試驗實證」證明有效的,食品藥物管理署才會核發適應症,葡萄糖胺的部分目前只有【硫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一種成份因為有許多人體臨床研究的「實證」證明,也因此食品藥物管理署有核發藥物適應症「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是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用藥,而鹽酸鹽葡萄糖胺目前因為缺乏臨床實證,沒有任何證據證實有效,不是沒作,而是有作但沒效,簡單來說就是跟喝水比起來是一樣的,因此並沒有藥物許可證,而是算食品,沒效的東西再便宜都是浪費錢。

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與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因為會造成關節部分的疼痛感,而有走路、上下樓梯困難等等行動不便的情形,有些人最後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長期下來可能就會造成肌肉萎縮、無力,但這些肌肉在關節伸展或承受壓力時,可是擔任支撐關節的角色,如果肌肉萎縮的話,關節就會獨自承受更大的壓力及衝擊力,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惡化的速度更快,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最後就會導致不良於行,由於退化性關節炎會持續惡化,最後可能會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

因此,平時做好關節的保護及保養以及適當運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使用一些醫療輔具,像是可以採用護膝繃帶(醫療器材行買的那種)或是以柺杖來減輕關節的負擔,千萬也不要以為年老時或無法走路時才需要用拐杖,像吉米登山時也都有使用登山杖來保護膝蓋、分散壓力,吉米常遇到許多人愛面子而不想拿柺杖,其實使用拐杖是可以分擔膝關節的負擔,若醫師已經有建議使用也請不要排斥,自己的健康最重要,另外體重過重者可以減肥,以減少關節的重量負擔,而且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減肥好處多多,但減肥可也不要使用一些偏方或聽信流言,建議以醫師藥師建議的方式為主,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運動跟飲食控制。

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持續且適當的運動,可以維持肌肉強度,降低關節疼痛和減少最後行動不良的風險,還可以控制體重、增加心血管肌肉強度和耐力,維持良好的體適能與健康狀況,真的是好處多多。運動也不是要大家去跑百米還是爬百岳這些啦!就是每周做三次運動,運動方式以「舒適」為最高準則,像是散步、騎腳踏車、 低衝擊性的舞蹈、水中散步以及一些肌肉伸展操就可以了,每次約30-60分鐘就好,如果無法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的運動,也可以在一天當中每次五至10分鐘分段完成,,一整天有累積到30分鐘就好;至於慢跑、球類運動、有氧舞蹈、登山等等較激烈的運動,則可能加重膝關節的壓力,讓症狀加劇,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應盡量避免這類運動。

若是運動時關節會有卡卡不適等感覺等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當下可以先休息,不過千萬不要停止持續運動這件事,這時可以使用經研究證實有效的【硫酸鹽葡萄糖胺】(維骨力)來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硫酸鹽葡萄糖胺】(維骨力)經由臨床實驗證實,具有緩解症狀和改善骨關節結構的效果,減輕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疼痛,改善關節活動的功能,同時可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醣,蛋白多醣是軟骨組織內的重要成分,與膠原蛋白形成立體網狀結構,對抗關節所承受的壓力,硫酸鹽葡萄糖胺(維骨力)副作用較少,只是效果出現的較慢,通常要連續使用二到三周,疼痛就能得到緩解,這段期間可以減少運動的強度,等到疼痛緩解就可以再慢慢恢復原本的運動習慣!

低頭族的關節炎危害和預防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式各樣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捷運公車上大家也都專心低頭苦幹,大家可以先想想你一天有幾個小時【低頭】呢?不過長時間的低頭會引發肩頸痠痛,那頸部、上背僵硬或酸痛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期低頭姿勢不良且長時間不動,較急性的就會有像是筋肌膜疼痛症候群、韌帶或是肌肉拉傷等等,長期的話有可能會有退化性關節炎、椎間軟骨突出等等,而且現在有提早來報到的趨勢,不過到底是哪一種不適請一定要去給復健專科醫師看診,而不是去國術館推拿喔,吉米在醫院遇過太多自己跑去推拿,結果推一推變成癱瘓的案例,其實現在給復健科醫師看健保都有給付,為何不去醫院給醫師看吉米也搞不懂?而且去醫院給醫師正確診斷之後,還有復健師幫你復健按摩,這些健保都是有給付的。

當然不想要有這些肩頸部位不適的症狀或疾病,首先就要從拒當「低頭族」開始,不過我想建議大家不要使用這些智慧型裝置不低頭是不切實際的作法耶,因為很多人除了工作需要之外,生活上也已經是許多都要操作手機APP才能讓生活便利方便的狀態!既然不能不低頭,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就是要養成運動及使用一段時間就起來活動活動的習慣,可以作一些像是頸部前傾、後仰、側彎及左右旋轉各個方向的關節活動度運動和伸展運動,這些運動要怎麼作,其實大家就去掛復健科,就會有醫師或復健師跟你詳細的衛教了!當然若已經是退化性關節炎,而且已經有作肩頸部運動也有在復健,但還是有疼痛感,這時就可以諮詢一下醫師是否可以使用【硫酸鹽葡萄糖胺】來協助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除了可以幫助緩解不適,而且也比較可以因為較不痛而能有足夠的運動,這樣也才能讓復健的效果更好、病情也能更好!否則疼痛的話又會讓執行肩頸運動的意願降低,這樣就又會落入惡性循環裡。

惡性循環:不運動->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感->更不想運動->肌肉萎縮->退化性關節炎更嚴重

良性循環::不運動->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感->【硫酸鹽葡萄糖胺】來協助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運動->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好轉

關節炎相關案例分享與建議

吉米在醫院衛教諮詢時,不管是哪一類的病人,都一定會建議他要運動,因為運動對各類疾病都是有幫助的,不只可以幫助退化性關節炎,像是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國人健康的殺手,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甚至許多時候還可以讓藥物治療的效果更好,但吉米遇過很多病人都跟我說他沒在運動,吉米就問他是不是沒時間啊?結果一般較年長的病人尤其是女性都會跟吉米說不是沒時間啦,是因為有退化性關節炎,所以運動感覺會痛不舒服就不運動了啦!這真的很可怕,怎麼說呢?因為運動可是健康之母,不運動的話,原本的慢性疾病就會控制的較不好甚至惡化、藥物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另外也有可能會有原本沒有的疾病產生,變成一個很不好的循環,所以大家可不要狹義的看退化性關節炎這好像只是一個小小的關節不適的情形而已,其實他可是會因此不運動而牽動全身,所以我們的目的一定要放在讓【運動行為持續】,大家可以去查查有多少疾病的治療建議裡都有包含【運動】,可以說幾乎是全部了!所以【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而讓運動行為持續就真的很重要!

原文取自《【保健】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與治療與葡萄糖胺的功效與選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相关文章